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厚积薄发:定格方寸瞬间中的历史永恒 ——浅析罗光达战地新闻摄影实践及启示

作者:■周晓锋

摘 要:罗光达是我国著名的战地新闻摄影记者。抗日战争时期,他满怀激情,深入一线拍摄了诸多兼具动员效应和壮美意蕴的佳作,其理论著作《新闻摄影常识》是早期我党我军新闻摄影工作的基本教材。重温罗光达战地新闻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仍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罗光达;战地新闻摄影;实践;启示

罗光达,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随军新闻摄影记者,先后拍摄了《朱德在马上》《太行山上》等一批我党我军的历史文献照片。他和沙飞一起领导创办了《晋察冀画报》,还是我国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新闻摄影科的主要骨干。同时,他还领导创办了《冀热辽画报》和《东北画报》,其理论著作《新闻摄影常识》是早期我党我军新闻摄影工作的基本教材。罗光达对新闻真实、服务战场有独特理解。重温罗光达的军事新闻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仍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注重平时积累,通过长期构思,及时定格“决定性瞬间”

在摄影美学观念中,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于1952年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他说:“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当这个瞬间来临时,周围的诸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并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这个瞬息即逝的瞬间,就是决定性瞬间。”布列松将“决定性瞬间”具备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了概括和描述,但对如何定格这样的瞬间却并未给出方法。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罗光达在一次摄影经验总结会上,就用自己的新闻摄影实践,对如何定格这样的瞬间给出了答案,即“长期构思,瞬间完成”。

《进军号响了》是罗光达在我军新闻摄影史上的名作之一。这幅拍摄于1939年的作品,用逆光、剪影、仰拍等多种手法,生动再现了黎明时分,一名八路军战士以笔挺的军姿站立于正在融化的雪地里,行装严整吹响冲锋号的场景。照片中虽然仅有一名八路军战士,却因现场氛围的烘托,让观者看后不由产生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一当十”的崇高感受和军事新闻摄影独有的“千军万马”的壮美意蕴,进而内心充满力量,并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这张照片在当时的众多报刊发表,并在边区各地巡回展出,对中国军民起到了较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借助图像学、符号学的理论工具对这张照片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一名战士影射千军万马”的呈现效果也在情理之中。从画面内容看,初升的朝阳、战士笔挺的军姿、正在融化的雪、被紧握的军号等具体形象分别代表着“光明”“活力”“新生”“希望”等意象,让观者看后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从画面形式看,仰拍的角度凸显了战士的高大形象,逆光的取景方式则将八路军战士的个人形象抽象成“剪影”,而“剪影”的象征意义就在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特殊影射普遍。

《进军号响了》的拍摄时间只有几十分之一秒,构思过程却长达近两年。据罗光达回忆,在拍摄这张照片之前的1938年,他经常到战斗一线搜集素材,当时就萌生了拍摄八路军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照片的想法。1939年,罗光达拍摄了诸多我军收复失地的照片,其中一些并不尽如人意,但有一张将自然环境与八路军特点结合起来的照片《英勇卫士》一经发表,便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响。有了成功的拍摄实践后,罗光达感到,即使没有千军万马的大场面,“一个战士也可以反映重要的内容和主题”,于是他再次构思,便有了这幅兼具政治动员效应和造型艺术美感的《进军号响了》。回忆近两年的构思过程,罗光达说:“要拍摄主题深刻、形象完美的照片,必须经过反复思考,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样产生出健壮的婴儿。”

纵观罗光达新闻摄影作品,除了《进军号响了》外,《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胜利凯旋》《华北敌后战场的朱总司令》等也均是“长期构思,瞬间完成”的佳作。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深刻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罗光达对于新闻摄影“长期构思,瞬间完成”的概括与总结,正是将经过长期积累、反复思考后的“理解”转化为按下快门一瞬间的“感觉”。在新闻摄影中,很多题材并非突发性的事件,很难做到让画面富有冲击力,但这些事件同样也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同样有属于它们的“决定性瞬间”。新时代军事新闻记者只有立足平时、注重积累,在实践中时刻保持锐利目光,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改进拍摄观念、改善拍摄方法,才不会错过新闻事件的“决定性瞬间”。

二、注重寻找典型,不断去粗取精,准确捕捉“最精华部分”

“如果到了现场,战斗场面过去了怎么办?”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摄影器材的紧缺和摄影人才的匮乏,大多数摄影记者被作为“战争资源”加以保护,很难直接深入战斗一线,一些事后摆拍的照片开始出现。针对这一现象,新闻摄影工作者进行了多次关于新闻照片真实性的大讨论。沙飞、石少华、郑景康等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过不同侧重点的深入论述。其中,石少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也成为后来解放区关于真实性理解的共识。他认为:“正确的办法不是重新布置,而是适时地根据发展着的情况,抓取新时机,摄取新场面……这不单是个时机问题,而是关系到作品的真实性、画报的威信等政治问题。”

在此基础上,罗光达提出,新闻摄影应该“选择斗争的典型”、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恶”,以及“从现实中直接的原形取出了最精华的一部分”。罗光达“最精华的一部分”体现了其基于真实性对新闻摄影的理解,即在拍摄时对于选材的典型提炼。他接着指出:“要从运动中取它的典型,从一个或数个典型来指导、推动全体,通过个别典型使得外界了解和认识整个情形。在中心题材中获得生动出色的典型,来代表整个运动的基本精神和实质。”罗光达典型性观点的提出,对于当时的新闻摄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刻揭示了新闻摄影的特点就是抓住斗争中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原形中的最精华部分,从而给人以影响和力量。

