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冷热相宜:让出镜点燃电视新闻现场——战地记者出镜报道实践探析

作者:刘漾漾

摘 要:军事新闻因其“硬朗”的气质,相较于其他新闻更容易给人距离感。在军事电视新闻报道中,注入记者出镜的元素,不仅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含量,也增加了新闻的“热”度。着眼提高军事电视新闻传播质效,本文对战地记者如何面向未来战场用好“出镜”这一元素进行探析。

关键词:战地记者;出镜报道;电视新闻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亲历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有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是否有记者在现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媒体实力和权威性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在军事电视新闻报道领域,“出镜记者”这一元素的设计和运用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加之好的军事新闻作品往往诞生于炮火之中,常因其“硬朗”的气质,相较于其他新闻更容易给受众距离感。因此,面向未来战场的多种新闻场域,巧妙注入战地记者出镜的元素,不仅能够丰富电视新闻信息的含量,也可以增加电视新闻的“热”度。着眼提高军事电视新闻传播质效,本文对战地记者如何面向未来战场用好“出镜”这一元素进行探析。

一、通过角色定位和风格再塑实现新闻场域下的冷热相宜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即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996年,其在《关于电视》一书中将“场域理论”应用于电视制作生产领域,正式提出“新闻场域”的概念,认为新闻场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生产的一个区域,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由不同位置形成的开放性的关系网络。要理解场域中电视媒介的新闻生产,不仅要从关系的角度思考电视媒介在场域中的位置,还要结合新闻场域空间结构考虑所处的环境和语境。

战地记者在采写军事电视新闻的过程中,面对的是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战场环境。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出发可以窥见,新闻场域本就随着内外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转变,本质强调的是在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各种隐秘的关系构成了新闻场域的运作规则和逻辑。在以战争为背景的新闻现场,风云诡谲的战争局势不仅加剧了场域的“冷感”,还会带来更为复杂多变的新闻场域。实践证明,在新闻场域中将“冷感”控于适度范围,做到冷热相宜来给受众更丰富的感受,并有效识别及合理利用其中的权力关系让媒体的视点和立场清晰呈现,通过战地记者在报道中的“在场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巧妙起到“热场”的作用。  

惯习是一种可持续可转换的倾向系统。这种倾向系统一方面来自通过个人的社会化而实现的社会结构的内化,另一方面也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再生产着社会结构。而新闻生产就是一个产生新闻惯习,寄居在新闻记者身上,并通过不断强化和调整实践重塑场域结构的过程。战地记者作为新闻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其职业角色认知与实践策略不仅决定了新闻场域专业主义的发展方向, 其自身在专业实践中的新闻惯习又可以将新闻场域构建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因此,“在场”的记者在以战争样貌为原始素材的战地展开出镜报道,首先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身份的清晰定位。同时,破除旧式惯习的采访路径,从自身人格化方面进行出镜采访风格的再造和升级,通过战地记者的具身性传播增强电视新闻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再次升级电视新闻场域内部结构,让电视新闻现场真正“热”起来。

二、通过多层级互动实现媒介技术属性下的冷热相宜

加拿大著名思想家麦克卢汉曾在著作《理解媒介》中提出了著名的“冷热媒介论”,用“清晰度”与“参与度”两个概念别出心裁地对媒介做出了冷与热的划分。他认为,热媒介是一种高清晰度、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多、受众参与度低的媒介,而冷媒介是一种清晰度低、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受众参与度高的媒介。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被麦克卢汉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冷媒介”。虽然他所说的电视在当时还只能收看黑白色的节目,图像也远不及今天清晰,技术上亟待发展,但他依旧认为相比清晰度要高很多的电影而言,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涉及人的感官更多,提供的参与性也更高。麦克卢汉的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

如今,随着媒介技术的变迁,冷热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介的冷和热不只是一种媒介和他种媒介在相对尺度上的比较,而更多成为了人与媒介的主体间性关系的一种表征,在不同的时空之下,媒介的属性会发生着冷与热的转换与交替。而战地记者要想让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在受众心目中得到彰显,要明白其构建过程并不是预设的存在,不仅从宏观上在内容生产中要横跨时空不断更新、调整和捍卫,还要从微观出发将内容生产嵌入在媒介属性的转换和调试中,实现在媒介属性下的冷热相宜,即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从而尽可能地使电视新闻报道既可以为受众提供翔实的新闻信息,又可以与受众产生丰沛的情感互动。由此,战地记者在开展电视新闻出镜报道时,要时刻保有深度链接受众与电视媒介的意识,充分在传播情境中发掘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在原始互动和自发互动的转换中实现媒介的冷热相宜,以深度调动受众的认知卷入度和情感卷入度,最终以出镜记者的独特个人视角结合,以及与“他者”产生的多层级的互动来平衡多方立场、传达集体智慧,完成自己作为在多方“他者”的凝视中被建构为媒介机构代言人的使命。

三、通过多维叙事实现电视新闻报道框架下的冷热相宜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提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新闻作品的生产正是如此。但在生产过程中,框架作为人们了解、认知以及界定外部世界的基础,一直影响着新闻的生产。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其叙述一条新闻的观察点或视角,不仅决定着框架对准何种事实,还取决于运用什么样的叙事维度,以便选择的事实被理解。

而战争新闻一直被认为是政治信息的延续,是记者对枪林弹雨和战火硝烟的记录。应该说,通过战争新闻报道及时反映整个战争进程是必须的,但一些记者,特别是西方记者会不由自主地受历史、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的影响保持一种升级导向的冲突报道框架,并且运用黑白极化、只论成败的单一叙事来展现战争“冷酷”的一面,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文化伤害,也给受众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新闻媒体在危机缓解、冲突和解直至和平缔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边缘的“和平新闻”理论和非主流的“和平新闻”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共识,和平导向的报道框架成为摆在记者面前的重要选择。

对中国来说,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和平新闻框架的契机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面对影像在全媒体时代强大的传播力,战地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出镜报道中,尤其要积极思考“和平新闻”的叙事语境,在展现我军事威力的同时,适时将镜头从炮火纷飞转向“非暴力”的具有温度的“热”画面。比如,记者可以跳脱出封闭的局部战争环境,主动在开放的时空中捕捉具有强烈反差的人事物展开报道,无论是采访话语还是声画符号都可以从冲突解释、冲突降级引导、冲突预防等多维度解构传统战争报道中“鼓”与“呼”的叙事,增强反暴力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合理平衡电视报道中的暴力性,使电视新闻报道在冷热相宜中进一步凸显新闻价值。

(作者单位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