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值班主编 张和芸

副主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还原本色:饱含深情写“活”军事新闻人物——仓夷战地通讯《爆炸英雄李勇》采写探究

作者:周敏君

摘 要: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是提高军事新闻人物报道传播质效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对著名战地记者仓夷的战地通讯《爆炸英雄李勇》的赏析,从刻画军事新闻人物的多元形象、提炼军事新闻人物相关的独特语言、选取军事新闻人物典型事例三个方面,探讨写“活”军事新闻人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仓夷;《爆炸英雄李勇》;军事新闻人物;采写

仓夷原名郑贻进,是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青年记者,年仅25岁就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他先后任民革通讯社、《救国报》《晋察冀日报》、北平《解放》报记者。他采写的《平原青纱帐战斗》《平原地道战》等通讯和报告文学,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斗志。1943年5月,仓夷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的战地通讯《爆炸英雄李勇》(以下简称“该文”),生动再现了河北省阜平县五丈湾村民兵中队长李勇机智勇敢率领民兵大摆地雷阵的英雄事迹,引起积极反响,边区掀起了学李勇热潮。这篇通讯多次入选大学教材。本文围绕对该文的赏析,从刻画军事新闻人物的多元形象、提炼军事新闻人物相关的独特语言、选取军事新闻人物典型事例三个方面,探讨写“活”军事新闻人物报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一、刻画军事新闻人物的多元形象,让报道对象真实可信

军事新闻人物的影响力离不开作者对其多元形象的描述。该文通过刻画主人公李勇的多元形象,让英雄变得可亲、可敬、可学。

(一)塑造形象,拉近与受众距离

形象指的是人的外貌、形态、穿着等,还指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该文清晰勾勒出李勇与众不同的形象。“李勇像平日招呼人一样,把手一扬。他的黧黑的额上、青色的短褂上,都被汗湿透了。脸孔被太阳晒得黑亮亮的,他的短健的身干充满着自信和力量。”从肤色、面容、神情、动作、衣着等外在特征着墨,赋予了他神韵— 一个果敢的充满战斗经验的农民儿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像平日招呼人一样”的扬手动作,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干练。“黑”字在这短短一小段就出现了两次,由此凸显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形象。今天我们看到的抗日影视作品中很多反映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经典形象,其实就是一个个类似李勇这样的庄稼汉。他们身上结合了农民和战士的双重形象特征,让广大受众倍感亲切。文中的李勇既是一个特定的人,又是我们身边的人,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

塑造形象,是深挖军事新闻人物精神根源的关键。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启示我们,要凸显军事新闻人物的形象,增强军事新闻的吸引力,就要细致观察、深入描写,从细节入手,如采用词语元素的重复叠加,强化人物特征;要突出群体中的个体,不要把典型人物脸谱化、模式化;要善用肢体语言、网言网语、兵言兵语等。

(二)凸显人性,让受众动真情

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本质属性,在稿件中凸显人性能更好地触及人心。该文中,“英雄李勇”在作为“儿子李勇”时面对父亲被敌人杀害的消息时,他急火攻心的状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饿着肚子来回地奔跑着,眼睛血红,上了火,病倒了,躺在山坡上,不能动,起先还会说:‘我们不找了,快去袭击敌人吧!’后来,他只能微微地伸露着粗笨的舌头,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了。”“英雄李勇”脆弱的一面,让读者感受到他是一个有人情味、有生气、有血有肉的人,是在你我身边活生生的人、可以学习追随的对象,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我们高高贴在墙上的“海报”英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该文对主人公人性的描写启示我们,要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能在受众心中“立”得住的军事新闻人物,就要凸显人性。要通过比拟、对比等手法,展示真实的人性;要避免把人物刻画得高高在上,让众人可望而不可及。

