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美西方虚假叙事的思考
摘要:美西方利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类虚假叙事编造莫须有的罪名,影响国际舆论导向,对臆想中的对手进行打压。本文在揭穿美西方虚假叙事的丑恶面目、本质企图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以期为我有效应对美西方虚假叙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虚假叙事;舆论斗争;应对策略
2024年12月1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记者提出的“美国国会参议院声称中国产大蒜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新闻发言人严正指出,“相信大蒜做梦都想不到,竟能对美国产生‘极大威胁’”“世人看得很清楚,这些不过是美国大搞保护主义,滥用国家力量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强推‘脱钩断链’的幌子罢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揭穿了美西方利用虚假叙事影响国际舆论导向、操纵世界对中国看法的一贯伎俩。在国际关系领域,虚假叙事是指国家主体或利益集团为了达成诸如地缘政治优势、经济利益、国际舆论主导权等,通过歪曲、夸大、编造事件等手段制造出的虚假情节,以此误导国际公众、影响盟友立场、破坏目标国家形象或干扰正常的国际秩序和合作。近年来,美西方利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类虚假叙事编造莫须有的罪名,对臆想中的对手进行打压。本文在揭穿美西方虚假叙事的丑恶面目、本质企图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以期为我有效应对美西方虚假叙事提供借鉴参考。
一、揭穿美西方虚假叙事的丑恶面目
美西方在战略传播和话语叙事上一向善于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炮制虚假信息,以此不断干涉他国内政、施行话语霸凌、操纵媒体舆论,暴露出唯恐天下不乱的丑恶嘴脸。
美西方“洗白加冕策略”是“沐猴而冠”的表现。美西方惯用国家宣传机器、网络社交媒体和“水军”展开虚假叙事,对自身形象进行包装美化。尤其在一些非正义的军事行动中,美西方频繁编造谎言为战“正名”、渲染“正义”,为实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左右舆论态势。比如,2011年3月19日,美西方对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实施“奥德赛黎明”空袭行动。为掩饰洗白自身干预他国内政、对外实施军事打击的事实,美西方刻意扭曲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对外宣称战争目的是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反对派组织,并打击卡扎菲政权抵抗设立禁飞区的能力。与此同时,美西方通过网络媒体每天发布空袭次数、袭击目标、动用飞机架次、行动成果及军事行动的视频画面,用精心策划并发布的各类虚假细节,塑造自己“战无不胜”的形象。事实上,美西方对利比亚横加军事干涉,引发利比亚政局陷于长期动荡,武装冲突不断,安全局势恶化,人民生活困顿。美西方时时处心积虑传播自己“伟光正”的形象,无啻于一场场“沐猴而冠”的丑陋表演。
美西方“灌注价值理念”是“夹带私货”的典型。美西方进行任何形式的战略传播都高举其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大旗,从价值理念上打着道义的幌子,以打压对手、捆绑盟友、对外干涉、制造危机。其“灌注价值理念”的行径,实质是从私利出发,为维系霸权地位、榨取经济利益、分解安全风险而“夹带私货”的行为。比如,美国防部把“提升美国的美誉度与合法性,削弱对手的美誉度与合法性”,并列为战略传播的重要职能。对比运用“敌”“我”双方信息,并刻意贬损、丑化对手,进而抬高、美化自己,也是美军虚假叙事的一贯伎俩。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人道主义灾难”的恣意渲染、伊拉克战争中对“萨达姆暴政”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夸大宣传、利比亚战争中对“卡扎菲堕落”生活的不断曝光、在2004年东南亚海啸和2013年台风“海燕”的救援行动中建立“美国支持你”主题救灾网站等,无不是对美军事行动所谓合法化的粉饰与美化。
美西方“勾连叙事套路”是“操控舆论”的行径。美西方在舆论战场上接连抛出“反华议题”,实为“勾连叙事套路”的流水线、一条龙作业。比如,所谓新疆“种族灭绝”就是美西方智库、媒体、政客、议会等共同合作完成的世纪谎言。一是智库生产,从未到过新疆的德国学者郑国恩率先炮制新疆“种族灭绝论”,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等智库与郑国恩互相引用“研究成果”,频频发布新疆“集中营”“强迫劳动”等“研究报告”;二是媒体传播,“美国之音”、《纽约时报》等迅速跟进、炒作放大;三是政客介入,蓬佩奥、布林肯等官员诬称新疆“种族灭绝”;四是议会法案,美国国会煞有介事通过《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等法案。显而易见,美西方依托话语霸权和国际传播优势,掌握战争和危机事态的定义权、定性权、解释权,宣传其自身军事行动所谓的正义性、合法性、正当性,争取政治和战略主动;通过叙事套路,强化意志震慑,瓦解对手军心士气;对其盟友则寻找放大共同或相近的战略目标、现实利益等,在操控舆论中强化行动协调。
二、深刻认识美西方虚假叙事的本质和企图
回溯历史,炮制虚假叙事是美国的“常规操作”。渲染、夸大外部威胁,其本质是干涉他国内政、谋取经济利益、强化话语霸权,以维持自身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攫取地缘政治利益。冷战结束后,美西方在扩张维护全球霸权中,通过媒体、外交等手段塑造特定叙事,以影响国际舆论和公众认知。比如,美借“推广民主”之名,在欧亚煽动“颜色革命”,在西亚北非策动“阿拉伯之春”,给多国带来混乱和灾难。尤其在拉美推行“新门罗主义”,以“自由”和“人权”为旗号,不断操弄规则、破坏秩序,通过干涉拉丁美洲国家内政、推翻多届拉丁美洲政府,甚至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变和军事干预等方式,试图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重塑其他国家,这种行为直接损害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原则,也反映了美西方为攫取地缘政治利益的不择手段。这警示我们,美西方不遗余力向全球贩卖“自由、民主、人权”叙事话语,塑造“美国至上”的普世文明,并以双重标准操弄国际秩序,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输出“颜色革命”,大搞“和平演变”,攫取全球战略资源,实质上是为了不断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从中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和丰厚的政治利益。我们要不断提升国防实力和军事现代化水平,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不受侵犯。
