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许 敏 程 波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前瞻未来:军事网络视听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全媒体时代军事网络视听传播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 欣 瞿 良

摘要:军事网络视听是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瞻军事网络视听传播创新发展,本文结合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分析军事网络视听传播现状、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做好融合传播、满足用户需求三个层面,探讨军事网络视听如何让“流量”变“留量”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军事网络视听;创新发展;传播质效

综观当前传播领域,网络视听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用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的这一论断来审视网络视听的发展,如何让军事网络视听“流量”变“留量”,成为军事新闻传播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按照当前传播领域的普遍观点,网络视听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和音频媒介进行传播的内容,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及其他一些综合视频等。本文提出的军事网络视听根据前述引申为,通过视频网站、网络电视等互联网平台,传播与军事相关的视听内容。本文结合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分析军事网络视听传播现状、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做好融合传播、满足用户需求三个层面,探讨提高军事网络视听传播质效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军事网络视听传播现状分析

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为军队服务、为军人服务,这是解放军报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近年来,军队主流媒体按照这一指示要求不断探索,包括军事网络视听在内的新闻产品传播呈现出鲜明特点。

传播内容丰富,受众群体广泛。随着网络视听用户增长,军事网络视听也在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外,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军事网络视听传播的重要途径。大量主题丰富、形式新颖、垂直细分的军事网络视听作品,极大拓展了军事信息传播范围,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比如,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旗下的中国军号移动旗舰客户端,利用文字、图片、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手段,面向国内外全天候提供军事信息产品。中国军号采取账号入驻等方式,聚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媒体平台、军队其他媒体和地方优质军事内容资源,构建军事内容生态圈,提供权威、全面、及时、专业的军事资讯服务,在军事网络视听传播体系中抢占头部位置,吸引了广大官兵、地方军迷和青少年等,形成广泛的受众群体。

呈现手段多元,表达形式生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网络视听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高清、3D、AR/VR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网络视听领域,为军事训练、演习等报道提供了更加真实、直观的视听体验。比如,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军网推出“2022年元宇宙军营网络春晚”,运用“网生一代”喜闻乐见的人工智能、5G应用、数字场景构建、AR/VR等技术手段,提供了特定场景下跨域交互的沉浸式体验,让广大网友直呼“过瘾”。又如,2023年11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推出的全军首位超写实虚拟数字军人穆兰,她的发布标志着军队在数字化媒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穆兰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她的亮相不仅为军事网络视听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也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将军事新闻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更为未来的数字化军事传播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军味战味浓郁,体现主流价值。近年来,军事网络视听作品表现出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突出军味战味兵味的新趋势,高质量、高热度、高满意度的“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并持续引发收视热潮,形成了军事网络视听主题创作与传播的新样态。比如,2023年“八一”期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牵头摄制的8集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逐梦》,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纷纷转载,境内外300多家媒体报道评论,全网阅读量、触达量近30亿次,网友好评如潮。《逐梦》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为生产理念,运用官兵微视角、话语新范式、表达年轻态,讲述34个代表性集体和个人奋斗强军的故事,生动呈现军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新成果,见证了青年官兵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国梦强军梦的担当作为。实践充分证明,优秀的军事网络视听作品是新时代主流价值传播的生力军,在收获无数点赞的背后,是精彩故事的“共情”,更是主流价值的“共鸣”。

二、军事网络视听传播面临的挑战

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品味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论断,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为军事网络视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但也带来新挑战。

面临泛娱乐化倾向的挑战。据《报告》显示,2022年网络视听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94.8%。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凭借其与社交媒体的高度融合、智能算法形成“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内容、时长短、内容精炼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受众,已成为军事网络视听传播矩阵的重要一环。基于这样的用户量级、传播影响力和推荐规则,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和提升流量,运用过度娱乐化的方式传播信息,与主流媒体“抢”用户和流量。再加上一些“标题党”哗众取宠式的制作,将军事新闻娱乐化,削减了信息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降低了公信力,误导了相当数量的受众。主流媒体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直面过度娱乐化竞争的挑战。比如,一些另类的“涉军”博主,利用群众对人民军队的好感,将军队元素、军人形象当作“流量密码”,进行直播卖货、低俗营销等,引发负面舆情。又如,一些“抗战神剧”为了增加看点和收视率,罔顾历史与常理,过度神化我方人物,增加各种“神技能”“超能力”,将时尚、浪漫等元素大量植入抗战叙事,使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面临同质化态势的挑战。军事网络视听主流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同样的内容,往往共同协作、同步推出。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利于形成合力和舆论声势,但由于赶时间,在视角转换及个性化方面用力不够,生产的新闻产品内容大同小异,形成多个平台同步推送同一内容的现象。此外,一些军事网络视听产品在风格上存在明显的雷同,如过于强调战争的残酷性、个人英雄主义等,降低了受众观看的兴趣;有的媒体平台存在“大杂烩”“一锅出”、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没有结合自身资源和特色,进行更加垂直细分的定位,影响军事网络视听账号品质和品牌;有的媒体平台缺乏专业型人才,大多数编辑是“半路出家”或从纸媒等传统媒体转型过来的,缺乏全媒体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等。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事网络视听传播质效。

