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再现现场:融情汇景抒写战地故事——阎吾战地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曾 嘉

摘 要:“情景记者”阎吾坚持深入现场,善于抓住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鲜景象,满怀战斗激情细致描摹他之耳闻目睹,使新闻报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阎吾的战地新闻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充满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时代的满腔豪情,躬身践行“四力”,才能成就不朽佳作。

关键词:阎吾;“情景新闻”;情景交融;调查研究;“四力”

阎吾是我国极著名的军事记者,他以参加的战斗最多、采写的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性报道最多的战斗的新闻人生印证着他晚年的“自我鉴定”:“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同时,他以《强渡长江情景》《杜聿明匪部最后覆灭情景》《战后谅山》等大量优秀的战地“情景新闻”凸显出鲜明的个人新闻报道风格,赢得“情景记者”的美誉,因此他作为杰出楷模已被大量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本文试从他的“情景新闻”入手,探析他的战地新闻报道对今天我们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一、“情”“景”是现场新闻报道的基本组成,“情景交融”是极致目标

“情景新闻”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一种赞誉,是对阎吾在新闻报道中极致地描摹了新闻现场彼情彼景从而使新闻作品达到了一种境界的赞誉。

此誉之“情景”有两层含义。第一层的“情景”指的是特定的新闻现场的具体情形、具体景象,即新闻现场的那些客观存在。比如,《强渡长江情景》《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等名篇标题中的“情景”,就是“情形”“情况”的意思。这两篇稿件在电头里分别说“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本社前线记者阎吾报道杜聿明匪部在解放军强大攻击下最后覆没时的情景称”,就更加清晰地表明了“情景”即“情形”“情况”。他的《徐州匪军西逃时的狼狈相》《朝鲜军民撤离汉城时秩序井然》《战后谅山》等作品,虽然没有出现明确的“情景”二字,但依然能让读者明显地感知到他落笔于新闻发生特定现场的具体情况。由此可见,对特定的新闻现场所发生的情况景象的具体描述,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对于新闻的定义: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情景新闻”的第二层含义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求,它指的是阎吾在新闻现场与外在客观存在的“互动”:即具体的新闻之“景”使阎吾产生喜怒哀乐之“情”以后,他再在自己的所思所感指导下观察、采访、筛选、组织、使用最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感的新闻景象,从而使新闻报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什么是境界呢?他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又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惋惜姜夔时又说:“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他谈论的虽然是词与词人,但“高精尖”的、第一流的新闻写作,也可以作如是观。

这是因为,在新闻写作于我国出现之前,“情景交融”本就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是包括写作在内的各类艺术创作的极致目标,被历代诗画论家所重视,论述丰厚。及至王国维,他认为“情”“景”是构成艺术本体的两种原质:“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情,曰景。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在两者的关系中,他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认为不存在没有主体情感意蕴的纯粹的“景语”,只不过写作者已经化虚为实,将“情”隐藏于“景”,把自己主观的、无形的心理活动寄存在了有形的客观存在上。这实际上就是后来新闻报道所强调的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手法。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一个关于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最高标准,是“内极才情,外周物理”,意思是诗人既得做到即物达情、文心独运、声情动人,又得做到与物通理,理随物显。这样的作者和作品,才是“大家”和“大手笔”。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同样适用于包括新闻写作在内的各类文艺创作;不仅符合古代的诗歌创作实践,对今天的新闻写作同样富于指导意义。

由此,我们说阎吾是军事新闻报道的大家,他的作品是大手笔,他的“情景新闻”有境界,皆因为他的“情”,是在经过与“景”的往复交流、在经过它们的相互渗透和融汇之后,实现了“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二、亲历现场并写好现场是实现“情景交融”的坚实基础

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的工具是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正所谓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朱光潜先生说“寻字句和寻意义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统名之为思想,其中并无内外先后的分别”,他的意思是在构思、行文的思维过程中,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并非“意在言先”或者“意内言外”。当代小说家王安忆有相同观点,她说:“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形式。”她具体阐释为:“事实上小说的形式是不能单独谈的。可以说小说本身就是形式……很难想象一个小说家在头脑中首先产生一个故事,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这个故事。当一个故事来到我的头脑里的时候,它本身就带有特定的形式。”对阎吾来说也一样,并非先在头脑里产生一个故事,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故事,而是“情景本身就是形式”,即当他身临新闻现场,耳闻目睹的当时情形既是他要报道的内容也是他所运用的形式。他的使命任务就是把“情景”真实、准确、具体地呈现出来,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听到、感受到。

阎吾使用的这个讲故事的工具叫做现场见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文体,它指的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第一手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是最具有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样式。朱光潜先生说“抓住某一时刻的新鲜景象与兴趣而给以永恒的表现,就是艺术”,阎吾就是抓住了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鲜景象,将它们用文字像拍照片一样定格,使它们成为永久的、具象的一个个历史瞬间,从而使自己作品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