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美西方通过渲染“民主和威权”“自由和专制”等叙事话语,将世界划分为所谓的“民主”和“非民主”阵营,妄图给中俄等国扣上“威权主义”的帽子。比如,2022年美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渲染中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最严重的系统性挑战”,污蔑中国对其“价值观”“民主生活方式”等形成严峻威胁。美政府多次声称要“应对中国在人权、知识产权以及全球治理上的攻击”,以“全政府”原则统筹推进多部门联动,以行政机构为主导、国会为“马前卒”、司法部紧密跟进,以国务院为对外核心、驻华使领馆为“桥头堡”,以国际发展援助署为辅助、以各类政府“民主”基金为给养,以内外治理能力提升来证明民主制度的效能与民主联盟的强化,从而实现对我持续的霸权压制。这警示我们,美西方拼凑民主同盟,制造分裂对话,其目的是团结一些国家站在自己一边,形成对其有利的政治格局,遏制中国的崛起,从而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我们要警惕美对我意识形态由直接交锋到明暗结合的多领域联动的综合性攻击,加强国际合作与外交斡旋,提高我国际话语权。
为军事干预制造借口。从1990年对伊拉克动武之前炮制的“育婴箱事件”,到2014年空袭叙利亚之前由“白头盔”组织摆拍完成的视频,美西方用谎言绑架舆论的操作与对外战略行动如影随形。最经典的话语操弄,当属伊拉克“化武故事”。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起一管装着白色粉末的小玻璃瓶,声称这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并借此挑起长达8年的伊拉克战争,导致20多万平民死亡。为了掩盖战争暴行,美国又发明一套“美式话术”混淆视听,把“平民伤亡”说成“附带损伤”,把“谋杀”说成“重点行动”等,颠倒是非黑白。事后证明,这些所谓的“证据”根本就是无中生有。这警示我们,美西方虚假叙事是军事干预他国内政的一贯伎俩,我们要保持对外部军事威胁的清醒认识,加强边境地区和战略要地的防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
三、有效应对美西方虚假叙事的方法策略
应对美西方虚假叙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贯彻一致性协调性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抓好高点落点、融合传承创新,确保有效应对美西方可能对我发动的叙事战争。
强化危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2025年春节期间,纯中国血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问世,让美国震惊。美再度使出虚假叙事的伎俩抹黑中国,通过舆论宣传将DeepSeek渲染为“威胁”。这警示我们,面对美西方强大的舆论宣传和话语叙事能力,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在政治外交大局和军事斗争全局下运筹实施,打好舆论斗争主动仗、掌握话语主动权。要重视舆论场境外阵地力量建设,围绕平台布局、战法构设、手段创新等,搞好顶层谋划设计,紧前调查研究论证,加快推进实施力度,真正把我发声引导力量打出去、建设好、运用好;要着力抓好专业人才培养运用,按照新质作战力量构成要求,加强相关人才教育培养,优化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等政策制度,建强人才资源池,解决专业人才缺、实战能力弱、培训体系不健全问题;要不断加强我军对外发声的战略设计,推动完善形成层级发布、分布响应、相互策应、有弹性有张力的发声体系。
强化战位意识,抓实高点落点。2024年,美国政府机构策划“伏特台风”虚假叙事行动计划,无中生有地编造出具有“中国背景”的黑客组织,声称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网络攻击活动。而事实上“伏特台风”是勒索病毒犯罪团伙,美方为达目的篡改报告,拼凑证据,以维持其网络霸权。这警示我们,要强化战位意识,构建独具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结合网络舆论场国际国内交织渗透的特点,深入研究对外舆论战略,开发适合境外受众特点、准确传达我方信息的平台和产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配合政治外交斗争、服务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要统筹运用“软杀伤”与“硬摧毁”,整合国家资源、加强战略传播,运用舆论造势放大政治瓦解、经济制裁、外交攻势、心理打击效果,配合军事行动全维施压目标对象,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强化精准制敌落地质效,选择维系敌方团结的思想共识点、维系敌方意志的心理联结点和维系敌方动力的精神支柱点进行有效打击,戳破敌话语泡沫,厘清敌虚假套路,使敌思想混乱、意志瓦解和信念丧失。
强化创新意识,融合传承创新。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国之音”广播,算法推荐机制使经过情感化包装的反华叙事能精准触达18-25岁青年群体。牛津大学网络研究院监测显示,涉及新疆、台湾议题的负面信息中,73%源自美国人工智能生成的“白手套”账号,其传播效能较传统手段提升400%。这警示我们,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下,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发扬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赢取叙事战争的主动权主导权。要创新谋略运用,善出新招、祭出奇招,让对手摸不准、吃不透、搞不清,在真真实实、虚虚假假中掩护己方真实意图,达成行动突然性,赢得战场主动权;要创新叙事话语,统筹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精准把握国际国内受众需求,采用开放式叙事手法,对目标受众偏好事实深入挖掘,最大程度凝聚国际国内社会共识,争取国际国内舆论理解支持;要创新科技运用,充分利用我算力、算法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优势,推动我对美西方的反向叙事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人在回路外”向“人在回路中”转变,向“内容为王”和“渠道制胜”相结合转变,深度重塑我对外宣传格局。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警第一机动总队)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