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抓住机遇:在融合发展中着力推进军队数字出版 ——多重背景下的军队数字出版工作探析

作者:■闫永春

摘 要:当前,出版业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对于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当前军队数字出版面临的多重背景基础上,对军队数字出版应当坚持的原则、创新发展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进军队数字出版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融合;转型升级;数字技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还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文化数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探索多重背景下的军队数字出版新路,对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按照当前出版领域的普遍认知,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制作、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式,是出版业与网络、数字技术融合的产物,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的新兴领域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数字出版规模持续增长,作用日趋凸显。全媒体时代,做好军队出版工作,迫切需要抓住机遇,在融合发展中着力推进军队数字出版。

一、当前军队数字出版面临的多重背景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军队数字出版面临多重背景。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从数字转型到深度融合,是出版发展趋势,也是政策支持与引导的目标。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上述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项目、人才队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毋庸置疑,数字出版应主动跟上、主动作为,在出版深度融合中发挥好“尖兵”和“引擎”作用。

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出版的产生与发展,与技术紧密相关。造纸术的出现,使出版进入抄本流行时代;活字印刷、雕版印刷,使出版进入抄本和印本并行时代;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使出版进入产业化时代;激光照排、计算机使出版进入现代出版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出版进入新的阶段。可以说,没有技术、网络,就没有数字出版。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特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出版较传统出版具有极大优越性。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出版加速走向融合,进而实现出版流程的改造升级和出版链条的延展乃至重塑。

阅读需求深刻改变。阅读环境、阅读方式等阅读需求的改变,必然要求出版方式的改变。一方面,网络用户持续发展。202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3.3%、32.6%、26.7%和27.6%。另一方面,数字阅读快速增长。《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阅读用户达5.06亿,人均电子阅读量为11.58本。《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较2020年,纸质报刊阅读率均下降,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有所增长,达79.6%。77.4%的国民进行手机阅读,人均每天接触手机时长为101.12分钟,32.7%的国民养成了“听书”习惯。在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岁至59岁人群占92.8%。可见,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部队官兵,数字阅读需求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出版的影响是巨大的。根据开卷公司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下旬开始,实体书店销售额大幅下降,同比2019年最大降幅达90%;2020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08%,实体书店整体销售码洋规模同比下降33.8%。面对疫情冲击,很多出版单位的抗疫举措集中在数字阅读,利用网络平台加大资源的布局与优化。可以说,疫情倒逼出版业加快数字转型步伐。实践证明,出版单位的抗疫表现就是对自身数字出版能力的检验和大考。在应对疫情冲击的过程中,有的出版单位以平台+内容、技术+内容等方式传递给用户,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军队数字出版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军队数字出版是军队出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着眼军队出版工作的使命任务,坚持好相关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数字出版既有经济属性、技术属性,更有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导向,就是通过策划、制作和传播高质量的数字产品,突出其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防止资本优先逻辑侵蚀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要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讲好强军故事,传播好强军声音;要牢记职责使命,服务备战打仗,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坚持内容为王。内容是出版的核心,为读者出好书、出精品是出版的核心价值。军队数字出版必须抓住内容这个根本,将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无论什么数字产品,都不能脱离优质内容,不能就技术谈技术,而必须走内容精选、设计精妙、制作精良、编校精细、精品引领、精品带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精益求精,构建形态种类丰富、军队特色鲜明、官兵欢迎的有品位、有格调、有价值的精品体系。要聚焦新时代强军目标和强军实践,推出更多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助推军事传播、繁荣军事文化的精品力作。

坚持融合发展。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的目标。要树立一体化发展的思维理念,以理念创新、思维更新引领内容、技术、模式、管理、人才等全方位创新。要重塑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实现渠道、平台、运维的一体化发展,破除各环节壁垒,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有机结合、互动发展、互利共赢的新体系。要优化促进一体化的发展环境,在政策、规划、标准、版权、力量、资金等方面,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对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而言,还须融入中心大平台,实现数字出版与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融合。

