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副  主  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因时而变:让边防报道常写常新——《解放军报》“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实践与思考

作者:费士廷

摘 要:提高全媒体时代边防报道传播质效,既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实践回答。本文结合《解放军报》“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的采写实践提出,提高全媒体时代边防报道传播质效,要胸怀大局,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筹划;要弘扬调查研究之风,脚到身到,心入情入;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时代眼光观察边防透视边防。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边防报道;传播质效

2023年9月,《解放军报》要闻版在“走边疆·看变化”专栏连续刊发了《雪山之巅暖意融 卫国戍边志更坚》《“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天边边,“家国”二字重千钧》等一组边防报道。这组报道以记者在新疆边防一线所见所闻为主线,以边防哨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边防军人的戍边故事为载体,主题鲜明,结构自然,文风朴实,生动鲜活,单篇报道的网上阅读量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被读者誉为“脚板走出来的好新闻,用心写出来的好稿件”,还有同行称其“为当下做好边防报道提供了生动样本”。

边情因时而变,守边常守常新。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客观、形象、生动反映日新月异的边海防,既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实践回答。探析这组报道的采写实践,对提高全媒体时代边防报道传播质效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胸怀大局,以更宽广的视野筹划边防报道

万里边关,国之藩篱,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密切相关。边防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军事新闻的特殊功能,给边防报道采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胸怀全局,以更宽广的视野策划边防报道,成为必然选择。

讲好边防故事是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应有之义。2023年8月26日,习主席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这给参加报道的记者策划这组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边防报道是军事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边防报道传播质效,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新疆故事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新疆陆地边境线漫长,自古就是戍边“桥头堡”。边防故事是新疆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边防故事,展示边防军民的家国情怀、边防官兵卫国戍边的忠诚担当是讲好新疆故事的应有之义。军事记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责无旁贷。记者认真学习习主席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策划了“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方案,得到各级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讲好边防故事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我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边防建设也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祖国的边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策划这组“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记者的着眼点就是宣传新时代边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采写稿件期间,记者也反复提醒自己,不能看低了、看窄了、看偏了。

讲好边防故事重在展示新时代边防军人的大情怀大担当。边防,“边”是地域特点,“防”是职能使命。边防报道归根结底要回答受众关切的“能不能守好边”“能不能打得赢”等问题,因此要展示“守得住”“打得赢”的精气神。这组报道都是从边防哨所地理空间位置进入,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如同电影里的长镜头,把边防连队所在地的地理空间、气候环境勾勒出来,既给读者以具体的边防地理空间概念,也帮助读者从大的宏观环境中理解戍边军人的使命担当和奉献坚守。

比如,记者采写红其拉甫边防连稿件时,是这样进入的—

“入秋,祖国最西端……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景象蔚为壮观。”

“雄伟奇崛的另一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平均海拔4500多米,空气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60%,气温最低达-40℃以下。”

又如,记者采写阿拉山口边防连稿件时,是这样开头的—

“祖国西北边境线上……有着‘风口第一哨’之称的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即驻守于此。”

……“山口,也是风口。西伯利亚冷空气带来的狂风,成为阿拉山口的主角,每年8级以上大风,平均要刮160天以上。”

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如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渲染了战争开始之前的紧张气氛。而对于边防环境的描写,不仅可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立体感,帮助读者了解戍守的意义,而且有了这样的大环境烘托,读者就更能理解边防军人的使命和职责。

二、弘扬调查研究之风,边防报道要脚到身到、心入情入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好传统。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就会失去光彩,就没有了生命力,指导性、思想性、战斗性也会丧失。

全媒体时代,新的媒介形态、信息载体不断出现,新闻应用场景极大拓展,边防建设及边防军人的信息不再遥不可及,边防报道的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新闻工作的本质告诉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仍是全媒体时代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第一性的;新闻工作是人的精神活动,是对实践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新闻工作的全部灵感和素材,都蕴含在社会实践中。为此,记者在采写这组报道过程中,大力弘扬调查研究的好作风好传统,坚持到边防去、到哨所去、到一线边防军人中去。

新闻在哪里,边防军人在哪里,军事记者的脚步就应该到哪里。只有迈开脚步,走得深、走得实,才能汲取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才能发现新时代戍边军人的鲜活故事。这组系列报道,记者踏访了7个边防连队,这些边防连队跨越天山南北,分布在几千公里的边防线上,彼此之间的距离,短则几十公里,长则两三千公里,有高原,有戈壁滩。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面对高原缺氧、高原反应的实际困难,也要面对路途遥远、长途奔波的不利条件,但记者坚持做到每个连队驻地必到,连队的哨所、宿舍、饭堂、菜窖、蔬菜大棚等必看,与每个连队的官兵面对面座谈,掌握第一手素材。深入实际、深入官兵、深入一线,让记者看到了坐在办公室里看不到的细节,听到了材料报告中听不到的精彩故事。

