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勇往直前:用永远深入一线的赤诚讴歌胜利——华山及其作品《英雄的十月》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曾 嘉 刘欣蕙

摘 要:华山是我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华山的新闻实践启示我们,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先决条件;昂扬的精气神是形成战斗力的内在支撑;真诚地向群众学习是提升采写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华山;战地记者;《英雄的十月》;启示

华山是我国著名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曾长期供职于新华社。他19岁即作为《新华日报》特派记者奔赴抗日前线开始新闻报道生涯,共计40余年。期间,他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写出了《窑洞阵地战》《承德撤退》《踏破辽河千里雪》《解放四平街》《英雄的十月》《清川江畔》《炮兵连的光荣枪》《歼灭性的打击》《战士嘱托的报告》等一系列名篇。1985年华山病逝,1986年新华社所属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华山战地通讯选》;2016年在新华社建社85周年之际,新华社所属《中国记者》又将通讯《英雄的十月》作为“华山作品选登”全文重新刊发,并配发纪念文章回顾华山四上前线的传奇经历,评价说“华山如此丰富的战地记者经历,在中国新闻史上实属罕见”。

跟华山并肩战斗过的、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评价华山“他的才华超过了我们同时代的许多人”。虽然创作出经典的作品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依然有一些天赋之外的规律可寻。华山作为我国众多战地记者的典型代表,在我们可能“成为华山”的方法论上,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认真思考并紧紧跟随。

一、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先决条件

“我是参加革命后,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先拿枪杆子,后来革命需要我拿笔杆子,我才成为一名记者的。”这是1985年9月12日,华山逝世前10天,当新华社的几位同志去广东省人民医院看望他时,华山说的一句话。虽是短短一句话,却是华山作为记者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华山是广西龙州人,因其养父是一名军人,他从小就十分折服于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1934年读高中时他和同班的共青团员一起组织读书会,秘密传阅《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在学校组织领导救国会,参加学生救亡运动。不久,他被国民党以“图谋不轨,扰乱治安,破坏教学”等罪名开除出校。这件事使他更加坚定了跟共产党走、当一名红色宣传员的决心。1936年,16岁的华山开始自学木刻,写散文、小说、诗歌和杂文,仅半年多时间,他就发表了4万多字、一二十幅漫画和木刻,同年11月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苏游击训练班及上海游击队。1938年2月,华山进入延安吴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学习,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华山进入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雕刻和木刻,1938年10月,他作为鲁艺木刻工作团的一员,到太行山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入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当时《新华日报》(华北版)每期社论、专论都要配上漫画、宣传画,精彩的通讯也会配插画,此外还出了两期四开两版的“敌后方木刻”。刘白羽深情怀念华山时说:“木刻,是由鲁迅先生介绍而且推行到中国来的,是作为新兴的革命文艺而生存在中国土地上的。……华山是延安鲁艺美术系的学生,受命到敌后工作。我在太行时十分喜爱报纸上的小幅插图,它那茁壮、朴实、单纯的美,是动人的。使木刻与战争结合,这在鲁迅也是始难逆料的,而木刻却真的成为战斗的武器了。在这事业上,华山予有功焉。”从1936年自学木刻开始,华山一共创作了《仇》《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等近百幅木刻作品。在拿刻刀作战斗武器的岁月里,他更进一步地领悟到了宣传员在整个战斗中的重要地位,更深入地了解到根据地人民的智慧和抗战热情,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后来,华山向报社提出“木刻工作室也要派出记者到部队采访,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把材料刻成‘报道木刻’”,很快,他便以木刻记者的名义被派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从此开始了他拿笔杆子作战的记者生涯。之后,华山先后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冀热辽日报》《东北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做记者或特派记者,写出许多有历史价值的优秀作品,丰厚了我国当代经典新闻作品的宝库。

穆青说华山的成就首先源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确实,华山一生无比忠诚与热爱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党的新闻事业,他最后在病床上还争分夺秒写出几万字的《我当记者》,总结自己几十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他说“黄河如找不到它的源头,说它有多长,总说不清楚”,他还说“在战争年代,记者是从革命战士中选出来的,要当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革命者。”这启示我们,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先决条件。这是华山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人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一名杰出的战地记者的原始起点。

二、昂扬的精气神是形成作品战斗力的内在支撑

华山擅写通讯。穆青评价说:“他的作品总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充满着一个人民记者同人民战士们一道在战火硝烟中出生入死的革命豪情。他善于从整个战局出发,融入丰富的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既写出了战役的全貌,又揭示了敌我双方的态势和战斗过程,使广大读者从中看到我军指战员各具风采的英雄群像,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显示出我军必胜、敌人必败的历史发展趋势,犹如冲锋的号角,前进的旗帜。”这些特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华山报道东北解放战争的10多篇战地通讯里。他用自己“踏破辽河千里雪”的气概把东北野战军退守北满的艰苦、三下松花江的奔袭,把围攻四平、进军沈阳,把中国人民为解放而战的气吞山河,像纪录片一样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朔风刮起遍野积雪,把趟开的大道埋没了。而滚滚雄师还是川流而过,用双脚踏出新的道路。靰鞡踏破了,光着脚走;脚板上的血泡沾成一片,咬牙挺着;双脚肿的穿不上鞋,缠上绑带一样趟雪行军。害眼的战士看不见路,便用绳子拴在腰里,让同志们牵着行军,宁肯在雪窝里跌来摔去,不愿离开队伍一步。”这是《踏破辽河千里雪》;“地堡被轰坍了,转到壕沟里打;壕沟被轰平了,跳进弹坑打;子弹打光了,用手榴弹打;手榴弹打光了,用石头打;正面挡不住,就插到敌人中间去打。”这是《英雄的十月》。

