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许 敏 程 波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凸显“三性”:为强国强军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专栏《解放军报》“强军论坛”栏目传播实践与思考

作者:夏洪平 洪 治

摘要:全媒体时代给军事评论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结合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专栏《解放军报》“强军论坛”栏目传播实践提出,增强评论指导性、针对性、贴近性,为强国强军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关键词:“强军论坛”;中国新闻奖;指导性;针对性;贴近性

新闻评论是主流媒体的“重器”,具有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的作用。全媒体时代,舆论场众声喧哗,人们渴望“以一言而立骨”的评论给出判断、传递价值、引导情绪。军事评论体现思想导向、价值追求,在官兵中起着定调、定向、定心作用,是军事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解放军报》“强军论坛”栏目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紧跟党、国家和军队大事要事,为强国强军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刊发稿件千余篇,其中不少在军内外产生积极影响,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本文结合其传播实践提出,增强评论指导性、针对性、贴近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为强国强军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一、紧跟强国强军进程,增强指导性

指导性是党报评论的核心功能,也是党报的优势和职能所在。《解放军报》一直注重以评论为发挥指导性的重要抓手,1956年1月1日,《解放军报》创刊号头版头条社论的题目便是《运用报纸指导工作》。“强军论坛”栏目(以下简称“该栏目”)推出后,坚持紧跟强国强军进程,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强势发声,有效引导舆论走向、指导官兵工作。

(一)注重权威性,聚焦中心举旗定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中心工作是指在各项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工作,往往能“举一纲而万目张”。要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找准抓手是关键。2022年1月4日,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提出: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针对新提法,该栏目随即推出《紧盯“三个之变”抓训练》,并在全年报道中,围绕“战训耦合”“体系练兵”“科技练兵”先后刊发《塑造战训深度耦合格局》等多篇稿件,既有宏观定向,也有条分缕析,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型指明用力方向。由此可见,作为新闻产品“王冠上的钻石”,军事评论要发挥好“重器”作用必须紧跟强国强军进程,传递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声音,系统深刻阐释重大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宣传理论思想,旗帜鲜明表明立场态度,起到引导、凝聚、激励官兵的作用。

(二)增强时效性,及时发声凝聚共识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评论能否影响人,时机很重要。2022年6月30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军事训练工作情况时提出,“创新发展‘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手段,扩大科学家走进练兵场的规模频度”,引起各方关注。该栏目随即推出评论《把科技专家请进演训场》,阐述科技专家走进演训场的重要性,对个人、对部队、对战斗力建设的作用以及走进演训场的方式路径,不少部队官兵和科研院所专家表示,此文对进一步立起科研为战的鲜明导向、进一步畅通研训之路大有裨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前后,该栏目推出《决策正确是最大的胜算》《传承“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系列评论,归纳胜战规律、提炼胜战哲学、总结胜战经验,不仅受到广大官兵欢迎,也被地方媒体和自媒体广泛转载转发。新闻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评论亦然,时效决定成败,速度赢得先机。军事评论不仅要在花繁柳茂处拨得开,还要在雨骤风狂时立得定。要紧跟时事,及时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要针对重要工作节点,策划稿件,营造舆论氛围,鼓舞军心士气;遇涉军舆情更是要从过去的“只争朝夕”加速到“争分夺秒”,快速反应,抢占第一落点,增强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提高指导性,当好“不见面的指导员”

服务指导是新闻产品的基本属性,新闻报道通过提供深度、全面和有价值的信息与解读服务赢得受众。该栏目注重关照不同群体、不同方向,及时推出让人“解渴”的信息观点服务,当好“不见面的指导员”。如针对机关部门,训练指导方面有《锻造精战善训的“领头雁”》《抓训练先抓机关 强部队先强中枢》等,作风建设方面推出《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好样子》《“多浇地,少浇苗”的启示》等;针对基层官兵,刊发《加班加点要忙在“点子”上》《把小事当大事干》等,贴近日常训练生活,以点滴涓流在潜移默化中释放教育动能、凝聚力量。由此可见,对于军事评论来说,提供观点思路,指导战斗力建设、服务官兵训练生活是这一属性的具体体现。军事评论要牢固树立时刻准备打仗的观念,心中始终装着战事、眼睛时刻盯着战事、脑中常想着战事,主动贴近实战,自觉扛起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以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评论服务打赢事业。

二、紧扣部队难点问题,突出针对性

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是一篇好评论的标准。“物”即针对性,即“问题”。该栏目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观察部队,注重真抓问题、抓真问题、抓实问题,拨动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有针对性地帮助官兵及时解决部队当前最迫切的问题,赢得了官兵、赢得了受众。

(一)聚焦强国强军的战略问题,献长久之策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问题并不限于高层思考,身处强国强军进程中的每个人都该思考。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队的战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该栏目随即聚焦这一战略问题思考,陆续推出《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等40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稿件,从不同角度帮助官兵厘清自己在强国强军历史征程中的定位、方向、着力点,起到有效鼓舞官兵、引导官兵、塑造官兵的作用。

