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发现感悟:于奔走落笔间不负使命 ——刘白羽及其通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的启示

作者:■曾 嘉 刘莹莹

摘 要:战地记者刘白羽,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大众命运融为一体,以不忘过去与建设未来的责任感去发现、观察、感悟和记录历史,采写出大量战地通讯名篇,在我党我军新闻史上刻下了浓重印记。其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名优秀记者所必须具备的意志和品格。

关键词:刘白羽;战地记者;“四力”

说到刘白羽,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他雄阔明快的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确,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中,刘白羽是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和小说家。但其实他同时还是一名杰出的战地记者。他为世人贡献了《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人民与战争》《光明照耀着沈阳》等大量通讯名篇,在我党我军新闻史上刻下了浓重的印记。刘白羽的杰出,印证了一个人成为优秀记者的“秘诀”,即在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大众命运融为一体的基础上,以不忘过去与建设未来的责任感做历史的发现者、观察者、感悟者和记录者,而这又恰好说明了一个人成为优秀记者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必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一、作为战地记者的刘白羽

不是所有的记者,甚至不是所有的军事新闻工作者都可以称为“战地记者”。战地记者有其特殊性。据展江教授定义,战地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别称随军记者。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是爱尔兰人威廉·拉塞尔,他作为《泰晤士报》的记者,报道了1854年至1856年英法两国联手土耳其对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战争。我国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境内报纸最早派出的采写军事新闻的记者,是1882年7月朝鲜发生“壬辰政变”时,《申报》特地调派该报原驻日本横滨及中国烟台的、赶赴朝鲜实地采写有关战乱的记者。但资料可查的真正有名有姓的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应该是供职于《新闻报》的著名记者顾执中。他1928年到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任随军记者。

抗日战争的爆发是中国战地记者大量涌现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一时期催生了大批著名的战地记者,有先后供职于《大公报》《新闻报》的被夏衍先生称为“抗日战争时期三位出色记者”的范长江、孟秋江和陆诒,有因出色的战地通讯和摄影作品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王小亭、方大曾,更有在敌后各个根据地、战区以及各支部队里数量相当的“一边出报,一边还要跟扫荡的鬼子、伪军周旋。记者编辑配备了两颗手榴弹,一颗掷向敌人,一颗留给自己”的新闻工作者。比如,邓拓、戈扬、李庄、沙飞、雷烨等。从抗战延续至后,人民军队随军记者的数量、规模、素质一直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更多杰出的战地记者不断涌现。比如,穆青、华山、阎吾等。他们有着相似的意志品性,即肩负源于深爱着国家和民族的神圣使命,历经千难万险地去发现事实真相、去发掘新闻素材的意义。同时,以广闻博识作为分析新闻事实的坚实基础,用让人喜闻乐见的文字记录历史。刘白羽和他们一样,是我国战地记者群星中熠熠生辉的一颗,他带着两肩尘土,一颗真心,以笔为枪,“用火的语言推动战争”。

刘白羽担任战地记者,足之所至、目之所见、身之所历、心之所系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联。他生前多次满怀深情地回忆说,1946年,周恩来同志把他叫到南京,亲自布置任务给他:“你熟悉东北,你们就到东北去吧!”“你利用记者的身份进入东北。因为在东北国民党不承认有谈判问题,他们造谣说东北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的部队。不是苏联红军解放的东北吗?所以他们说只有接收没有谈判。你要去写一些报道证明有我们的人,有我们的部队。这是一个任务。另一个任务就是你顺便走一走。13年,日本人基本封锁了满洲国的消息,怕世界上知道他们惨无人道地对待当地老百姓那些事情,世界上也不知道满洲国里面的事情。他说你呀,去报道一下东北人民的真实情况。”刘白羽不负重托,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都紧跟部队,未离火线。后来有一次谈及自己的记者生涯,他说:“从此,我深入战争,深入人民,深入历史,我不再出于个人文学爱好而写作,而是做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用火的语言推动战争。我至今还觉得这是新闻记者最光荣、最值得骄傲的任务。”

二、作为英雄乐章的《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北是当时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1943年东北的煤炭产量、生铁产量、钢材产量、水泥、机械工业分别占全国的49.4%、87.7%、93%、66%和95%。到1945年,东北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本土。除了发达的工业体系,东北还是重要的产粮基地,人口接近5千万,占到当时全国人口的1/9。这些都意味着谁控制了东北,谁在全国战局中就占据了有利地位。四平,是当时辽北省省会,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是沈阳通向长春的咽喉要道,也是东北粮油集散地,战略位置重要。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在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两年里,我党与国民党为争夺四平共计投入兵力94万余人次,先后发生了4次激烈战事,依次为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和四平收复战。“四战四平”以国民党最后失败、我军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对于我军当时创造和控制东北战场的局势,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锻炼我人民军队以及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后取得辽沈决战的胜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我党解放东北赢得战机,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战四平”是中国革命史上的战争名篇,是一部风云壮阔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其中尤以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和残酷无比的四平攻坚战最为著名。通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记录的便是四平保卫战开战15天后,刘白羽在战场上亲眼所见我军指战员及四平民众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

刘白羽进入东北的任务,就是把东北的真实情况、东北人民的声音传递给全国全世界。因此,当他飞抵沈阳,了解到四平激战正酣,便立刻设法赶赴四平前线,在战火中以膝为案写下这篇通讯,先以《四平屹立在炮火中》为题发表在1946年5月9日的《东北日报》,又在同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刊号的第三版上以《英勇的四平街保卫战》为题全文刊登。