坚持技术支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数字化战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全产业链条”。技术驾驭能力和创新应用水平,决定着数字出版的供给质量、效率和效能,也决定着其发展方式和水平。为此,应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以新技术带动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方法的创新,驱动数字出版流程优化、业态升级、模式创新,不断增强数字出版的吸引力影响力创新力。既要做好平台、网络、数字资源等基础工作,也要在数字产品策划、制作、传播中积极运用新技术。此外,应强化数据要素对数字转型、融合创新的作用,提升数据管理、处理、运用能力。

坚持用户思维。数字产品的价值,就在于用户使用。只有深入用户、了解用户,才能找准建设的目标,获得用户认同与信任。用户思维能让读者参与到数字出版中来,更好地建立数字出版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开辟数字出版新路径,提升数字出版时度效。将用户思维贯穿数字出版全流程,就要求做到:重视读者需求,拓展选题角度;提供多元产品,贴近读者需要;创新内容形式,提升读者兴趣;拓展传播渠道,便捷读者获取;运用互动手段,激发读者参与。

坚持安全可控。鉴于军队出版单位的特殊性,应从内容、软硬件、管理等方面,构建数字出版安全风控体系,筑牢数字出版安全底线。内容上,严格审校,不涉密、不涉敏,无政治、政策、导向、版权及制作、编校等问题;软硬件上,落实国家和军队相关规定,内网与外网隔离,军品与民品分开,避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对象明晰、运行稳定、操作流畅、响应及时、反馈准确;管理上,根据不同需求、产品与读者,配套制订安全策略和可靠性措施。以数字图书馆为例,还应健全用户管理、设置访问权限,利用日志系统、自动备份等措施增强安全。

三、推进军队数字出版创新发展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就给军队出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军队数字出版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做数字出版,须具备一定基础。所谓基础,主要是从技术属性或含量来讲的,如网络、平台、资源等。网络上,建好用好内网、外网以及专用网络、系统,如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正在建设的出版发行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军队教材出版网。前者是为了重塑军队出版流程、改造仓储发行、升级资源管理,夯实融合出版的基础;后者是为了打通出版单位与机关、院校、部队等教材出版各环节的链路,规范教材出版立项审批、编辑出版、配发使用。平台上,建好用好网站、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创新内容呈现、拓宽发行、增效传播提供条件。资源上,对纸质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并分类、标引、标注等,从而更好地对数字资源进行使用和管理。对有的出版单位,还应常态做好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出版。

策划开发数字产品。这是军队数字出版的重点、亮点。为此,应立足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发挥出版单位内容、作者、品牌等优势,布局重点产品、服务和平台,集中力量打造受官兵欢迎的数字产品。一是建设数字图书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建设阅读服务平台,为官兵提供书刊、论文、音视频、融创产品等相关资源的阅读、查询、检索、比对、下载等服务。为灵活部署,可以分为网络版、单机版。二是开发专题数据库。比如,军史战史数据库、军事人物数据库、兵法典籍数据库、红色经典数据库、外军研究数据库、武器装备数据库、军兵种数据库等,拓展服务部队渠道。三是开展在线学习与知识服务。结合新兵入伍、老兵退伍、专题教育等时机,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与内容,并邀请专家在线授课、辅导;从相关资源中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和信息内容,搭建知识服务平台,为官兵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四是制作数字图书。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同时,视情制作融媒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书等数字图书,或在图书编校完成后制作数字图书,破解以往纸质图书印数不够准、到位时间长、存放携带难等问题。五是制作融媒产品。既可以基于纸质出版物开发,也可以根据需要独立策划制作,包括有声、视频、动画、沙画、AR、VR、H5等形态。

不断建强人才队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既在现有人才奖励机制中加大数字出版人才比重,又结合数字出版实际研究制订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要结合人员引进,制定人才建设规划,通过技术骨干与内容编辑结合、自学提高与参加培训结合、内部挖潜与借助外力结合等途径,建强人才队伍;对优秀人才在考核评价、选拔使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并通过赛马机制、揭榜挂帅等举措,为其提供施展平台。

建立健全配套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数字出版作为战略工程、“一把手”工程,优化资源调配,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政策扶持,依据国家关于数字出版和出版融合的指导意见,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要深化机制改革,大胆探索数字出版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要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出版单位之间、出版单位与网络平台之间、军队与地方之间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对接、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