(三)展现品德,让受众被熏陶

品德决定人生的高度。“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中就包含着“有品德”。该文通过大量细节描写,运用拟人、反衬等手法,展现李勇的品德,让读者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入到故事里。“他打靶枪法最准,是全区的第一个好射手。他家里生活虽然很困难,但是他忍受了,始终积极地做着自卫队的工作。”文中用“困难”“忍受”“积极”几个词作对比,立体地呈现出李勇能吃苦、甘于牺牲奉献的高尚品德;“李勇虽然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他就急忙把手里的一碗饭递给王小甲,说 :‘来,你跑了一夜,吃这碗饭吧!’”一个“急”又印证了之前描述的李勇关爱战友、乐于奉献的精神品德;“李勇感到可笑,又感到不满足,带着队员继续向东追去。拐了一个大山角,山上有人喊着 :‘李勇快回来!’他才记起这里已经越过自己的地雷界,摸不清哪里有地雷,不好走,就拐回来。”文中的描述,凸显李勇一心抗敌、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细节之处见精神。

由此可见,要写好军事新闻人物,就需要有发现好精神、选取好事例、讲述好故事的能力;要有把品德寓于人物故事中、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的能力。比如,近年军队主流媒体持续宣传的排雷英雄杜富国这一典型,就很有借鉴意义,其中“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体现出的就是其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

二、提炼军事新闻人物相关的独特语言,让报道更接地气

好的语言能让新闻人物“自己说话”。该文通过提炼军事新闻人物相关的独特语言,让报道更接地气。

(一)把大白话写“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白话是不带任何修饰的最质朴的口语。“忍受一下吧!……咱们谁家不是困难,有困难就要克服!”“可是大家不要回家,回家就要受处分!”“喂!那地方要埋上子母雷就好了!”穿插在文中的李勇短短的几句话,在交代背景时折射出李勇的领导力、牺牲精神、服从意识以及无时无刻不想着他人想着打仗想着杀鬼子的那股劲头。

穆青说,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刻透出鲜味来。该文启示我们,军事新闻工作者创新方法手段的同时要不忘本真,要用最质朴最直接的话语感染人、感动人。要像剥洋葱一样,通过人物话语,一层层展现人物特征;要从话语中捕捉细节,通过细节来展示形象;要把话语一层层“剥”开,尽可能让话语耳目一新。

(二)把粗话写“细”,凸显人物的典型性

该文多处出现“粗话”,却把李勇写得更细致更鲜活了,把情感写得更真了,把人物写得更贴近人性了。如“呀!你还要打枪?”“不要紧,打他狗日的!”李勇想消灭敌人的急迫心情通过这些粗话显得尤为真切。类似的话还不少,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这段话表现出李勇“粗”话的特质,虽粗犹细,在尊重李勇这个人物个性的基础上,把重点转向了情感的直接流露,凸显出满满的力量感,同时淡化了粗话原有的粗俗感,让人读来更有真实感,更有生命力。

(三)把谈话写“精”,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

谈话是指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谈话能制造现场感、视觉感、参与感,它让受众看到事情“正在”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该文中与李勇有关的很多谈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活脱脱呈现出一个战斗英雄的形象。“‘五丈湾地雷战’惊人的战绩,很快地传遍了全阜平。路上的行人,都在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李勇的爆炸故事。”“五丈湾的地雷炸死了八个鬼子,炸伤了二十五个。用枪打死了一个日本小队长,打伤了两个。死了的鬼子,有装进麻袋里的,有绑在驮子上的。伤轻的,都是搀着胳膊走路。鬼子有伤的、死的,都不让民夫们看,一看就打,但是人们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上述谈话,一个个镜头、一串串精准的数字是李勇豁出性命换来的,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对于前线的英雄,老百姓也记得清清楚楚。谈话中还清晰地描述每一个鬼子的状态,言语中的痛快淋漓也被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巧妙地表达了村民们激动的心情。

