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实习)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马不停蹄: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战地记者的荣光——探究方大曾战地新闻实践兼谈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作者:周敏君

摘 要:在抗战前线“失联”的方大曾,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战地记者的荣光。本文在探究方大曾战地新闻实践的基础上得出启示,军事记者的追求只有融入时代潮流,才能书写出时代华章;军事记者只有坚持深入一线,才能捕捉到时代的精彩瞬间;军事记者只有融入官兵,才能真实反映基层声音。

关键词:方大曾;战地新闻实践;军事记者;启示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他是中国战地记者先驱,被公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照”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他采写了《前线忆北平》《血战居庸关》《保定以北》等战地文字报道,并拍摄了《我们为自卫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卢沟桥发生后之北平》等战地摄影报道。这些作品向世界揭示了战争的真相,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引起强烈反响。1937年9月30日,方大曾在《大公报》上发表《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人们再没有收到他的消息。那年,他才25岁。他给世界留下了一个背着相机、马不停蹄奔驰的背影,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战地记者的荣光。他的故事不断被后人追寻,他的精神不断激励我们。本文在探究方大曾战地新闻实践的同时,兼谈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一、军事记者的追求只有融入时代潮流,才能书写出时代华章

方大曾出生在富足家庭,读小学时母亲用七块大洋为他买了一架相机,无形中把他与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1929年,17岁的方大曾在北平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即“少年影社”,并且在《世界画报》上招募摄影爱好者。同年9月,北平第一次公开摄影展览会,方大曾作为青年代表有多幅作品参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摄影家荫铁阁曾撰文评介说:“方德曾之《寒夜》亦具西风,所取色调,尤能增其冷静。”接着,方大曾拍摄的《寒夜》等作品在《世界画报》陆续发表。此时的方大曾,已经在中国北方的摄影圈中崭露头角。

在中法大学上学期间,方大曾因参与我党的外围组织红色互济会之事被国民党省党部逮捕,出狱后遭校方降一级处罚,原本4年的大学读了5年,于1935年毕业。他毕业后在天津和几位朋友成立了中外新闻学社,抱定了做新闻工作的志向。

在同行的眼里,方大曾从拿起相机时就自觉地融入时代潮流,不断“准备着”—苦练技能,观察时局,为随时报效国家一步步前行。这启示我们,军人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书写出时代华章。新时代军事记者,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养,还要厚植家国情怀,融入时代,向战为战,始终保持战斗姿态,将个人事业融入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大局,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

二、军事记者只有坚持深入一线,才能捕捉到时代的精彩瞬间

方大曾说:“战地记者的意义,在于通过报道、通过纪实照片,将战士们英勇抗敌的精神传递出去,这种精神的洗礼,是当下的中国最需要的。”怀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总是第一时间深入炮火纷飞的战场一线,以相机和笔为武器,把将士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必胜信念传递出去。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7月10日,方大曾前往卢沟桥采访。当时的北平已处于一片恐慌之中,许多京郊百姓为了躲避战火,源源不断涌向城里。方大曾骑着自行车,迎着战火而去。他写道:“在丰台岔道口,我被几名日军截住,我身边的相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怀疑我是中国军队的高等侦探,理由是新闻记者没有勇气到日军方面来;我递上一张名片,加之态度自若,这个猜疑也就消除了。一小时后,我被放行,穿过涵洞,再行了一里多路,就到了宛平城下,这里正是战场地带,伤亡的兵士想必都由双方运回了,只剩下一匹死去的骡子,肚肠流露在腹外。”方大曾随一位姓于的中国警官各处采访,到了中午听到了两个消息:一是大井村又被日军占领;二是日军四五百人又从丰台出动,向卢沟桥进发。宛平采访结束后,方大曾登卢沟桥西行, 抵达长辛店后,方大曾才意识到,自己是卢沟桥事变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血战居庸关》《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报道,见证了他作为战地记者的执著追求。

踏访卢沟桥前线,并不是方大曾第一次单枪匹马奔赴战场。妹妹方澄敏曾写文章回忆,九一八事变后,方大曾就天天东奔西跑,永远都在旅途中,“他总是带着一把雨伞、一条毛毯、一个背包、一架照相机就离开家了”。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爆发。同年12月4日,方大曾只身登上火车,由北平赶往绥远前线,开始了长达43天的采访。在后来的报道中,方大曾写道:“为了把绥远抗战的情形,可给读者一个实际的真确的认识,所以记者乃有前线之行……听到车窗外面咆哮的大风,就觉到冷栗,而体会到战壕中守卫国土的将士之身境。啊,冷!冻得死人的冷!”零下30多摄氏度的塞外寒冬中,方大曾搭车、骑马、徒步,昼夜兼程。他拍摄了数百张照片,采写了《绥东前线视察记》等多篇战地通讯,记录下士兵挖战壕、擦机枪等备战场景,还留下人们对抗战的思考。

期间,方大曾遇到同在前线采访的著名记者范长江,并告诉对方,自己马上就要骑马前往刚发生过战争的百灵庙。“那是雄壮而艰苦的旅程,这位平时没有被人重视的朋友,今天却来这样一个壮举。”这个“硕壮身躯、面庞红润,头发带黄的斯拉夫型青年”,因此给范长江留下了深刻印象。

方大曾的战地新闻实践启示我们,战斗一线是军事记者的主阵地和第一战位。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但军事记者的“一线观”是不变的,深入一线是报道基础;要离战场近些、离炮火近些、离官兵近些。要深入基层一线,磨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书写更多充满军味战味的好作品,鼓舞军心士气,服务备战打仗。

三、军事记者只有融入官兵,才能真实反映基层声音

方大曾与劳苦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到黄河岸边,深入煤矿的井下,把所见所闻介绍给社会。研究中国摄影史的权威人士吴群说:“他把镜头对准中国的劳苦大众,位于激流中和地底下的船工矿工,对他们的实际生活境况,表示极大的关怀与同情。”方大曾在《从集宁到陶林》中写道:“井底下的情形,因为时间关系,未能亲自下去看看,但是我在从前的旅行中,下过好多次煤矿,那些矿还都是有机器化的设备,工人的工作情形已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那样苦了。自然,这种土窑里的环境当时更加困难与危险…… 这个世界简直不允许他们生存在光明中;我想,他们总会得到解放的吧。我这样企望着,我确信这不是幻想:因为有千百万的人,正为着人类的光明在工作,在努力,在斗争!奴隶们也要享受‘人类的生活’了!”

方大曾的摄影作品几乎都是亲身体验融入被拍摄者,以纪实的方式完成的。他以一种平视的角度看待劳动者及身边的一切,他关注人民,追寻人民,融入人民,用镜头记录人民;他倾注了对大众的悲悯和同情,用镜头为人民发声。乞丐、流浪者、船工、纤夫、锻造镐头的铁匠、肩扛麻包的苦力、人力车夫、煤矿工人、请愿的学生……都出现在他的取景框。于是,我们才能从他留下的照片中,看到了80多年前中国的土地和人民。

方大曾把镜头笔触对准劳苦大众的使命感责任感启示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采访就没有发现。军事记者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深入一线,贴近被采访对象,才能真实记录强军实践、传递强军正能量;只有往官兵身边走,真正融入官兵,走进基层官兵内心,与官兵贴得近些、再近些,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挖出新闻“富矿”、抓到“活鱼”,真实反映基层声音,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