(二)剖析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献管用之策

瓶颈问题大多是工作中躲不开绕不过、处理起来有难度,但不解决就不能进步的问题。瓶颈是矛盾点,突破瓶颈的思路和方法自然成为能有效引起各方关注的新闻点。该栏目坚持聚焦制约战斗力生成、部队建设发展等方面的瓶颈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为官兵提供解决之策。如针对各类新型装备弹药陆续列装部队后,一些部队在技术保障、安全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该栏目推出《让新型弹药打出最佳效能》,提出只有“切实练起来、用得好、保得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要“因势而变、因敌而变,挖掘新型弹药的极限性能、检验基于新型弹药的战法训法”等观点,不少基层部队表示这篇文章对他们训练起到了启发、触动和推进作用。

(三)体悟官兵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献暖心之策

军事评论直接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代表党的立场。因此,关注聚焦体悟官兵急难愁盼问题,出谋划策暖兵心,不仅是军队媒体职责所系,更是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如该栏目推出“以实际成效回应官兵期盼赢得官兵信任”系列评论,针对基层风气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鲜明提出“敏感事务公开更要公正”“内部关系和谐更要纯洁”“考评要规范更要真实”“抓建基层减压更要还权”“民主渠道畅通更要高效”等观点,倡议各级发扬认真、求真、较真的精神,勇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回应了官兵关切,赢得官兵认可。

(四)警惕基层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献预防之策

评论是引导、解惑,是表态、深化,也是监督、警示。军事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是直接与官兵对话、引导官兵思考、进行有效说服的载体,直面倾向性问题不仅能够有效引导舆论,而且直接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安全稳定和军心士气。为此,该栏目注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注基层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比如,《着力纠治基层倾向性问题》一文中,提出“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下好‘先手棋’”“坚持体系治理、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坚持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织密‘防护网’”等策略,简洁明了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官兵读后能快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紧贴时代聚焦官兵,提高贴近性

“文者,贯道之器也。”任何新闻评论,都有导向,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情感。该栏目紧贴时代,聚焦官兵,在贴近性上做足文章。

(一)选题贴近训练生活

从开栏之日发表《拿起战斗力标准这根指挥棒》起,该栏目始终聚焦部队战斗力建设方方面面,既见证了人民军队在强军征程上一路前行的铿锵足音,也牢固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不断发挥着统一思想共识、指导训练工作等作用。针对高新技术带给战场的深刻影响,该栏目推出《善用数据备战打仗》;针对有的机关职能部门调研浮于表面的问题,该栏目提出《下基层,不做“葫芦”做“根须”》;针对创先争优中存在的忽冷忽热问题,该栏目刊发《把创先争优抓长抓常》……这些贴近军营实际的稿件,寓理于事、融情于理,被官兵接受,助推部队建设创新发展。其实践证明,“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火热军营日新月异,评论编辑和作者决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只有真正深入军营,与官兵同频共振,从中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才能“写到官兵心里去”,增加评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可以通过拓展作者队伍,让选题更加贴近官兵。如“以实际成效回应官兵期盼赢得官兵信任”系列评论,作者来自不同单位,岗位也千差万别,他们主笔让选题更加观照现实、内容更加贴近基层。

(二)表达形式贴近官兵

一篇评论的影响力决定于“靶标”是否为受众所关注、分析能否触及本质,也取决于其语言是否通俗易懂、说理能否让人信服。军事评论在力求文章语言朴素、筋骨分明、隽永深刻的同时,要多用“冒热气”“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让官兵想看、愿看、爱看。2021年秋,电视剧《功勋》热播,其中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在广大官兵中引发热烈反响。该栏目紧贴热点,推出“《能文能武李延年》热播对政治干部的启示”系列评论,从“练就以理服人的硬功夫”“当好以身作则的‘党代表’”等方面,用兵言兵语阐述了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的管用招法,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军事评论既要敞开心扉谈思想、具体细致讲问题,又要巧借热点,有可读性,顺应网言网语等传播需求;既要以科学思维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讲道理,又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呈现方式;既要锻造稳定输出原创观点的能力,又要有专业的厚积、思辨的深入,在比别人“多思考一点”的钻研中,提升文章的“附加值”,给人以信息的增量,在“共鸣”中焕发“共情”,引导官兵不断增进认同、凝聚共识。

(三)传播方式贴近时代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该栏目在刊发稿件《锻造强军急需的“能工巧匠”》时,同步插入二维码、外链语音播报,新颖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参加两会的军队代表委员的关注,也为基层官兵喜闻乐见,成为两会期间军队报刊的亮点之一。这启示我们,新时代需要新评论,这个“新”不仅是内容的新、表达方式的新,还有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新。全媒体时代,军事评论不应仅有“笔墨耕耘”的写作方式,还应有“拥抱全媒”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好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成为军队主流媒体提升权威性、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器”。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