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顺势而为:彰显新时代军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提高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论析

作者:■邹 晶

摘 要: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面临融入发展的机遇或是迟滞淘汰的挑战。必须顺势而为,坚持政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服务性原则,从加强优质内容出版、借力全媒体融合传播、打造全媒体矩阵等方面着力,提高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努力彰显新时代军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路径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为我们开展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给办好军队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学术期刊作为传播最新军事思想和军事科学研究成果、开展军事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眼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先进军事理论支持,深刻理解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相关要求和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涵,准确领悟把握全媒体传播的发展方向,顺势而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有效提高军队学术期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彰显新时代军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这标志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已从顶层设计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当前,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军队学术期刊尽管有其作为媒介的特殊性,但随着整个社会传播生态的改变,也同样面临着融入发展的机遇或是迟滞淘汰的挑战。

(一)传播技术的演进不断推动学术期刊发展

学术期刊的发展与传播技术的演进密不可分。早期基于印刷术的纸质媒介传播,使学术期刊蓬勃发展;20世纪改变传播形态的音视频电子传播,由于传播内容与受众群体的差异,并没有给受众相对稳定的学术期刊带来大的冲击与分化;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学术期刊获得了更大的传播便利,流程运行不再受时空限制,作者在线上投稿平台便捷投稿与改稿,格式规范、反馈迅速;线上送审,拓展了专业审稿人的范围,增强了编辑与读者互动,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内容水平;高效便捷的查重检索工具、智能的文字校对识别软件、自动文献格式对比工具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普及,使得编辑质效、出刊速度得到了极大提升;网络出版进一步拓展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军队学术期刊也获得了繁荣发展。

(二)全媒体传播为军队学术期刊提供发展机遇

在全媒体格局中,学术期刊借助数字化传播,逐步演进为全媒体出版态势,为学术期刊提供了彻底摆脱传统出版局限的无限可能,无论是选题策划、内容生产、传播领域,或是受众拓展、精准到达、传受互动、实践转化等,都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军队学术期刊在研究报道领域、学术信息发布、受众定位、传播范围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但运用先进传播技术提高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促进先进军事理论与前沿科学技术转化为强大战斗力的宗旨方向不变,全媒体出版为军队学术期刊提供了发展的时代机遇。因此,军队学术期刊应积极融入全媒体传播格局,在全媒体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面临严峻挑战

全媒体时代,随着传播生态的改变,传统的传播媒介面临着危机。军队学术期刊与其他学术期刊一样,在融入全媒体过程中有着与生俱来的障碍。首先,学术期刊的内容与移动传播的特点有着天然的矛盾。移动传播适宜于碎片化阅读,短小、浅显、通俗、有趣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算法推荐技术倾向于推送点击率高的资讯;而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篇幅较长,需要深度阅读,受众范围窄,目标针对性强,这都是移动传播需要回避的缺陷。其次,学术期刊的“非时效性”周期与移动互联传播即时周转之间存在本质冲突。移动网络终端把大量的优秀读物在线提供给读者,丰富了大众的视野,提高了阅读的实效性;学术成果需要时间积累,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在出版时效上达不到即时更新的要求,容易被受众忽略。再次,军队学术期刊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就是保密原则。有些军事学术成果不宜在军队外部公开发布。这与移动互联传播几乎处于对立的状态。如何把握全媒体传播的“度”,将是一道时代难题。

二、提高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要把握的原则

信息化为全社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大趋势,谋划好媒体融合的大篇章,军队学术期刊应当守正创新,坚守原则,不负时代重托。

(一)政治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就要求作为国家和军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之一的军队学术期刊,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首先,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办刊,充分体现人民军队的思想道路。其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引领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学术出版的各流程环节把好政治方向,时刻抓紧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军队学术期刊的发展未来。再次,必须发扬党和军队新闻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办刊理念、学术内容、技术手段的创新,提高传播质效,自觉担当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军队的职责使命,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军队风尚的引领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二)创新性原则

全媒体是传播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已有成果和未来趋势。军队学术期刊只有坚持创新为要,全力推进平台创新、理念创新、思想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加入全媒体格局,融入全媒体体系,不断提高传播质效。首先,平台创新是基础。新技术赋能媒体传播,使得学术信息达到“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实现传播质效的最大化。其次,理念创新是根本。传播技术的创新必然要求编辑转变思维理念,构建数字化理念、逻辑批判理念、融合协同理念,学习并运用新技术,搭建传受良性互动平台,积极探索提高传播质效的新思路。再次,思想创新是源泉。持续总结、凝炼军队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军事理论科技的演化进步、武器装备的研制发展、训练教学的经验梳理,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作者队伍,鼓励发现、研究备战打仗的现实问题,提出原创性的理论和观点,吸引更多的官兵参与思想交流,在碰撞争鸣中激发新的思想。

