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代枪:书写“钢少气多”的雄壮史诗 ——李庄抗美援朝战地报道引发的思考
摘 要:李庄先后三次入朝,是最早奔赴朝鲜前线采访的中国记者。他以笔代枪,采写了《战斗十日》《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等形象生动反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名篇佳作。解读他的抗美援朝战地报道,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培塑全媒体时代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李庄;战地报道;抗美援朝精神;军事记者;能力素质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3年前,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一批批战地记者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采访报道中朝军民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在这些老一辈战地记者中,李庄先后三次入朝,是最早奔赴朝鲜前线采访的中国记者。钱江在《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报道开篇之一:李庄入朝》一文中讲:“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人民日报领导人范长江、邓拓即选定人民日报编委兼记者部主任李庄前往朝鲜战地采访。”他以笔代枪,采写了《战斗十日》《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等名篇佳作,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钢少气多”的雄壮史诗,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解读李庄的抗美援朝战地报道,对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培塑全媒体时代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
一、坚定信念强学习,夯实走向战场的“童子功”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真实写照。李庄认为“学习和工作一样重要,不学习就无法起步工作,不学习就难以继续工作”,与志愿军的战斗实践可谓异曲同工。战地记者因职业的危险性、环境的艰苦性、时间的不确定性,必然要求在走进战地前在理论武装、能力提升、作风养成等“工序”上把自己打造成一把“良弓”,以确保不辱使命。
提高理论素养。刘少奇同志曾讲:“共产党记者最可宝贵的知识,是理论的知识。”李庄是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认为“理论贫弱,百病丛生”。他的战地报道正是用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报道战争、解读战争的生动呈现。比如,《战斗在长津湖畔》中的“在冰雪的战壕里,战士们坐卧在冰冻的土地上,有些人吃着带着冰碴的马铃薯和雪团,但是,他们毫无怨言,他们知道如果要保卫可爱的祖国,就不能不在这样困难条件下进行反侵略的进军”;《在汉城》中的“所有队员都没有打过仗,但都有一颗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他们边打边学,这正是人民武装的特色”;等等。他的战地报道之所以能成为成功的写作范例,最主要的就是始终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架梁立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处理问题,体现了正义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对今天的军事记者而言,身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这一点依然是管根本、管方向的。
打牢业务根基。周恩来总理讲写文章:“除了提高思想水平以外,还要精通业务,否则思想如何表现出来呢?只懂政治,不精通业务,写出来的东西势必是标语口号,不能感人。”以笔为枪,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业务为枪,业务不精、积累不够,你手中的笔就可能是个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李庄认为“只靠八小时是培养不出好记者的”,他提倡“把被窝里的几个小时移到写字台上”进行“顽强的知识积累”,说学习主要靠自觉“在工作中抽时间、挤时间,坚持八年十年,必能收到成效。”他的那些穿越时空力作,正是这个“成效”结出的硕果。第一次去朝鲜,他采写的《美丽的河山,勇敢的人民》《罪证》等战地通讯,被辑录成《朝鲜战地目击记》,先后多次印刷发行,及时回答了读者普遍关心且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李庄抗美援朝战地采访实践充分说明,无论时空怎样转换、技术怎样发展,军事记者都务必打好基础,不断学习,要“在‘专’和‘博’上下功夫,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有了业务基础的实、知识积累的量,就会有军事新闻的质。
培塑过硬作风。所谓作风,就是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军事记者的作风直接连着战斗力,而过硬作风培塑正来自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意为之、久久为功。一是要培塑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作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党的新闻工作是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作为军事记者,就是要真实地了解战场情况、了解官兵所思所想、详细充分地占有材料,进而客观地报道新闻。李庄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彭德怀同志在朝鲜讲过这样的话:新闻要合乎事实,合乎实际情况,不能夸大、不能片面……敌人这样好打,还抗美援朝干什么?”他的回忆说明,记者笔下连着政治,尤其是军事记者若背离了实事求是原则,很可能给军事新闻传播带来被动。二是要增强体质,把“攻山头”作风夯扎实。如果说,思想作风的养成是记者内化的修为过程,那么用强健的体魄垫底,对战地记者来讲就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否则“空气阴冷,但浑身淌汗,几乎把最后一点气力都用尽了。许多人开始丢东西……”李庄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强身健体对任务完成,甚至战地生存的极端重要性。
