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副  主  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主动作为: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军队主流媒体加强周边对外宣传问题探究

作者:何永红

摘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军队主流媒体应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着眼“民心互通”,抢占舆论制高点,积极向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发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关键词:对外宣传;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时代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要求,“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位列其中,再一次凸显其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坚定支持国家海外利益拓展、保护海外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彰显大国担当。与之相适应,军队主流媒体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着眼“民心互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抢占舆论制高点,积极向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发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找准周边对外宣传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要搞好建设规划,提高国际传播工作的地位规格和统筹层级。

展示睦邻友好形象,确保“家门口”和平稳定。一方面,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处于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心积虑阻止中国崛起,不断在中国周边点火和拱火,拉拢周边国家,希望以此围堵中国。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国际话语权,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时专门提出“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对外宣传,大力宣传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保证“家门口”稳定和谐和“一带一路”倡议有效落实的基础。

展示共同发展景愿,宣介中国主张智慧方案。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 年来,这一理念和倡议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继续宣介好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我们的美好愿望,可以帮助其理解、支持、参与到我们的行动中。

展示军队能力担当,彰显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近年来,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亚丁湾护航、联演联训等成为常态,成为一支能够履行保卫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雄师劲旅。宣传好这些内容,展现中国军队的透明、开放和自信,不仅可打破西方国家鼓噪的中国军队“威胁论”,而且对于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有着积极作用。2021年9月“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专门邀请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全程现场采访,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军队,起到良好作用。

二、着眼“民心相通”讲好故事,增强对外宣传感召力

全媒体时代,增强对外宣传感召力,军队主流媒体要着眼“民心相通”,讲好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故事。

构建话语体系,明确讲什么的问题。2021年9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报道”栏目播出“外国军人的中国故事”,14位外国驻华武官和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多名外军学员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其中,《费费塔的“梦想之舟”》讲述汤加青年费费塔的海军梦和中国海军舰船“郑和舰”“和平方舟”故事,发出“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强大之处,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个国家播撒友谊”的感慨;《若瑟和他的同学们》记录来自刚果(金)的若瑟在南京街头寻找和平元素的经过,充分呈现中国军民对和平的热爱……这启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开展好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让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中国为世界提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融合在一起。

善于见微知著,解决怎么讲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也离不开高超的专业技能。上述“外国军人的中国故事”对接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通过讲述有新意、有温度、接地气的好故事,通过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立体可感的故事,不断提高对我国际形象的塑造力,增强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主导。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做到有的放矢,解决乐意听的问题。对外传播是跨越政治边界、文化差异、社会区隔的传播行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等也不一样。只有准确把握这些不同,同时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才能让故事更好地敲开海外受众的心房。由中国军事记者参与拍摄、在老挝人民军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占芭花常开 兄弟情常在》,讲的是中国军队教官梁刚在老挝从事汉语教学的故事。片中融入中老两国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触发观众的共同情感,收到良好效果。

三、加强媒体融合,通过二次传播提升对外宣传质量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话语。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要适应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强媒体融合,提高宣传质效。

强化融合思维。2021年8月,中老两国军事记者联合采访援建老挝的中国军医,新闻片《中国军医“萨拜迪”》在中老两国电视台播出后,原作品中的不少精彩文字图片、视频被重新加工后在老挝报刊、网络也成为热点。中国军医“病毒没有国界,医生没有国界”的声音传遍老挝各地。由此可见,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不仅需要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需要用适应时代的形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面宽、精准度高、方便快捷等优势,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高频次跨平台多角度发出中国军队声音。

坚持内容为王。2021年8月,中国军队援助老挝的新冠疫苗和防疫物资运抵万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事记者在报道官方交接疫苗仪式的同时,突出中国疫苗助力消除全球“免疫鸿沟”,并将承担疫苗运送任务、第一次到访老挝的运-20飞机作为看点。这条新闻在中老两国电视台播出并被新媒体争相转载,播放量一天就超过800万。实践证明,全媒体时代,对权威信息、优质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注意发挥军事题材的内容优势,增强节目的新闻性、可视性。

注重多方联动。2023年9月,在中国军队帮助下,老挝首个国家胸痛中心成立。央视国防军事频道与老挝国家电视台以及当地通讯社、报纸联动,“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军队医疗队精神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起到良好作用。这启示我们,在一些涉及中国重要主张、重要事件时,我们不仅要主动发声,表明立场和态度,还要巧借“外嘴”说话,善用外媒发声,增强中国声音在国外的传播力、可信度,提高中国声音在世界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