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军事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

军事新闻信息荟萃的园地

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

军事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全媒体时代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探析——中国军网内容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毛志文

摘 要:全媒体时代给主流媒体内容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军网宣传实践,在探讨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面临的挑战、需要把握的原则基础上,以借助线上互动、放大内容优势、技术赋能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的三个着力点,以期为提高军队网络媒体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路径探析

全媒体时代,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给主流媒体内容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流媒体应顺应发展大势,既扎实抓好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更下功夫抓好内容创新。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军网宣传实践,探讨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面临的挑战、需要把握的原则和着力点,以期为提高军队网络媒体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一、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全媒体时代给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

来自非军事新媒体内容的冲击。与军事相关的新闻,特别是一些热点新闻,由于它的关注度高、冲击力强,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高点击量,使得各类网络媒体用尽浑身解数,变着花样抢占这个领地,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自媒体和网络红人。这些网络新生力量虽然大多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但可以衍生出大量有关国际地缘政治、当前军事冲突、各种新式装备以及外交战略思想冲撞等热点话题,有些平台充斥着各种时论性、政论性文章和视频,再加上一些“标题党”哗众取宠式的制作,将军事新闻娱乐化,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读者,军队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空间大大受到挤压。军队网络媒体只有研究新打法,才能让网友买账。

网络界一些人打军事擦边球带来的负面影响。尖叫效应,本是心理学名词,指通过歇斯底里的尖叫博取关注。在如今的网络空间,如此依靠哗众取宠的内容引起围观的做法并非个别。部分自媒体及商网为争夺平台流量,刻意迎合猎奇需求,所谓的“曝光”“揭秘”“解局”随处可见,大打军事擦边球。甚至传统纸媒刊发的部队新闻经由其修改标题转载后,也成为了制造爆点、进行炒作的原料。种种行为,在抢夺网友注意力的同时,也给军队网络媒体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需要明确的是,高质量信息服务才是成功吸引受众持久关注的长久之计。因此,军队网络媒体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优势,坚持独家原创,制作特色精品,以优质内容壮大强军之声,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

新兴技术应用仍有差距。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应用发展,符合网络特性的创新网络产品已成为必选项。新闻采编工作早已不再是只与文字打交道,而是结合数字技术,拓展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军队网络媒体能够紧盯互联网发展大势,以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和多样化传播手段不断调和大众胃口,为部队建设打造了舆论“势场”。但我们必须认清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与其他主流媒体间的差距,目前只是勉强跟上了技术更迭的步伐,但“跟得上”与“用得好”之间还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内容永远是根本,但技术也是关键支撑。未来,新兴技术带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军队网络媒体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尽早实现加速发展,勇于争当领跑者。

二、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需要把握的原则

内容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求军队网络媒体要始终坚持坚守新闻工作的政治红线,又要遵循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

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媒体聚力内容创新的重中之重。人民军队始终自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更是这支军队的正确抉择。军队网络媒体同样“姓党为党”,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站稳政治立场,强化使命担当。与此同时,要把导向要求贯穿到报道内容之中,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使各项大政方针及时充分宣传贯彻。当前,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错综复杂,要在网络舆论阵地当好党的“发言人”,锻造成为生力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强化用户思维。有学者曾言:新闻不再是讲授,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的对话。所谓全媒体,除了全面的媒体形式外,还包括受众的全方位覆盖。曾经作为被动接收者的受众,在全媒体时代摇身一变成为了“主人翁”。因此,军队网络媒体应强化用户思维,摸清其兴趣点关注点,感知其情感触动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以增强报道感染力,培养用户忠诚度。同时,要充分尊重用户的主动性和表达欲望,在呈现形式上实现平等交流。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掌握好尺度,不能一味迎合,把控住传播主导权。

增加报道厚重感。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持续在内容新鲜度上做文章,希望快速抢占先机,这也易使报道内容缺乏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浅阅读大行其道,但仍有相当受众对深度报道情有独钟,媒介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观念传递的载体。对于军队网络媒体来说,既要把握好“第一时间”,更要抓好“第二落点”,增加报道的厚重感。2022年2月20日,《解放军报》报道了部队将立功喜报送到官兵婚礼现场的新闻。中国军网迅速推出题为《你知道我军立功喜报最早叫什么?》的图文解读稿,形象生动告诉网友“立功喜报起源于何时”“由谁来发又发给谁”等等,深受网友欢迎。挖掘新闻背后的富矿,体现报道深度,也是内容创新的题中之义。

三、军队网络媒体内容创新的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军队网络媒体更应瞄准内容创新,运用新视角、新创意、新技术,持续打造网媒特色品牌。

借助线上互动,实现内容共创。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国军网于7月14日发布征集令,发起“我给军旗敬个礼”网络征集活动,诚邀网友分享向军旗敬礼的图频及故事,得到热烈响应,人民子弟兵、退役军人等群体敬礼的素材纷至沓来。后续,他们将投稿分类整合为网络产品依次发布,引发网友强烈共鸣—“我们看到了烽火硝烟里的峥嵘岁月,更看到了革命军人的血性豪情!”此次活动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实践证明,创新融合是网络媒体谋求突破发展的关键之举,在当前的媒体背景下,将网络用户“融”入内容生产,不失为明智选择。比如,通过邀请网友参与线上互动,在强连接中碰撞思维火花,并将交流成果作为生产的内容进行包装,实现原本意义上的传受双方共创报道内容,以此增加用户黏性,增强传播效果。

放大内容优势,形成网感表达。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如何讲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成为了各家媒体的“必答题”。2021年年初,中国军网以红色经典《星火燎原》为依托,开设“百年党史微讲堂”专栏,精选革命故事进行诵读编制,形成音频+图文产品,每日推送一篇。该系列还在产品标题上体现巧思,《不管是什么“亲训师”,在解放军面前都是豆腐渣!》《突袭阳明堡!八路军仅用一小时就毁伤日军24架飞机》……一个个提气的战斗细节把产品“门面”立了起来。诉诸听觉与视觉,广大网友重温了我党历史进程,也追寻了先辈荣光。这启示我们,网感式表达,即能够引起网民广泛传播、更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是契合新传播趋势、创新传播内容表达的重要体现。军队网络媒体应通过网感式表达,放大自身内容优势,使优质军事资源大放异彩。

技术赋能内容,提供沉浸式体验。2021年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开幕,中国空军参展“明星”装备悉数亮相。中国军网推出VR产品《中国航展“明星”装备》,带网友直达“现场”领略具体可感的超豪华装备阵容。不管是熟悉的“老朋友”,还是多型重量级“新面孔”,都不再只停留在终端,而是近在“身边”。丰富的感官体验提高了产品的点击率与点赞率,也让网友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军脉动。这启示我们,在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传播的新阶段,军队网络媒体应敢于突破,保持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要探索全媒化传播和可视化呈现,为网友提供沉浸式体验、营造在场感,使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使传播符号精准传达。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