由此可见,提炼军事新闻人物谈话,更能展现作品的细节,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写“活”军事新闻人物,要提炼好谈话,通过鲜明、生动、准确、感人的谈话,再现新闻场景;要善于融入数据、情节、情绪等,让作品更传神。比如,1980年8月10日《解放军报》刊发的人物消息《“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开头一句“别的都不怕,就怕王聚生打电话”,有点像相声演员“甩包袱”,吸引人往下看。该文写的是“蓝军司令”王聚生在演习中演出了敌手的凶狠狡诈,让“红军”指挥员吃败仗的事。读过此稿的人普遍反映,这句话,“抓住了个性,人物就活了,让王聚生的形象更生动。”这值得学习借鉴。

三、选取军事新闻人物典型事例,力求达到以一当十的功效

选取具有普适性、独特性、故事性的典型事例,能有效表现新闻主题。该文在这方面值得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一)展现典型事例的普适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文章的普适性能吸引更多受众,传递出典型人物的精神。该文在讲述典型事例时凸显了李勇的农民本色。开头以“在沙河流过的地方,有一片苍绿的树林,树林里隐藏着一座小村庄。沿大道的麦田,都围扎着很结实的篱笆,水渠纵横地灌溉着庄稼”为背景,带着大家走进这个“身边人”生活的环境中,这让读者身临其境。

由此可见,该文没有漂浮于云端,而是像一粒扎根于泥土中的种子一样生长出来。这启示我们,寻找有普适性、能与受众共通共情的典型事例,更能让受众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英雄的军功章,往前走一步就能和英雄说话,让典型人物可感可触、可敬可学。

(二)挖掘典型事例的独特性,凸显人物个性

“‘来!把快枪给我!’李勇把撅枪换了一杆快枪,就向大道上行进的敌人瞄准着。‘不行!不能打!’有一只手拉了他一下,他大怒了:‘一定要打,不打鬼子,蹬不上地雷’……”上述是该文描写李勇率队阻击敌人的一组镜头,仓夷用白描的手法,把李勇的机智勇敢勾勒得活灵活现。

军事新闻人物往往事例很多,如何筛选、挖掘其有独特性的典型事例,离不开记者细致的观察和对采访对象以及环境的熟悉。这种“熟悉”,不是记者走马观花式采访就能获得的,而是身入、心入的结果。为了写好李勇,仓夷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开办的爆破训练班,学习埋雷和爆炸技术。采访中他还与李勇同吃同宿,一起参加对敌爆破行动。正是仓夷的身入和心入,让他在挖掘典型事例时能抓住要害,写李勇如同“写自己”。可以说,这篇成功的报道,源于作者扎实的采访作风、敏锐的观察力、对典型事例选择的独特视角、过硬的文字功底等。

这启示我们,挖掘典型事例的独特性,在采写军事新闻人物中不可或缺。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事例,果断舍弃与主题无关的事例;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尽量选取充满时代气息、鲜活的事例,使文章充满活力。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新闻最前线,走进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采集足够的一手素材,才能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传递出时代最强音。

(三)打磨典型事例的故事性,增强吸引力

“爹死得好惨”“不要难过,要报仇”“要忍受困难”“ 掌握住队伍”“快枪和地雷结合”“检查和追击”“向李勇看齐”。上述是该文的7个小标题,提纲挈领,形象地“串”起了李勇成长、战斗、生活等故事。开头凸显李勇的爹被鬼子用刺刀刺死后李勇悲痛脆弱的真实情感,随后讲述他们一家把悲愤之情转变为齐心抗敌的坚定。从头至尾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让读者看到立体鲜活的英雄形象。

新闻学的本质就是讲故事。该文的事例真实,有主有次,展示了新闻人物完整的故事性。这启示我们,典型宣传不能生硬灌输、自说自唱,要让典型自己“动起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选择典型事例和串联故事的能力,还要有从故事中提炼观点的能力。要像串珍珠一样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串成串,如同艺术品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