现场见闻有自己的内在规定:第一,作者亲历现场,采写活动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空。即新闻事实发生时作者必须是主要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或者甚至就是参与者,报道内容即作者本人对于现场的所见、所闻、所问以及所感。如果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后通过采访“复原”现场,哪怕作品也呈现出一定的现场感,也不能称之为现场见闻。第二,作品的主要内容是现场,即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事件发生进程中那些不可能复现的重要片断,是最能说明现场意义的具体人与具体事。如果作者虽也在现场,但所写主要是新闻分析、背景陈述或意义阐释,“现场”只是一个写作由头,它也不是现场见闻。

由上可知两点,一是对现场的观察是现场见闻采写成败的关键。所谓观,是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则是分析思考,即观察并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过程,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思维活动。为什么说观察是现场见闻采写成败的关键,是因为观察其实就是作者张开耳、目、口、手等器官全面感知和捕捉现场,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场选择和确定足以揭示新闻事实内涵的情状和细节,就是毛主席对调查研究的形象说法“察言观色”,就是他要求的“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而这反映的是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新闻敏感。二是对现场准确清楚的描写是现场见闻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准。现场见闻是要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现场事物景象如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作品要直观具体,细节突出,仿佛作者是在现场录像录音,读者阅读犹如观看直播。以此“关键”和“标准”回看阎吾的“情景新闻”,就能发现他并没有把功夫下在什么花哨的形式或华丽的语句上,他只是高度负责任地、真实准确地呈现了他在现场的具体见闻,而这本来就是“新闻”的最初含义,正如庄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三、充满对事业的无比热爱、躬身践行“四力”是成就新闻佳作、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不二法门

写现场见闻的人很多,而阎吾只有一个,这就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成为“阎吾”的路径到底是什么?阎吾自己给了我们答案,他说:“我在几十年的前线采访中,写了一些现场新闻,大家称我是‘情景记者’,其实,我在写作上绝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我之所以能写出它,主要是靠我舍得吃点苦、舍得卖力气,及时赶到战火纷飞的第一线,用直接观察的采访手段,象(注:原文如此)摄影记者抢镜头一样,把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抢’下来的。”

这个答案完美地契合了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短短8个字构建起一个优秀记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脚力作为基础,阎吾有过“一夜急行军,我跑了一百八十多里,追过好几个不同建制的部队”,也有过“我满怀豪情,急忙跑到江边,连问一声都没来得及就跳上一只船,决心把这个伟大的历史镜头‘摄’下来”,等等;对于起关键作用的眼力,阎吾说“军事记者要有鹰一样的眼睛”,有敏锐的观察力,他说“我特别强调目击,别人看见的不能代替我的眼睛,不能代替我的思考……要尽可能通过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去感受”,他说要做到“情景交融”,记者就“必须到战斗的现场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才能把战场上看到的最有价值的‘景’记下来,也才能把记者自己的‘情’融汇进去,写出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情景新闻”,等等;而作为核心的脑力,更是随时体现在他对前线的追逐、对情景的筛选中。王国维评价有些作品之所以成为“大家之作”,“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说的就是脑力。阎吾的战地新闻,能抓到以一当十的情景、细节,是因为他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捕捉到了事物的本质,所以作品的现场人事透射出的是高度的政治性。他非常强调“笔锋所向,要有针对性,头脑要清醒”,要写出每篇新闻它自己特定的历史使命,比如《强渡长江情景》结尾,他写:“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阎吾后来回忆说:“假如你说‘咱们以后再见’‘上海再见’‘杭州再见’,这些都没意思,‘南京再见’它就揭示了现象反映的本质—蒋家王朝的灭亡。”而最后落地的笔力,阎吾也强调“要写好文章,还在于要富有深厚的感情,富有刻意为文的精神”,他说“现场短新闻篇幅短小精粹, 时间性强,不能精雕细刻,不是作工笔画,一定要用白描的手法去写,做到文笔简洁形象”,而一些青年人写起文章来干巴落套,“原因何在?在于缺乏深厚的感情。缺乏古人那种‘为求一字稳,拈断数根须’的刻苦认真的精神”。

鲁迅先生说“创作总根于爱”。阎吾“四力”的背后,是他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他认为“充满战斗激情,是记者搞好报道的首要因素”。他说:“好的稿件总是把客观事实与主观的战斗豪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激情,文章就无精神。记者必须有时代豪情。”他还说:“一个军事记者热爱战斗生活的重要标志,是热爱自己的采访对象—部队的指战员。只有热爱他们,你才会亲近他们,熟悉他们,从而满腔热情、千方百计歌颂他们。”

有古人言“有所钟者,必有所似”,又有古人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阎吾和他的“情景新闻”,即是如此。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