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活用载体:让仪式传播助力民族凝聚力提升 ——全媒体时代国家仪式传播创新研究

作者:■周 洋

摘 要: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制度化和程式化的活动,是体现一个民族与国家最高精神文化具体的政治、文化与艺术工程。本文结合当前全民国防教育传播实践,从国家仪式与媒介仪式传播的关系入手,围绕“沉浸传播”“场景适配”“第二身份”“文化记忆”等问题,探讨全媒体时代国家仪式传播创新之道。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国家仪式;全民国防教育;传播创新;文化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体现,更是全媒体时代必须直面的一道重要课题。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设立各类纪念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筹划举办重大国家仪式活动,在凝聚社会共识、助力民族凝聚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全民国防教育传播实践,从国家仪式与媒介仪式传播的关系入手,围绕“沉浸传播”“场景适配”“第二身份”“文化记忆”等问题,探讨全媒体时代国家仪式传播创新之道。

一、国家仪式的概念与内涵

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制度化和程式化的活动,是体现一个民族与国家最高精神文化具体的政治、文化与艺术工程,是一个具有高度精神实质的抽象而实在的载体。国家仪式包括国家典礼、纪念仪式、传统节日等大型仪式活动,它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更是形塑与稳固国家认同与社会认同的重要载体。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的 9月 3 日、9 月 30 日、12 月 13 日分别设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以来,党中央确定了“1+1+3”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建设方案,即党中央制定一个指导性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律,有关方面分别制定党内、国家、军队三个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围绕纪念活动和荣誉表彰活动等开展的国家仪式传播,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最直接与最有效的手段。

二、国家仪式与媒介仪式传播

从仪式传播的类型来看,当前主要涉及到三种类型的传播,分别是“竞赛型”仪式传播、“征服型”仪式传播以及“加冕型”仪式传播。“竞赛型”仪式传播主要是关于英雄事迹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体育比赛、智力竞赛、游戏比赛等,这种竞赛具有固定性、公开性、周期性、对抗性等特征,强调在对抗中通过英雄行为的传播呈现荣耀,增进团结和集体记忆。“征服型”仪式传播“突出的是只有非同一般的措施才能化解的僵局,强调任务的艰巨以及风险的巨大”。比如,神舟系列飞船多次挑战太空的直播,“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直播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加冕型”仪式传播更强调庄严性、神圣性,必要时刻意与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时间、空间、地点的选择上都有严格的设定。“加冕型”仪式传播在重现和传递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与构建文化传统、构建与维护国家秩序、凝聚国家与社会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家仪式的视角来看,“加冕型”仪式传播最为严肃和庄重,因为涉及到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在全民国防教育中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最强 ;“征服型”仪式传播强调挑战的勇气与无畏精神的传播,可以有效激发国民的挑战欲与自豪感。比如,神舟系列的传播就兼具全民国防教育与科普教育功能,挑战太空的同时有效激发了爱国热情;“竞赛型”仪式传播在国家仪式传播中主要表现为对大型体育盛会的呈现,如冬奥会的报道、军运会的报道、国际军事比赛的报道等,在呈现激烈对抗与博弈的过程中展现军队形象,传播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理念与知识。

三、全媒体时代创新国家仪式传播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全媒体时代,随着元宇宙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仪式传播表现出新的特质,需要以创新思维加以审视,把握好着力点。

(一)营造关于国家仪式的沉浸式传播与体验

传统媒体时代,对于国家仪式的传播而言,借助直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在场感”,但场景和氛围的体验在视听中难以获取,电视直播只是在消除了重要信息元素后的“仪式躯壳”,仪式传播的意味较弱。当前,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沉浸式媒体”在国家仪式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所谓“沉浸式媒体”,是指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在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诸多方面营造类人体验的媒体。对于用户而言,可以摆脱新闻直播中的诸多限制。比如,播出中时间因素的影响、记者视角的干预、导播“上帝视角”的干扰等,用户可直接切入仪式现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价值判断进行选择,对于时间与意义的认知也更多来自临场的观察和体验。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直播中,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盛大的国家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新技术+”打造多项视觉盛宴,积极推进“5G+4K/8K+AI”的新战略,打通大屏和小屏,联通前方和后方,从单屏独家进化到多屏互动,从单纯观影升级为跨时空全信息的立体体验,推动“阅兵”直播跨屏视听体验带来新升级。2022年,在兼具征服色彩和国家使命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央视在大本营架设VR全景相机进行直播,珠峰美景环收眼底。此外,央视还布设了多台5G+4K网络推流一体机,在大本营标志性地点架设开通多路信号,从不同视角带领用户欣赏珠峰美景,带来震撼体验。