《我军在搜查日军司令部》是罗光达拍摄的“八路军敌后抗战最早的一张现场新闻照片”,这张照片充分还原了1939年大龙华战斗中,一名八路军战士快步冲进日军司令部进行搜查的真实情景。照片中,画面被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狭窄,是五级青石台阶和一扇敞开的小门,透视进去可以看到日军司令部所在;中间部分的八路军战士背对镜头,手中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度警觉地进行着搜索;而画面下部则占据了整张照片的三分之二,被如同雪片般的日军溃逃时散落的文件、档案等纸屑碎片所填满。这张照片既生动还原了日寇逃窜时的仓皇失措,又真实再现了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还恰当影射了日军主要力量已然逃窜的事实。罗光达对画面有意的选择正是其典型性摄影理念的体现,通过一个或多个典型,使外界了解整个情形。

1939年10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大规模冬季大“扫荡”。罗光达跟随八路军反扫荡部队采访,行进至孙家庄小庙时,他看到来自加拿大的医生白求恩正在带领医疗团队对伤员展开紧急抢救。在用门板搭起的手术台上,白求恩神情严肃,紧握手术刀在给伤员认真做手术,这一幕激发了罗光达的拍摄冲动。后来罗光达回忆,我见到这生动的场面,立即选择最佳拍摄点。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我用F/8光圈、1/100秒不失时机地抓拍了白求恩和整个医疗队活动的各个瞬间,重点拍摄了白求恩在手术台前紧张地抢救伤病员为他们做手术的镜头。手术涉及到的人物不止白求恩一个,但由于罗光达对拍摄角度、相机参数等的选择,使其他人的形象都“隐藏”在了屋顶的阴影中,各人物形象的详略通过光的调度显得层次分明,白求恩的典型形象得以凸显。

抗日战争时期,新闻照片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民族利益的体现。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已成为认知攻防作战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舆论斗争、心理攻防和战场取证的主要“弹药”,谁能更快速、更准确、更持续捕捉“最精华部分”,谁就能在对敌认知打击、对我舆论引导、对中立方证据巩固上塑造能力优势。罗光达的新闻摄影实践所形成的典型性观点无疑可以成为今天军事新闻摄影的有力抓手,对于新时代军事记者如何在新闻事件中寻找、提取、运用“最精华部分”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注重融会贯通,结合前人经验,提炼形成个人创见

罗光达不仅是我军军事新闻摄影坚定的实践者,也是中国新闻摄影理论领域勇于探索、勤于总结的思考者。1945年4月,罗光达将他在培训班上的讲稿整理成册,由冀热辽军区政治部正式出版了《新闻摄影常识》一书,这是我党我军第一本系统阐述新闻摄影理论的著作,虽然只有不到3万字,却整理总结了他多年从事新闻摄影的认知和经验,对困扰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诸多问题也进行了阐释,很多理论和观点在当时超越了时代局限,对新闻摄影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标准进行了深刻诠释。顾棣曾评价,《新闻摄影常识》初步建立了解放区摄影美学理论,这是罗光达对解放区摄影理论建设的突出贡献。

《新闻摄影常识》融入了沙飞、吴印咸等人的理论认知,但并不是单纯的复述前人观点。关于新闻摄影的武器论,在罗光达之前,沙飞等人就有过不同角度的表述。沙飞在1936年曾言:“摄影是暴露现实诸相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1939年,吴印咸在《摄影常识》中说:“把摄影来服务抗战,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抗战现阶段的宣传工作上最迫切的要求。”1942年,郑景康在《摄影初步》中指出,一粒子弹只能伤害一个人的肉体,一张适当的照片—宣传照片,可以改变无数人的灵魂。

到了1945年,罗光达在《新闻摄影常识》中开宗明义,“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把它作为对内宣传战和思想战的重要武器。摄影早已不是什么单纯的娱乐工具或私人留念的意义了,而是为着一定的政治服务的重要武器。”在这里,罗光达更进一步,把新闻摄影上升到了“宣传战”和“思想战”的高度。同时,明确了军事新闻记者的价值立场—作为“宣传战”和“思想战”重要武器的新闻摄影,最终要为政治服务。而对于新闻摄影的任务,罗光达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摄影有“反映现实,推动现实和有形保留现实”的三个使命。这一观点的提出,突破了前人对于武器论的局限,在明确新闻摄影在战争环境中的武器价值的同时,也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属性:既是现实的斗争武器,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既能服务当下,又能观照未来。

蒋齐生对罗光达关于摄影理论的论述有过高度评价:“是他而且只有他对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敌后开展的以新闻摄影为武器,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抗战的工作经验作了系统、全面的科学总结。是他在这个总结中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堪称20世纪中国摄影理论经典的新论点、新观念。”

罗光达用简短朴素的话语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关于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背后包含了他深耕新闻现场多年的摄影实践。从传播学角度看,罗光达或许不是自觉地实践着传播,但他的理念和行动都契合了“传播”,即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因此,这些理论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罗光达的创造,而是他的感受。对于新时代军事记者来说,大多数人并不缺少对于理论的学理认知,但却缺少对于时代脉搏的真切感受。只有真正扎根前线,与军民战斗、生活在一起,才能明白前人的经验为什么会成为财富,也才能将前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实践,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创见。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