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试论全媒体时代现场采访的实践意义

作者:■杨玉辰

摘 要:全媒体时代,记者的现场采访没有过时,并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军事记者来说,现场采访才能发现生动的细节,可以调动采写激情,有利于杜绝稿件失实,便于听取生动的语言、锻炼记者的“脚力”。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现场采访;锻炼“脚力”

近来听有的记者朋友议论,全媒体时代,有电话、微信提供信息,有百度、头条搜索国内外实例,有海量照片、视频提供现场、实景,不用长途跋涉到现场采访,借助手机、电脑就可以远程完成采访任务了。

然而,笔者却有另外一番看法。全媒体时代,信息发达、传播迅速,为采访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但它无法完全取代现场采访,传统的现场采访方式永远不过时。

何为采访?《现代汉语词典》中把采访的行为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搜集寻访,二是调查访问。试问:不迈开两腿到现场怎么“寻”?不与被采访者面对面叫什么“访”?不到现场怎么“调查”?不与被采访者接触又向谁“访问”?所以说,只要有媒体存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就有新闻记者存在;只要有记者存在,就有采访存在;只要有采访,就得有现场采访存在,并且是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

现场采访一词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显示了顽强无比的生命力。对军事记者来说,与间接采访、电话采访等方式方法相比,现场采访起码具有四个难以类比的可贵优势。

一、到现场采访才能发现生动的细节

好的新闻作品,除了事件(或曰题材)重大和新鲜外,就是有感人的故事;而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它有曲折的故事情节;而情节的曲折生动,往往是在细节上的感人。有些一写就叫响的细节,往往是记者在现场临时发现并捕捉到的;现场发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使一篇平淡无奇的报道起死回生。某权威媒体一名记者凭以往印象写了一篇战士刻苦练兵的报道,由于没到现场采访,没有捕捉到打动人的细节,所以没有发出去。后来他到现场目睹了这名战士“为了练习瞄准,胳膊肘都磨破了,血液、汗水和衣服黏在了一起”等细节,并由此深挖细节背后的故事,终于写出一篇感人的通讯。

而遗憾的是,全媒体时代给记者带来采访便利的同时,也在静悄悄中让一些记者养成了偷懒的毛病,他们往往只凭手机和微信“拼凑”新闻、草草成篇。其结果,新闻事实朦朦胧胧、大而化之,缺乏情节特别是细节,读之味同嚼蜡。

二、到现场采访可以调动采写激情

对一个事件或典型人物的采写,决心和信心从哪里来?除了上级交给的既定任务非完成不可外,那就是记者在采访现场所受到的感染和灵魂触动。有时候,通过别人介绍的新闻线索,由于没有现场的实感和冲动,很难激起采写的信心和底气。而一旦深入到现场,就感到亲身听到、看到、触到的新闻事实与电话、微信得知的事实有出入。区别在何处?第二手材料再细也觉粗,再真也难以感人。而当你真正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时,当亲耳听到被采访者的真切呼声时,当亲自干一干并在干中成为其中一分子时,你就自然会产生感动,从而有了想法,有了体会,有了写好这篇报道的决心和信心。当记者有了这种写作激情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进去。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因为多次深入战场,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事件和场景,才在文章结尾时满带激情地向读者提问:“当你……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最后说出一句凝聚心中已久的话:“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种由现场感受激发的心里话,画龙点睛,使文章的意境和主题幡然升华。

三、到现场采访有利于杜绝稿件失实

很多失实的新闻稿件,多是因为作者没到现场,没有听当事人当面陈述,仅凭“合理想象”就匆忙成篇。在新闻采写中,有些关键的场景、细节、数字、对话需要记者亲眼看、亲耳听、亲自验证才能确保真实,如果采访所得都是从电话、微信中获得的二手材料,那就很可能良莠混杂,正误不分,造成稿件失实。要知道,从电脑或手机上搜索到的信息资料,有些是道听途说或以讹传讹的,只能作为参考资料。倘若图省事,不到现场或不经核实就照搬到稿件中,就难免会造成稿件失实。一名通讯员给一家权威媒体的编辑提供了一条某单位搞好营院绿化的新闻线索,内容不错,新闻发生的时间又恰在植树节前夕。但编辑从所配的照片中发现了问题:原来照片中的松树有一些是红色的,编辑想:这是不是已经死掉的松树?会不会属于“年年栽树年年死年年评先进”的那种情况?为了弄清真相,编辑便跑到现场一看,果然是一个月前刚栽的松树,因为院内的土质不好,大部分树苗很快枯死成了“红松”。就这样,稿件虽被“枪毙”了,却避免了一场失实事故。实践证明,记者亲赴现场是杜绝稿件失实的重要一环。记者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电脑和手机,采写的稿件就难免被虚假的事实蒙骗。

四、到现场采访便于听取生动的语言

许多新闻稿件内容不错,往往是由于语言干瘪,使得稿件缺乏生气,不吸引人。究其原因,往往与下基层少或认真吸收群众语言不够有关。毛主席说过,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的新闻作品也要多吸收群众的语言。作为军事记者,应当学会识别社会语言的美丑真伪,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写进新闻稿件中去。如一个编辑把原稿上一句农民的话“解放前俺村连一个驴毛都没有”改成“解放前我们村连毛驴都没有”,其生动性、群众性和准确性都失去了。还有一个记者经过面对面采访,把原来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换成了农民的话“上到拄棍儿的,下到懂事儿的—都知道”,这就更加贴近群众和接地气了。

应该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迅猛发展,现场采访不是仅靠网络的间接采访就能完成;恰恰相反,现场采访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采访的内容与官方网络完全一致,更需要超出网络的内容而凸显自己的独家信息,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这“四力”的提法中,“脚力”是排第一位的。新闻记者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重要部分,更应把加强“脚力”放在首位;而作为新闻写作第一环节的现场采访,便是锻炼和增强“脚力”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借口全媒体时代带来的采写方便图省事,岂不是“水涨而船不高”,白白荒废了方兴未艾的全媒体时代了么?

至于如何增强“脚力”,提高我们的现场采访水平,每个记者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补足自己的观察“短板”上下功夫。比如,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准确找到锻炼脚力的现场,从而确定现场采访的主攻方向;利用手机随时拍下现场的实景,以帮助回忆助力采访,也能更方便地为新闻稿件配上切题的插图。总之,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也要随着水涨船高,从思想作风等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把现场采访水平提高一步;万万不可辜负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方便,万万不可因此陷入采访懒惰的泥沼,甚至认为“不用现场采访的新闻时代已经到来”;新闻工作者永远要牢记“脚底板下出新闻”“好新闻永远都是现场采访的结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军休六所)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