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副  主  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放眼未来: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作者:魏芊雨

摘 要: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着眼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本文结合当前军队新媒体宣传实践,从凸显“新”、突出“变”、注重“活”三个层面,探讨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建设策略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军队新媒体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年轻态”

2023年11月13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数字记者暨全军首位超写实虚拟数字军人—“26岁女上尉”穆兰正式亮相。此前,超过十万网友争相为其起名并热情留言,业界称“该活动凸显的‘年轻态’是军队媒体放眼未来的具体体现”。

这种放眼未来的“年轻态”,是我党我军新闻实践的时代缩影。20世纪初,《新青年》杂志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潮为已任,赢得广大青年热切关注,进而引领社会思潮之先。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份报纸《浪花》热情宣传红军新战绩、各地革命新形势,为革命汇聚了澎湃力量……

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世界一流军队,不但要有一流的军事硬实力,还要有一流的军事软实力。军队媒体作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强军打赢鼓与呼和不断提高自身传播力的双重使命。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既是时代要求,更是职责所需。要放眼未来,凸显“新”、突出“变”、注重“活”,把军队新媒体打造成新型作战平台。

一、凸显“新”:传递权威声音,反映时代最强音

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的“年轻态”,体现在朝气蓬勃、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新”。

(一)反映新貌,讲求时代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对于军队新媒体来说,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是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在中国军视网B站账号中,《锻造雄师向复兴》第一集《擘画》是播放量较高的视频。这集近50分钟的作品,紧紧围绕习主席领航新时代强军事业的重大思想和实践,展现全军部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昂扬风貌,播放量超过166万,不少网友表示“看得热血沸腾”。

类似的作品近年频频出现。如由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制作的《“Daka! PLA”(打卡!中国军队)》,采取网络互动形式,带领网友沿着习主席视察过的部队、接见过的官兵的足迹,展现中国军队阔步迈进新征程的铿锵步履,被社交媒体账号竞相转发。这启示我们,军队新媒体要实现“年轻态”,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官兵之盼中提炼主题,聚焦主责主业,反映部队强军打赢的时代风采;要传承中华优秀军事文化,增强内容的厚重感;要针对受众特别是广大官兵的审美情趣,确定主题热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二)关注新闻,讲求时效性

2020年除夕夜,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推出《除夕夜,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紧急出征驰援武汉》,第一时间报道军队支援武汉抗疫情况,展现人民军队快速反应的战斗力和为人民利益勇往直前的使命担当,回应社会关切,产生良好反响。无独有偶。2023年夏,北京遭遇历史罕见汛情,K396次列车被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微信、微博、纸媒互动,实时全程报道子弟兵解救受困乘客经过,形成舆论共振,扩大了军队新媒体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新”相较于传统纸媒而言,新在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新在信息载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新在传播覆盖的全时性和泛在性。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要秉承“兵贵神速”理念,强化时效意识,针对信息传播的快速、海量、众媒化、碎片化等特点,第一时间抢到第一落点,占据信息传播制高点;要强化问题意识,紧紧围绕受众的关注关切,第一时间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凸显军队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要强化平台意识,生产适合不同平台传播的产品,让权威信息在关键时刻霸屏,传得更远更广。

(三)形成新风,彰显独特性

新闻的传播载体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新闻内容。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新兵请入列》之《青春无悔 | 180日的蜕变,新兵已入列》是一个成功案例。该片通过贴身跟拍,真实记录“00后”新兵在部队历练成长的历程,全国多家权威新闻网站置顶推荐视频片段,同名微博话题#戍边女兵说牺牲了就把我忘了#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七,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有网友表示,透过这些官兵训练和生活镜头,感受到了军人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角度。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中国军号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的视频《迷彩婚纱照|爱在边境线》同样凭借浓浓的军味特色收获了多方关注。

实践证明,主流媒体阵地的竞争,其核心还是优质内容的竞争。军队新媒体要紧贴部队的使命任务,发掘权威独特的内容,凸显自身特点优势;要生动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更多受众关注国防,关爱军队;要在战味、军味、兵味上动脑筋做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传播优势。

二、突出“变”:展示新成就,反映新变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的“年轻态”,体现在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千姿百态的“变”。

(一)应对传播方式的变化

2023年7月空军使用多架运-20飞机,从石家庄、济南、南京、长沙和成都集中运送2023年新录取飞行学员到空军航空大学报到。中国军号采访团在活动开始前24小时完成双平台直播准备、微博视频制作文案写作、海采视频剪辑等工作。活动全程同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以直播、视频、海报、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微博主话题#运-20接我上军校#总浏览量350万以上,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达到百万级。

这一现象级的传播案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新媒体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人。这充分证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军队新媒体要提高宣传质效,必须适应传播方式之变,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要针对受众的阅读习惯趋于移动化、碎片化等新特点,加大融合创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要着力构建形成精品内容集群,高频次、跨平台、多角度发出中国军队声音。

