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创:打造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新载体
摘 要:红色文创将红色基因融入产品生产全过程,为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提供了新载体。着眼提高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质效,本文在分析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必要性、要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从深挖文化性、雕琢创意性、强化市场性三个层面,探讨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着力点。
关键词:红色文创;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载体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凝聚民族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化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军事历史记忆。红色文创以红色文化为核心,通过创意表达将红色基因融入产品生产全过程,为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提供了新载体。全媒体时代给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着眼提高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质效,本文在分析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必要性、要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从深挖文化性、雕琢创意性、强化市场性三个层面,探讨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着力点。
一、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必要性
国防教育和红色文化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是时代课题和现实之需。
强化文化传承,增强认同感。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红色文创让更多年轻人深度体会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热血。比如,军事博物馆代表性文创产品《军博之旅通行证》,集纪念章、打卡本、文物导览为一体,纪念章巧妙融合五角星、步枪、飞机轮廓等军事元素,打卡本印有极具纪念意义的重要军事年份编号,文物导览串联起参观路线上的珍贵展品。受众在盖章打卡之余,最大限度地体验重回历史的“时空穿越感”,感悟国防力量。由此可见,红色文创是延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传播国防知识的有效载体,让受众在潜移默化的接触中,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吸引力。与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相比,红色文创具有贴近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更符合当下年轻受众的喜好。一些红色场馆推出系列“动态文创”项目,使文创不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需要人参与其中。比如,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多方力量,打造LBE 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受众在机器上输入昵称并戴上VR眼镜后,可以360度沉浸于真实再现的历史场景,“穿越”1921年的上海,重回“觉醒年代”,亲历“伟大的开端”;以建构红色记忆为主要任务的红色剧本杀,让玩家化身历史故事的主角,通过身体的“在场”和思想的“共情”实现价值的传递和精神的传承。这充分说明,从创意产品、互动体验、主题游戏、研学活动等方面创新国防教育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受众对国防观念的深刻理解,更增强了国防教育的吸引力。
拓宽传播渠道,扩大覆盖面。除了传统的博物馆、纪念馆、书店等线下销售渠道外,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红色文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比如,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的红色文创专区,从传统的书籍、文具、徽章、钥匙扣等小型纪念品,到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军事模型、智能玩具、多媒体互动产品等,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消费群体。受众在购买各类红色文创产品的同时,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国防教育。由此可见,红色文创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渠道,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把握的原则
尽管市场上不乏创意新颖、寓意深刻、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创产品,但也存在设计理念滞后、功能用途同质化等问题,这就要求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把握好相关原则。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优秀的红色文创,既有厚重的文化承托,又彰显时代风采。比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推出的《逃出南府》趣味飞行棋,将琼花与南霸天斗争的情节融入棋盘与卡牌,让青少年通过趣味游戏了解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这启示我们,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把握好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精准还原历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国防故事,激发受众对英雄的敬仰、对和平的珍视;另一方面要紧贴时代,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与国防元素有机融合,赋予红色文创鲜活生命力。
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辉映。红色文创不同于旅游纪念品,其承载着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比如,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的“开国大典纪念徽章套装”,以开国大典上使用过的大红灯笼、礼炮等珍贵馆藏为创作元素,搭配大气庄重的红金两色,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深受消费者青睐。实践证明,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把握好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辉映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凸显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引导受众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另一方面要从红色资源中提取典型元素、凝练艺术形象,在产品的外观设计、颜色搭配、制作工艺上融入艺术巧思,体现红色文创的美感。
教育性与实用性相兼顾。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红色文创既要强化教育功能,也要提升实用价值。比如,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余款红色文创产品兼具时尚元素和红色情怀,象征着吹响胜利号角的冲锋号书签、向隐秘战线烈士致敬的环保文件夹、以木刻版画“解放军到,老百姓笑”为图案的便利贴腰封等,既应景又实用。由此可见,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把握好教育性与实用性相兼顾的原则。一方面要寓教于乐,打造以国防故事和爱国精神为核心的红色IP,强化国防教育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美而实用,寻找红色文创与大众需求的契合点,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着力点
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紧扣特、精、融三个关键点着力,形成文化厚度、艺术高度与市场广度的有机统一。
以“特”取胜,深挖文化性。红色文化是滋养红色文创设计的沃土,也是其灵魂所在。比如,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红色江西”木雕灯,以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为设计灵感,运用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生动再现红色历史,既有良好的照明功能,又具有“精神灯塔”的象征性意义,激发人们对国防事业的崇敬和热爱。这启示我们,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突出文化特性,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不同层面,展现红色文化的多重内涵和深刻底蕴;要加强情感叙事,讲好国防故事背后的情感逻辑与时空意义,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要传递价值观念,将国防教育的精神实质融入产品之中。
以“精”破局,雕琢创意性。创意是红色文创脱颖而出的关键。比如,中国造“东风二号”地地导弹多功能工具笔,主体外形保留导弹基本特征,内里融入破窗锤、应急口哨、螺纹刀等十余种应急工具,军工级精度突破传统文具的功能边界,微缩化创意重构军事符号的鲜明特征,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国防科技的力量。由此可见,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以创新为驱动力,结合地域特色、受众喜好等进行创新性设计,让国防教育“活”起来;要运用技术手段,借助AI、AR/VR技术拓展创意空间,带给受众沉浸式体验;要探索红色基因的潮流表达,提炼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国防元素,激发受众对国防教育的兴趣。
以“融”增效,强化市场性。红色文创要实现广泛传播,融合是必由之路。比如,北京鲁迅博物馆借助电视剧《觉醒年代》火出圈的契机,以《新青年》和鲁迅先生的作品为灵感,设计了帆布包、T恤衫、冰箱贴等一批文创产品,进一步拉近了革命历史与年轻人的距离,收到良好市场反响。这充分说明,红色文创赋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消费层次的受众对红色文创的需求和偏好;要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红色文创与居家、教育、旅游、娱乐等领域全面融合;要扩大传播范围,利用城市地标、旅游会展、移动社群等多种不同渠道,构建“在地-在场-在线”的立体传播矩阵。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94654部队)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