(二)基于场景适配精准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如果说沉浸体验带来的是人感官的延伸,解决的是用户之间随时随地随感联结的问题,那么,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则是要解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及时精准的信息体验、情感满足以及有效参与及互联问题。当越来越多的信息与服务依赖场景这一变量时,场景成为信息、关系与服务的核心逻辑,并成为上述要素连接的纽带,进而成为新的“入口”。2022年9月14日至17日,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交接迎回安葬工作实施。这是自2014年起我国连续9年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作为重要的国家仪式,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仪式与军人葬礼仪式的传播意义重大。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情感需求,做好相关的仪式传播,相关媒体纷纷增强议程设置,增强传播的策划性与针对性。央视新闻不仅带来传统电视直播,央视和中华英烈网的各路终端更是在客户端、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开设直播通道,真正做到了在电视、网页、微端的直播全覆盖,用户可自由选择不同端口观看高清现场直播,还可通过虚拟在场参加“展演”,在同步直播中感受仪式的神圣。

仪式传播中,除了基于场景向用户精准“投喂”信息外,满足用户情感体验以及交互需求也成为题中之义。如前所述的2022年的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仪式与军人葬礼仪式的传播中,主流媒体更加注重情感的唤起与共鸣。比如,人民网推出“泪目!这是志愿军烈士拼命战斗过的痕迹”,央视新闻连续推出“歼-20为志愿军烈士遗骸护航”“那年共赴战场 今天接你回家”“志愿军老战士说想起战友就想掉泪”等多个标签与话题引起积极反响;抖音上“AI修复志愿军年轻时的样子”“沈阳出租车打出‘英雄回家’标语”“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等短视频成为爆款。除了信息的传递外,更主要的是提供了用户参与话题讨论以及情感交流、共鸣与同享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打破不同圈层之间的壁垒,让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中“见证”历史事件,参与到这场盛大仪式的话题中。

(三)打通虚拟与现实激活多域空间身份认同

法国社会学教授迪尔凯姆在其专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仪式是一种达到社会团结的方式,它具有社会“凝聚”的功能。“仪式活动通过象征符号的表演、集体记忆的再现、再现体验的共享等方式,对社群的空间边界、时间厚度、共享体验等进行建构,从而产生强大的社群整合力量,使社群成员获得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网络社会崛起之前,仪式传播更加注重的是用户在现实空间的临场感与共情感。进入到元宇宙世界后,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平行世界”的理论阐释与现实发展都得到极大拓展,网络化生存已经开始从“观屏”时代进入到“智联”“智感”“智通”时代,用户可以发展出完全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全新虚拟形象与身份参与到仪式传播中来,“第二空间”的构建以及“第二身份”的认同或将成为影响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

为此,在推动国家仪式传播时,既要高度关注现实世界中作为社会人的认同一面,也要高度关注虚拟空间中作为数字人的“第二身份”或“第二人格”的认同。当前,“第二身份”正在成为与现实身份同等重要的数字身份,虚拟空间的认同价值也将会得到认可。着眼提高全民国防教育传播质效,从媒体引导的视角来看,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应当同元宇宙的发展理念与逻辑保持一致,在传播形态、传播生态、交互方式的开发上确立起用户的核心地位,满足国家仪式传播的场景化表达需求,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现实与虚拟需求;从虚拟应用的视角来看,在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中,随着技术与市场的逐渐完善,需要不断探索“数字人拟人态与心智监测模型”,探索数字人的行为模式与虚拟交互模式,发掘在重要媒介事件中真实人与真实人、真实人与数字人、数字人与数字人之间的互动规律,探索双界空间中的信息流通及信息影响方式,促进多元空间、多元身份关于国家之“想象共同体”的成型。

(四)探索“+元宇宙”模式延展文化记忆空间

对于国家仪式的传播,除了达成“展演”“同情”“互动”等效果外,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历史与文化记忆空间的建构,丰富和改造仪式叙事是创新仪式传播的重要取向之一。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全民国防教育资源纷纷开始走向“云端”,各类博物馆、主题教育馆、档案馆、成就馆、兵器博物馆等资源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达到开放学习、互通交流以及研究提升的效果。比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与全国10家博物馆、纪念馆联动,推出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专题展览“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此次展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VR全景技术打造线上虚拟展厅,让身处各地的用户在“云端”即可观展,成为全民国防教育传播创新的有益尝试。

如果说全民国防教育资源走上“云端”开启了国家仪式展演与传播的上篇文章,那么下篇文章则需要在跨界交流、虚拟叙事、历史解读上有所突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前者主动同热门游戏牵手,寻求跨界合作,推出了约40万件虚拟展品,通过将其二维码巧妙植入到游戏中,用户可以体验在不同的平台和场景中自由切换的快乐。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对于有丰厚全民国防教育资源的博物馆来说,在进行全民国防教育传播中,不仅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还能通过游戏来引流,实现“破圈”效应与“融合”传播,进一步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后者推出VR新闻体验产品《复活节崛起:反叛的声音》是用来纪念1916年爱尔兰在复活节周末对战英国军队的历史性起义一百周年;推出的《1943年:柏林闪电战》,以BBC战地记者托马斯的角度观看二战最激烈的场景,虚拟场景的还原以及叙事逻辑的架构是基于BBC档案中托马斯的原始广播。上述两款VR体验都允许用户以第一人称视角在基于历史素材重建的环境中进行体验,重现历史记忆。这启示我们,在全民国防教育传播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加上“非线性”的用户探索叙事,可以激活用户对历史的感悟,重构历史记忆。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