面临浅表化现象的挑战。全媒体时代,军事网络视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跨越发展。当前,军事网络视听在内容传播上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有的媒体平台功能布局、互动环节设计等方面不够人性化,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上有所欠缺,缺乏对受众的精准认识,存在不够贴近受众视角的问题;有的产品,形式虽然很新颖,但对于广大受众特别是官兵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阐释不深、讲解不透,徒有其表,难免造成“空泛传播”;向国外输出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提供多语种字幕的产品不多,导致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较为有限。此外,还存在产品类型和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以B站平台为例,科技类视频已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内容之一,2022年有2亿用户在B站观看科技类视频,搜索功能直接搜索科技类关键词的排名已经排到第二名,年轻人对于科技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泛知识、泛科技正成为网络视听内容建设的重点赛道,虽然部分军事网络视听平台有军事知识、科技类栏目,但内容更新速度相对慢,且缺乏深度解析和评论,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目前的军事网络视听产品中,短视频较多,长视频和网络音频产品相对少,军事网络视听平台面临受众流失的挑战,如何让“流量”变“留量”任重道远。

三、准确把握提高军事网络视听传播质效的着力点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业态,军事网络视听与创新相生相伴。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创新为要”,并提出“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等。这对提高全媒体时代军事网络视听传播质效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聚焦主责主业,精准策划选题。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在军事网络视听产品的生产中把握好主责主业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进而求得突破。一方面,军队主流媒体要承担起为战斗力服务、为官兵服务的重要职责,坚持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引领备战打仗的正确方向,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持。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内容和形式,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创新拓展网络视听领域,推出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和内容,避免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对于重大主题主线、节日热点,如八一建军节、征兵季、退伍季、涉军焦点等,要加强选题策划,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研究垂直细分领域的受众需求,找准其中一个或几个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和策划,提升账号的垂直度、专业度和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比如,从2023年初开始,中国战略支援微博开设“聚焦高端战争”话题,对准“高端战争”的内涵特征和逻辑机理,推送了一大批思想性和可读性俱佳的相关报道,截至2023年12月,产品数量350余个,话题阅读量1500万,受到广大官兵好评。

做好融合传播,壮大舆论声势。全媒体时代,军事网络视听传播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军内外的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等,拓展传播渠道和覆盖面,提高产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军队主流媒体作为军事网络视听传播平台的主力军,应加强与各大新闻媒体合作,以融媒体和融合报道连接海内外,凸显“全域作战”理念,增强国际传播效果;军队各级要在各大社交平台开设官方账号,积极传播军队声音,不断扩大军事信息的受众面;注重构建覆盖军事网络视听各领域的特约评论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远程编辑、网络主播等队伍,形成“联合作战”合力,让中国军队的声音传得更响、更广、更深入。此外,还应建立符合军事网络视听产品生产传播的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形成“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服务国家军事宣传战略大局。比如,参照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超级编辑部”等建设经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媒体资源共融、共有、共享,以应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能力、聚合能力及传播能力。

满足用户需求,增强受众体验。在军事网络视听传播中,应强化用户思维,精准构建军事网络视听内容版图、产品版图、价值版图,加强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设。一方面,在信息过剩的今天,要树立技术本身就是内容的理念,积极探索AR/VR、军事仿真等视听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交互式的视听体验;加大在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建强精干高效的专业力量,提高产品制作和运营质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传播策略和方案,实现内容的精准化推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的互动传播方法,提高用户黏性,通过话题设置、线上互动、线下活动等形式,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提升传播影响力。比如,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中国军号联合军内外网络新媒体平台,推出“你好哨兵”156小时慢直播特别策划,活动设置了互动环节,邀请广大网友通过“云端”与一线哨兵同屏站岗,“沉浸式”体验戍边官兵的日常坚守,“零距离”感受繁华背后的默默奉献,共同凝聚守护家国的磅礴力量,社会反响强烈。这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61516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