《英雄的十月》报道的是东北解放战争中著名的锦州战役,首发为“新华社沈阳1949年1月16日电”,两天后—1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上全文刊登。这篇报道洋溢着广大指战员“为打出全中国最后解放的新形势”而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不由不让人深切感受到毛主席于1948年12月30日在新华社新年献词中发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东北解放战争是华山新闻生涯中最壮丽的一章,他这个时期的文风像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一样雄壮。新中国成立前后有新闻学院的学生们讨论华山的新闻通讯,说华山的作品真能鼓舞人心,他这些文章登在报上,真有整师整团的战斗力。

作品有这样的“效能”,跟华山这个“人”直接关联。华山从20多年的战争炮火中走来,把深入战场采访写作当成自己投身战斗的重要途径,把手中的纸和笔当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战斗武器。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新华日报》和新华社的随军记者,几乎参与了东北解放的全过程,是以笔为枪“使人似乎看到记者华山没日没夜地在战场上奔走”的战士,对民心、士气、必胜的信念以及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等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有着深刻的体会。刘白羽说华山自己就像勇士那样行动着,所以他写的勇士的精神才格外充沛;说他若不是顶风冒雪从松花江到辽河穿插于敌人后方,亲身体会南北满部队会师的欢乐,他无从写出《踏破辽河千里雪》,若不是不顾空袭不怕桥断强渡巨流河、抢入沈阳,他也写不出《英雄的十月》。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其“文”之间的关系,认为一个人的内外在气质与他的文章的风格是相互影响彼此呼应;又强调“修辞立其诚”,说:“何谓本?诚是本也……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心口别为二物。”华山一生为人耿直、刚正不阿、胸怀坦荡、无所畏惧。这和他饱蘸浓墨讴歌正义、讴歌正气的文风十分贴合。他作品里那不怕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精气神,实际上是他坚信革命事业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的具体体现。

三、真诚地向群众学习是提升采写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华山的新闻作品真情真意,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历史记录。他记录战事的通讯常常准确如“正是八点零一分—炮火停止后的第三分钟,突破口打开了,插进敌人重点守备区的纵深去了”。因为他坚持“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是丝毫动摇不得的”,坚持“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我是从来不写的”,他特别强调“千方百计采访到手。同时,准确地写出”。他认为这是作为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华山认为“新闻通讯是事实。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且是好多人做的,打仗更是严密的很,必须深入采访,深入发掘,深入到连队中去,深入到基层战斗人员中去,才能采访到手”。他因此非常珍视自己多年积累的采访笔记,说自己“什么都可以丢掉,就是笔记本不能丢”。对于这个采访笔记,穆青回忆说:“许多见过华山采访的同志都知道,他的采访笔记记得非常翔实。一般是把采访对象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哪怕是细枝末节,也尽可能地不漏……翻开整个笔记本,就像部队生活的一面镜子,能理出许多采访线索和报道素材。特别是群众那些鲜活生动的语言,简直是个宝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华山深信“群众是英雄,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包括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而他的使命就是把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华山说:“我开始并不懂得如何写新闻,也不知道新闻的定义是什么,只是在革命实践中,被许多革命的事实所鼓舞、鞭策,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把那些使自己感动的东西写在纸上,并发表出去。”而要把这些“使自己感动的东西写在纸上,并发表出去”,就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华山认为人民群众是力量和智慧的海洋,如果一个人善于向海洋学习,那么他的知识和力量,也会像海洋一样广阔。

对于“写作”技能,华山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群众。他说,你要新闻做到完全真实,你首先就要学习群众表现生活的本事,因为群众天天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自然要说出前人没有讲过的话;离开这些话,你还真难把事情讲清楚呢。他强调“练好语言的基本功,是很必要的”,而语言的基本功,他认为一定要做到:看到的东西,都能写出来。动笔《英雄的十月》之前,华山本来计划先写打外围一组、打锦州一组、再写沈阳会战一组。但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他被指战员们的英雄气概所感动,最后把所有的材料和所观所感浓缩成一篇,先“广角”大局,“满载人马的进军列车疾飞南下”,再推进镜头重点刻画坚守塔山部队的勇士们日夜浴血奋战、阻击歼灭数倍于己的敌人,我“野战兵团从四面八方直逼城下”,用31个小时宣告“锦州解放”,随即“向沈阳前进”“以七昼夜的急行军纵横辽西战场”“终于在十月的最后的一天”“直捣沈阳西线”。整篇作品如同一部战争电影,推进迅速,正如锦州战役本身。

华山曾说“新闻报道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宣传胜利,只有胜利消息,能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人民抗战的自豪感。宣传胜利,发扬革命英雄主义,揭露敌人野蛮残暴而又懦怯的反 动本质,团结人民战胜敌人。”这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学工部)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