(三)服务性原则

对军队学术期刊而言,服务备战打仗是使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是职责。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应以用户思维打造立体化传播的服务平台,强化媒体的服务功能,加强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官兵参与信息生产传播,探索部队更需要的学术成果,构建官兵离不开的学术信息渠道。通过应用新技术、整合新平台,满足官兵需求,把融媒体平台建设成为“连接部队、对接战场”的学术信息枢纽,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协同传播,挖掘更多的军事科研学术信息成果与研究线索,将已有成果全方位多渠道传递到部队,接纳官兵的实践检验反馈信息,培育更多致力于战斗力转化生成的官兵群体。

三、提高全媒体时代军队学术期刊传播质效的着力点

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等,分别提出了微观层面的要求、宏观层面的目标和贯穿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全面落实顶层设计的“施工图”,最终达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远景目标。

在这一目标引领下,军队学术期刊应当瞄准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目标,立足于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从加强优质内容出版、借力全媒体融合传播、打造军队学术期刊全媒体矩阵等方面着力,不断强化学术组织力、理论凝聚力、科技战斗力、创新引领力等核心能力,积极建设具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高品质学术期刊。

(一)内容为王

全媒体时代并不缺少信息,而有价值吸引力的信息内容成为稀缺品。只有持续提供足够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才能吸引目标受众,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依然面临着内容资源的竞争,内容为王仍是媒体公认的胜战定律。

军队学术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策略、方针、政策,追踪指导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进行的前沿理论探讨与前瞻科学研究方法过程,发表新的作战研究成果,展示军事科技成就,传播军事科技信息,交流军事学术思想,促进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战斗力,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服务。由于传播的内容为军队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特定的专属性、学术性、针对性。因此,军队学术期刊应当专注弘扬优秀军事文化,持续传播最新军事学术研究成果。对内,在军队深入连续报道军事科研学术成果,并努力转化为深受部队官兵欢迎的推进战斗力建设的精神物质力量;对外,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框架内,向社会领域不间断地输送军队科研学术成就信息,营造有利于新时代人民军队形象建设的学术舆论氛围。

(二)融合传播

作为传统媒体的军队学术期刊,优势在于内容的独特甚至不可替代性,且文风严谨、论证严密;弱势在于表达手段相对单一、传播渠道相对狭窄,受众群体相对少。全媒体时代,伴随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传播平台、渠道汇流,传统媒体可以借力新传播技术,拓展传播路径,与新媒体融合传播。首先,在“内容融合”上下足功夫,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精准输出。打破以往单刊单文单独呈现单向输出的内容加工出版方式,将论文拆解为关键词、主题、论点、数据、材料等各种元素,也可以将论文整合为专题集合、主题集群,满足军地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技术融合”上发力,采用人工智能、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将专业化的军事科技知识通俗化、普及化,使之在部队建设发展和备战打仗的实践中可应用;将官兵学习训练实践中总结的常识性知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军队学术期刊内容再创新再利用,使专业学术内容增值,帮助官兵提升科技理论素养,促进转化提升作战训练水平,并不断激发军队学术期刊的发展潜力。

(三)全媒体矩阵

传统的军队学术期刊坚守在各自领域,分类明晰,定位精准。全媒体时代,矩阵传播、合力传播军队学术成果成为大势所趋。军队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可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播,将军队科研学术的最新成果迅速抵达部队转化为战斗力要素。依据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目标,把握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的要求,打造军队学术全媒体矩阵。

按照“四全媒体”特点,军队学术期刊在全媒体构建中,打破既定思维,突出各自专业特殊性,合力构建军队学术期刊全媒体矩阵。具体解析为:“全程”,通过大数据检索,精准把握军队备战打仗对科学技术理论需求的热点,积极引导官兵、学者研究打仗问题;“全息”,整合全新传媒技术、先进载体终端,超越文字文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实现对军队学术成果的全透视传播;“全员”,运用新技术赋能军队学术期刊全媒体传播载体,打造读者、期刊与作者间的互动研讨交流平台,实现学术资源共享,推进转化为战斗力;“全效”,通过大数据精确分析受众需求,精准推送相关信息,达到理想传播质效。

(作者单位:陆军航空兵学院《陆军航空学报》)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