(二)应对受众的变化

2023年3月,广西武警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请查收,你家兵哥画了一个太阳给你》。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全网浏览量高达2亿,仅抖音视频点赞量就超过了200万。有网友称,“落日、晚霞配上英姿飒爽的兵哥哥,构成了一幅美好而令人安心的画卷。”大江南北不少官兵和青年纷纷效仿,创作自己画太阳的视频主动为其“引流”,形成了话题效应,吸引了更多受众。

一条如此普通的视频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深入研究发现,其成功主要得益于视频拍摄画面精良、剪辑技术高超、配乐与视频内容配合默契,契合年轻人审美。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军队新媒体要注重引导受众参与平台经营,强化对信息的选择、互动传播;要跟上年轻官兵与军迷步伐,尽可能让所生产的产品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贴舆论斗争主战场,把正能量以“年轻态”的手段和形式传递给受众。

(三)应对军队使命任务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军号、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联合发布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中国军网抖音号推出的短视频《你不知道的海上敢死队#强军新征程跑出加速度#挑战100秒》等,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上述作品,本来是硬新闻,之所以能吸引年轻受众,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人民军队取得的新成就与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顶天立地”。实践证明,围绕军队使命任务的变化着力,是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的重要抓手。要围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展现人民子弟兵在新征程上的新发展新担当;要围绕军队使命任务的变化,通过“年轻态”的呈现方式,把新时代人民子弟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奋楫争先的价值追求和风采风貌展现得具体可感;要围绕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把展示新成就与弘扬“钢少气多”等精神财富巧妙结合起来,让历史在受众眼里“活”起来,让新成就在受众心里“重”起来,凸显军队媒体的权威性。

三、注重“活”:遵循传播规律,让受众喜闻乐见

全媒体时代,军队新媒体的“年轻态”,体现在活跃和活力。

(一)呈现形式要多彩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海量、多向、分众特点,媒体的特色风格往往决定着受众对新闻的取舍。每年全国两会期间,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新媒体平台均第一时间推出系列图表,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内容进行呈现,一目了然,受到官兵欢迎。在“恐龙抗狼”梗爆火时,中国军号、人民武警、联勤集结号、北海舰队等军队新媒体抖音账号均使用这一背景音乐进行了视频创作,获得了较高的流量。

上述成功实践说明,打造“年轻态”军队新媒体,必须敏锐感知受众特别是广大官兵的行为特征、互动心理等,及时发现潮流动态,面对新现象、新趋势,能够及时抵达,巧妙结合,有效借势,在最有活力、最受欢迎的地方,不缺席、不落伍;要变单向宣传思维为双向传播思维、变集体叙事为个体叙事,以思想为引领,以文字为起点,不断推动话语创新,如用大白话讲活故事,精准传递信息,赢得受众共情;要善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如通过嫁接技术,用图片、视频、网络等新表达方式,传递主流声音,回应受众关切,增强感染力和穿透力。

(二)呈现手段要多样

围绕呈现手段的多样化,军队权威媒体平台近年进行了大胆探索。比如,解放军出版社全新再版的《星火燎原》融媒书,集音频、视频、动漫、沙画、H5、AR等融媒体产品于一书。其中H5作品《身临其境AR》为受众提供了实景感受地道战的体验,其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吸引受众。又如,建军90周年之际,中国军网推出《你收到的是1927年8月1日发来的包裹》,借助快闪H5,将建军90周年与难忘的90个第一相关联,将文字音乐快闪与答题抽奖互动结合,有效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和受众的参与度。上线不到一周时间,点击观看人数达680多万,参与人数约5400万。

党史军史历来是军队主流媒体的宣传重点,也是传播难点。上述两个典型案例之所以能出圈出彩,关键是不仅使用了年轻人听得懂的话语,也用了他们喜欢的方式。对军队新媒体来说,要坚定文化自信,善于阐释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注重追溯党史军史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注重挖掘党史军史背后的文化基因,力求掌握共情、共鸣、共护的历史叙事话语权,使之真正走入年轻人心中,获得认同;要把握好流量与底线之间的关系,找到内容创新和流行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让作品真正出圈,让主流价值经由传播渠道渗透进更多圈层。

(三)呈现平台要多元

2022年8月1日,中国战略支援新媒体账号开通上线,同步进军微信、微博、抖音等15个新媒体平台,仅一年多就数百次登上各类短视频平台热搜榜,总关注量超过300万人,有同行形象地称其为“逆袭黑马”。

探究其逆袭的原因,主要是针对不同平台的不同功能、倾向性及用户浏览喜好,有区别有侧重地提供不同产品。这其实是军队新媒体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新媒体平台分工明确:“中国军号”抖音号发布系列竖屏短视频,以抗美援朝时期留下的文物为依托,介绍那场伟大的战争;微博号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总话题,发布抗美援朝老照片、采访老兵视频,总话题浏览量近1500万,彰显传播影响力。实践证明,军事领域历来是新闻富矿,军队新媒体要开掘好这座富矿,变独家题材为流量;要熟悉各平台调性并加以利用,如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以竖屏短视频为主的平台,及时发布军事新闻;要善于灵活变换宣传形式,如通过横屏慢节奏长视频为主的平台,发布纪录片、微电影、军营生活Vlog等,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