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国家仪式: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探析

作者:张 驰

摘 要:国家仪式是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实践,以唤醒受众对抗美援朝历史记忆、塑造“崇尚英雄”时代记忆为切入点,探讨提高国家仪式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仪式传播;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国家仪式是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实践,以唤醒受众对抗美援朝历史记忆、塑造“崇尚英雄”时代记忆为切入点,探讨提高国家仪式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一、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概述

自2013年中韩双方达成一致,2014年至今,已有9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交接仪式、我国使用专机接回烈士遗骸及遗物、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迎接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以下简称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处于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宏观叙事背景下,起到了唤醒抗美援朝历史记忆,塑造“崇尚英雄”时代记忆的效果。

仪式时间凸显记忆锚点。2014至2019年,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时间为3月下旬至清明节前,2020至2022年,时间设在9月,9月30日为我国烈士纪念日。仪式时间从清明节前转为烈士纪念日前,凸显了“崇尚英雄”的政治属性和国防教育意义。

仪式空间标定记忆坐标。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中,仁川机场、桃仙机场和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归葬仪式空间。志愿军战士当年离开祖国抗美援朝,如今烈士遗骸得以回归祖国。遗骸的归位也是文化环境的归位,将人们的仪式记忆与抗美援朝历史记忆相联结,实现国家历史形象与当今中国形象的延续、融合。

仪式人员强化记忆内核。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中,如驻韩大使、解放军礼兵体现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的政治合法性以及威严庄重的国家形象。参加仪式的志愿军老兵是抗美援朝精神符号的凝结,是抗美援朝历史记忆的重要保存者;学生代表象征着国家的青年一代和未来。两者同时到场,意味集体记忆的传承。

仪式器物定格记忆图像。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中,国旗作为重要的象征元素覆盖于烈士遗骸棺椁之上,具有国家和“祖国母亲”的双重隐喻;从2015年由空军伊尔-76运输机运送烈士遗骸、两架歼-11B飞机护航,到2022年首次实现国产运-20运送、歼-20护航,对比抗美援朝时期我军飞机作战半径短,难以对“三八线”附近的志愿军开展空中火力支援,展示了综合国力的跃升。

二、对主流媒体关于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的分析

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中,媒体对仪式进行全方位、大规模报道,并回眸抗美援朝历史记忆,形成“仪式+历史+传播”的媒介景观和媒介记忆,从而传播国家形象。

权威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报道各有择重。权威主流媒体报道强化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报社等中央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对仪式现场进行深入报道。相关报道的口径、议程设置等,无不凸显权威主流媒体的定位,强化对历史的深刻记忆,折射出国家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重视和对志愿军英烈的敬仰。辽宁卫视等地方媒体参与现场报道、转发中央媒体报道拓展传播体量,突出了与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规格匹配的媒介关注度。新媒体报道话语注重向民间下沉。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等相关话题在仪式当天登上热搜,其他网络媒体、自媒体自觉跟进,继而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和情感参与。

报道内容与呈现形式相得益彰。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中,媒体都力争做到报道内容与呈现形式相得益彰。报道内容注重解读与升华归葬仪式内涵。如2021年9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铭记英雄壮举 镌刻不朽丰碑》,从“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帮更多志愿军烈士早日找到亲人”“尊崇英烈扬正气”三部分,阐释我国对志愿军烈士及家属的人文关怀,以及“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的价值取向。报道呈现形式注重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进行全程电视直播,并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开辟直播通道,网友可同步观看、评论。2022年观察者网的直播中,主播一边解说,一边与网友实时互动。在辐射全国、线上线下同步展开的报道中,深刻、丰富的叙事和强调“此时此地”的互动传播形式,展示出该仪式传播中立体、饱满、生动的国家形象。

三、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的启示

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传播,对如何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带来诸多启示。

可视化呈现让仪式记忆更可感。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等国家仪式的传播说明,可视化呈现让仪式记忆更可感,有助于让受众感知大国形象。要突出仪式符号的代表性和视觉冲击力。在2022年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中,运-20飞机采用了低可视度涂装,但在垂尾上设置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给予受众更醒目的视觉观感,打造深刻的视觉记忆。要强化仪式传播的情感张力。仪式通过特定行为和程序,使参与者形成规训和情感升华,越“形象化”的仪式传播越能强化这一效果。如歼-20在护航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于沈阳桃仙机场上空采取超低空飞行,即是一种形象化的、具备高情感张力的仪式展演。最大程度优化仪式表达。在媒体呈现上,要注重镜头选取与衔接,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仪式现场沉浸感。再以歼-20超低空飞行为例,该环节的拍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如以观礼者的视角,仰拍飞机从上方掠过的瞬间,塑造更强劲的情感冲击力。

丰富叙事和互动让仪式记忆更可悟。抗美援朝战争与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在同一个历史框架和叙事体系中,因而相关报道大量回溯了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故事,深挖、再现志愿军老兵的经历。实践证明,丰富叙事和互动让仪式记忆更可悟,有利于传播大国形象。要采用人格化叙事手法。如媒体表述中,常用“烈士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等说法,“祖国”一词给人以崇高感,“母亲”一词将国家与志愿军战士的联系生动展现出来。要采用“仰视”“平视”“俯视”相结合的叙事视角。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以“仰视”构建崇高感,用“平视”还原志愿军烈士作为一个“人”参战、牺牲时的价值取向,用“俯视”悲悯地看见个人在宏大历史中的生与死,立体诠释志愿军将士的伟大,以及归葬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要加强与受众互动。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降低受众参与门槛,释放民间话语权,使受众在互动中挖掘更多故事、寻找共通,最终形成共鸣。

打通渠道、营造共识让仪式记忆更可通。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等国家仪式的传播说明,讲好中国故事,要打通渠道、营造共识。要形成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国家形象是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的综合体,后者常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话语权等原因,而与试图建立的国家形象产生出入。因此,要“借船出海”、打通渠道,增强本国话语力量,挖掘文化共性,凝聚文化共识,让他国主动为我发声,形成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要输出打动人、感染人的文艺作品。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世界多国也有举办迎接烈士仪式的传统。在此文化基础上,要着眼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深入挖掘人民军队的时代之美,善于用优秀文艺作品,阐释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塑造亲和有力的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96753部队)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