二、向死而生敢冲锋,培塑迎接炮火的精气神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留给世界最壮美的画面。这一“画面”,在李庄身上,同样得到凸显。李庄坚持“战地记者的岗位在前方、在战地”。他用实践证明,对记者而言,热爱、悟性、不慕浮华是“三省吾身”式的每日精进、容易做到,但不怕吃苦、不畏风险背后对应的是艰辛和牺牲,没有向死而生的决心意志,是难以做到的。而这一点,对军事记者来讲,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尤为重要。
一方面,军事记者只有无惧生死,才能向死而生完成任务。朝鲜战争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战机的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布鲁斯·卡明斯的专著《朝鲜战争》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我们对北朝鲜进行了3年的地毯式大轰炸……美国在朝鲜半岛投下了635000吨炸弹(未计入32557吨的汽油弹),相形之下,‘二战’期间整个太平洋战区才投下503000吨炸弹。”在前线,生与死就在一瞬间。抗美援朝战场上,新华社记者刘鸣、周斯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高庆生正是被敌人的炮火夺去了宝贵生命。“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李庄“我去朝鲜采访,早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在《我在朝鲜战争初期的采访经历》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一次历险:“我们正在‘三八线’以南不远的田间公路上疾驰,离汉城只有20公里,突然遭到8架美国海军飞机攻击……几个人从车里扑出,滚到稻田里,几枚小炸弹随之在附近爆炸。”后来他们把吉普车“风挡全部放倒,视野开阔,遇空袭跳车方便多了”。战地记者是战争的记录者,这种无畏生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获得穿越时空精品佳作的物质基础,没有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精神气魄将寸步难行。这值得今天的军事记者学习。
另一方面,军事记者只有不怕苦能吃苦,才能克服艰险困苦。战地环境完全不同于平时的采写环境,“空前艰苦”是李庄的亲身经历。他“在猪油灯下,吸着战士的黄烟,和英雄谈话”;因“敌机活动厉害,在我们周围轰炸扫射,终日不断”,不得不“走到一石岩下边,积雪盈尺,寒气从石缝中冒出来,手被冻僵,脚冷得发麻。用膝盖顶着稿纸写文章,真是够受”;“因为没有墨水,我写东西已经考虑尽可能去掉不必要的字了”,即使笔中有墨水,在酷寒环境里,也“只能用口中的热气呵化笔中冰冻的墨水,随呵随写,进度很慢,心急如焚”,可谓历尽了艰辛。
写稿艰辛如此,但其他方面也是艰苦卓绝的。比如,“夜行时那种冷彷如浑身浸在冰中,围在脸上的毛巾都会被冻冰”;过江时“江桥已被炸毁,几孔中间只铺着一条两三把粗的木头……走在木头上,滑溜之极”,只能“慢慢地爬”。李庄的战地新闻实践告诉今天的军事记者,面对艰苦恶劣的环境,若缺少吃大苦、受大累的精神储备,是很难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
三、朴素生动是为巧,练就倚马可待硬功夫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解读李庄抗美援朝战地报道,常被他叙事的自然、人物的朴实而感动。其间无不折射出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无技巧是为大技巧,要使自己的战地叙述浑朴自然、真挚感人,对战地记者的综合素养和快反能力是极大考验。李庄在抗美援朝战地采访的探索实践,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必须练就敏锐的采访本领,采得朴素生动的素材。敏锐是后天培养的职业素养,战场的特殊性注定能坐下来“摆龙门阵”的时机不多,军事记者更加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把全身感官调动起来敏锐捕捉第一手素材,把材料挖掘充足。像李庄文章中“排炮集中轰击,方圆十几步就有一颗炮弹爆炸,山被打成麻子,雪地变成黑地,随手一摸,就能拾起几块弹片”的战场环境描述;“负伤了容易想家,苦闷嘛。好好的人,硬在身上打一个洞……回了国,大拇指一伸: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十二个国家”的朴实表述,没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和“会谈”,是获取不到这些生动素材的。
必须“接地气”落下来,用兵言兵语表述朴素生动。毛泽东同志曾讲:“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新闻价值学说强调“接近性”,要思想生根,首在语言落地。在战地的李庄惊叹战士们语言丰富,具有高度的表现力,认为“一字不改地记录下来,准是一篇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他也很好地把官兵语言融进了报道中,像“小薛,你别这么高兴,早晚把我惹急了,给你一巴掌,打得你嘴斜眼歪,看你再胡说八道……”“欺负我们没有重火器,想骑着脖子屙屎。老子不怕。班长,下命令,我冲它!”“谁说流血啦?没有伤筋动骨,算负伤吗?谁都有个疏忽大意,就算让野狗咬了一口吧。”……这些冒着热乎气的兵言兵语像珍珠一样内嵌在他的行文中,读来俏皮生动、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却精神饱满。这启示军事记者,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善用鲜活的群众语言,文章就自然会朴素生动起来,就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必须练就倚马可待,书写朴素生动的功力。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练就一身倚马可待、及至“单兵作战”的真本领、硬功夫,是军事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陆超祺曾跟着李庄在朝鲜进行战地报道,他回忆说李庄在战火中写稿,出手快。因为那时从前线到国内没有固定的邮路,没有民用电报,稿子全靠临时回后方的汽车带到丹东(当时叫安东)投邮。李庄听说晚上或次日有人回后方,马上找个清静地方躲起来写稿,赶在回国汽车开动之前交稿。《在汉城》《“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等通讯,都是用半个白天或一个晚上赶写出的。李庄在日记中也有这样的记录:“《复仇的火焰》……两小时采访,三小时写稿,不说文不加点,确是一气呵成。”这启示军事记者,要在特定环境里快速反应、快速出稿,就得像毛泽东同志要求的那样,“把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作风扫掉,把那些‘夸夸其谈’扫掉,把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扫掉”。这既是党的宣传要求,也是军事记者快速成稿的实用技巧。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锻炼提高,战地写稿时那些打动自己的故事、有代表性的兵言兵语就会流于笔端,真实地组织起来自然就会朴素生动、直抵人心。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