比如,在红其拉甫边防连采访,记者听到了功勋犬“兰德尔”的故事:“它有灵性,每次连队外出巡逻都要跟着我们。不带它,它就偷偷跳上车。夜宿巡逻路,好多地方有狼。许多狗怕狼,它却勇敢冲上去保护我们。那年比武,它的后腿断了,却顽强地坚持跑完障碍。”

又如,在玉科克边防连,记者听到了“阿黑”的故事:“1976年秋,一头名叫‘阿黑’的牛,成为连队往返哨所运送物资的‘主力’……  ”

“这一驮,就是整整17年。”指导员说,17年间,“阿黑”负重前行,累计行程达3.5万余公里,驮运物资约270吨,架起了连队与哨所之间的生命补给线。

与边防官兵相伴多年的动物,不仅成了官兵的“亲人”和情感寄托,而且在耳濡目染中也“练”就了“守边技能”,成了官兵的亲密战友。这样的细节,一方面丰富了边防报道的内容,满足了受众多样化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折射出边关的艰苦、坚守者的执着、卫国者的忠诚,真切感人。脚步走不到,是听不到这些故事的。这既有记者作为“旁观者”细腻的人文关怀,更有记者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多个侧面呈现出了真实立体的边防。类似通过写动物来反映特殊环境中人的精神境界的手法,成为很多记者的选择。如著名战地记者孟秋江在其战地通讯《南口迂回线上》一文中,就有对驮载军需物品的毛驴子的描写,“它偷偷地走进田地里”“大胆地吃一顿好东西”。庄稼人看见“不肯像平时拿起长棍来打它一下,因为它也加入战争了”。孟秋江敏锐捕捉到了“庄稼人”的心理,与“庄稼人”实现了情感共鸣。

由此可见,脚到身到,才能心到情到。走进一线边防哨所,与边防军人面对面交流,才能贴近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情感。

战士周林平,服役将满16年,是红其拉甫边防连最老的兵,年底即将退役。周林平一入伍就在红其拉甫,可以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风雪高原,身上应该有很多故事,但由于他不善言辞,无论记者怎样问,都挖不出有价值的“活鱼”。后来,记者问他有什么自豪的事,周林平还是没话,旁边的战友替他回答:“我们班长最自豪的事有两件:一是扎根红其拉甫近16年,巡逻执勤没出过纰漏。二是把自己安安全全地带回家,交给父母,交给老婆。”说到这里,记者发现,周林平的眼圈发红,差点掉下眼泪。那一刻,记者感受到了这位不善言辞的老兵,对哨所、对亲人的深情。这两个“最自豪”是边防官兵家国情怀最直接最炽热的体现。这些细节,如果记者不到一线,是不可能发现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全媒体时代,无论传媒手段多么先进,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么多样,新闻工作者仍然需要迈开脚步,深入实际,深入官兵,深入一线,身到心到情到,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三、紧跟时代步伐,以时代眼光观察边防透视边防

全媒体时代,做好边防报道,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时代眼光观察边防透视边防,捕捉“活鱼”。

关注练兵备战的变与不变。边防军人的使命是守卫国家的边境安全。边防报道首先要回答的是胜战之问,即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为此,在位于高海拔的红其拉甫边防连,记者聚焦官兵如何适应高原环境、如何用科技手段克服高原带来的种种挑战,把所见所闻层层递进写出。在每年8级以上大风平均要刮160天以上的阿拉山口边防连,记者将关注点放在连队官兵如何在大风中科学地训练、生活、执勤、站岗,从而展现官兵不断提升的胜战能力和始终不变的拼搏精神。

关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与不变。强大的边防是边疆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讲好边疆繁荣发展的故事,展现各族人民从发展中受益的新风新貌是讲好边防故事的有机组成。在红卡子边防连,连队维护运行一个惠民驿站,里面功能设施齐全,官兵时时处处为过往的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为周围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记者就把采访的焦点放在这个惠民驿站上,围绕连队官兵为群众所做的点点滴滴渐次展开,通过“惠民驿站”这个小窗口,展示人民军队不断提升的为民服务能力和不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记者在稿件中这样写道:“‘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宏大,做起来其实很小很具体。一件件平凡而温暖的小事,把‘子弟兵’3个字深深镌刻在边疆人民心中。”

关注边防官兵生活的变与不变。时代变化,边疆边防也变了。与十几年、几十年前的边防相比,如今边防官兵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边防军人没有了传统意义的吃菜难、喝水难、用电难、打电话难等问题。这变化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缩影,这变化里面也有一代代边防官兵的奉献和付出。记者采写红其拉甫边防连稿件时,用了《雪山之巅暖意融 卫国戍边志更坚》标题,暗含了两层对比:一是自然大环境与连队小环境的对比,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雪花飞舞,寒冷又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然而连队营房内氧气充足、温暖如春;二是边防硬件设施与官兵精神境界的对比,条件好了,奉献精神没变;保障有力,卫国戍边的劲头更足。从标题就体现出不断提升的边防物质条件和官兵不变的忠诚和担当。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