这篇通讯报道了我军英勇作战的真实情况,作者用后方供应站与四平保持着密切联系、前线战士坚守阵地、四平市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以及俘虏在我方的生活得到保障这四部分内容完成了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即时即刻、此情此景”,把他在四平前线、后方看到的最新最真实的战斗场景告知了当时不了解东北真相的全国人民,既展示出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民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戳破了国民党所说的“东北无共军、俘虏遭活埋”的歹毒宣传。《英勇的四平街保卫战》的优秀不止于此,还突出表现在作者绝不拘泥于“即时即刻、此情此景”,他以历史的眼光,把“即时即刻、此情此景”放在回顾和前瞻的坐标系里,说明我军保卫四平街是正义之举,揭示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是我党我军坚不可摧的根本原因,从而给予通讯更深刻的主题和更丰厚的内涵,体现出厚重的历史价值。

三、作为优秀记者的万变不离其宗的能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刘白羽充分印证了一名优秀的记者、一名杰出的战地记者所必须具备的意志和品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作为战地记者,刘白羽一直奉行“要走到部队前面”,他说:“这是一个记者的经验—要走在前面。你等着部队都进去了,营房都扎好了,你再一个一个去访问,说当时怎么进的(怎么进武汉,怎么进沈阳,怎么进北平的)—那不是好记者。要走在前面,要走在部队前面,这是我当记者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且不说他初进东北,就用3个月时间走遍安东、通化、长春、四平、哈尔滨、绥化、北安、齐齐哈尔等地,写出一出版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大型通讯报告集《环行东北》,实际上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都没有离开过东北前线。当四平攻坚战打响,他跟随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一纵队,站在战壕前头“直播”:“敌人不断往我们炮兵阵地上抛着爆破的钢铁。我们的炮手从落雨的夜晚到白天,构筑着工事。8时一到,立刻大炮跃动着,同时齐发,火光烟影,轰然一片,炮弹如同千万只白鸽闪跃着,突然向敌人阵地飞去。只打了7分钟时间,从前线二部阵地向前看—他们所担负的400公尺宽敌阵前沿,三座灰碉堡,一处电话局改筑的据点,一处碉堡群,联结着无数工事、铁丝网,在一片烟火闪烁下,变作残废肢体了……”四平攻坚战中他被战士们称作“一纵花名册上没有注册的士兵”,这是他作为一名战地记者的最高荣誉,也是他写出《人民的炮手》《英雄史德洪和他的第三排》《王西兰赞歌》等名篇的基本保证。

对于眼力,刘白羽也深有体会。他说:“一个作者应当头脑经常清醒,善于深入地观察生活,又善于从全局高度来衡量生活,善于从‘小事情’里看出重大的社会现象,看出深刻的道理。”比如,《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里有一节“无穷力量的来源”,看到并且记录的是四平老百姓支持战斗的几个小片断,回答的却是一个问题:“为了一个总的任务,总的希望—战争为了人民,人民又为了战争 ,血在一齐搏动着。四平的人说:‘打吧—让他们看得见,进不来。’”

“善于从‘小事情’里看出重大的社会现象,看出深刻的道理”,这一点跟开拓了我国新闻通讯文体的早期著名新闻人黄远生所讲究的“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异曲同工。他们实际上在讲同一个道理,即“眼”与“脑”密不可分,“观察”是“思考”之下的观察,“思考”是“观察”之后的思考,如果一个记者不善于思考和感悟,那他必然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和新闻事实。在四平保卫战的前沿阵地,刘白羽看到的是我军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保卫四平,思考的是装备落后的我军为什么能战胜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他脑子“看”到的是民心向背、人民对历史命运决定性选择的重要意义。有年冬天他投宿一户农家,深夜听到两个农民聊天说“我们是里八路,你们关里来的是外八路,没有里八路,外八路站不住脚,没有外八路,里八路翻不了身”,他听后感到千千万万东北人已经觉醒开始支持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于是写了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第一篇通讯《人民与战争》刊登在《东北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出了“东北人民起来支援我们的正义战争了”的第一个呼声。

说到笔力,这看上去是一个人驾驭掌控语言文字的能力,实质是一名记者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脚力、眼力、脑力的最终落地。作为一位造诣深厚的散文家,刘白羽固然有雄健又绚丽的文笔,但他恰是因为有总是走到部队前面的脚力、善于以小见大的眼力和由显达隐的脑力,才拥有了“不是普通的记录,不是有闻必录的记录,不是流水帐的记录,而是通过作家的锐利的眼光和深刻的理解,从普通生活中把那千万人所会心的最深刻、最优美、最典型的东西描写出来”的笔力,比一般人更能发现、捕捉和表现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刘白羽说:“战争环境,情况瞬息万变。指挥所、掩蔽部、战壕就是写作的场所,膝盖、马鞍、子弹箱就是桌子。要不怕吃苦,不怕跑路,不怕牺牲地深入连队,冒着枪林弹雨进行采访。”“当时……我的皮挎包里装的是我剪下来、抄下来的中国的、外国的好的新闻通讯报道,我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那急如火焚的战斗中,我完全抛弃了从事文学创作的意念,只一心一意,以巨大的热情,巨大的精力,在潮湿的战壕的边沿上写,在大雨滂沱的马鞍上写,在炮火烧焦的残垣断壁上写,写消息、写报道、写通讯,它们通过新华社的电讯扩向全国,我切身感到文字直接参战的欢乐。”这是我们最应该向前辈学习的地方。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