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实活深:努力提升军事新闻标题的辨识度——从《人民武警报》传播实践谈军事新闻标题拟制
摘 要:标题宛若文章的明眸,凝眸之间便定乾坤。全媒体时代,标题更是新闻传播的第一抓手,是稿件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本文分析《人民武警报》部分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新闻产品标题特色提出,着眼简、实、活、深,打造具有兵味战味的高辨识度标题,提高军事新闻的曝光率和分享率。
关键词:新闻标题;《人民武警报》;传播实践
读书读皮,读报读题。全媒体时代,新闻标题不仅是展示新闻价值的“眼睛”,更是受众选择阅读的“晴雨表”,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着眼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人民武警报》(以下简称“该报”)在标题创作上下功夫,聚焦以凝练笔触淬炼核心价值、用真实底色筑牢舆论根基、借灵动表达突破信息茧房、凭深度解析彰显思想锋芒目标不断探索,努力形成简、实、活、深的军事新闻标题风格。本文分析其部分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新闻标题提出,着眼简、实、活、深,打造具有兵味战味的高辨识度标题,提高军事新闻的曝光率和分享率。
一、简:标题简洁鲜明,快速抓住受众
全媒体环境下,信息过载,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作为新闻的“门面”,标题起着信息标签作用,承担着在瞬息之间抓取受众注意力的职责。简洁的标题有助于减轻受众认知负担、更快速地让受众聚焦于核心信息,从而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分配中占据优势。例如,该报2023年5月报道特战分队演练的消息,标题为《淬刃》,仅两字,既包含“淬火成钢”的军事意象,又以金属铿锵之感强化视觉冲击,使军事行动特有的力量感跃然纸上。
标题之“简”,是简洁而不是简单,它要求文字精、语义丰、表意准、情感切、特色明。对于军事新闻来说,标题既要具备穿透受众心智屏障的锐利击穿力,又要旗帜鲜明地亮明立场,在纷繁舆论场中树起导向鲜明的精神旌旗。要巧用动词,在该报好标题中,“飞向”“挺进”“激战”等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动词,增强了军事行动的动态感和画面感,突出军事特色与阳刚气质;要形简意丰,该报2023年7月20日稿件《文书为什么这么忙— 江苏总队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新闻调查》,以肩题抛出悬念吸引注意,主题则聚焦具体措施,虚实结合中既激发阅读兴趣,又明确问题解决的导向性;要简繁辩证,适配新闻价值,该报2024年1月稿件《战鼓催征谋胜战 厉兵秣马向打赢 武警部队组织2024年开训动员 号召各级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立起练兵备战鲜明导向,掀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虽结构稍繁,但引题渲染氛围、主题陈述事实、副题延伸意义,由表及里立体表达突出政治性,适配新闻分量。这也印证了军事新闻标题制作的核心逻辑:用简笔勾画常态,以繁墨点睛要闻,最终在“简繁共生”中实现新闻传播的效率与深度平衡。
二、实:提升军事新闻可信度和价值感
真实性乃新闻的生命力所在,而新闻标题中蕴含的“实”更犹如叙事的坚固基石,能精准呈现信息核心,彰显新闻的可信度。在军事新闻领域,实题更是起着突出关键信息,提升新闻权威性和专业性,增强其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作用。例如,该报2025年3月11日稿件《集约组训助推战斗力加速生成—重庆总队执勤四支队提升基础训练质效侧记》、2025年4月16日稿件《向简约务实要精准高效—广西总队推行“统筹+精准”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效纪实》等,标题中直接点明提升训练教育质效的方法路径,指向具体、导向鲜明,不仅能快速吸引官兵关注,更具直接服务基层建设之效,受到官兵欢迎。
这启示我们,军事新闻的吸引力和权威性源于对战场态势、战略决策等核心事实的精准捕捉与客观还原,源自对军事行动时空坐标的严谨考据,更植根于对事件本质毫厘毕现的细节刻画,在新闻标题制作中要维护和突出这种权威性。因此,需要在标题中准确提炼关键信息,避免夸大其词或模糊表述。要以事实立骨,锚定信息核心,通过标题“一题见筋骨”,满足受众对核心信息的速览需求;要突出数据与细节,用数据量化成果,以细节刻画场景,增强标题的实证性客观性;要通过合理的专业术语的运用,展现军事新闻特有的专业性,让受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的严谨。
三、活:拉近军营与受众距离
全媒体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受众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理上感到亲切的内容。军营生活与普通受众距离较远,传统军事报道一般较为严肃,让标题先“活”起来,以此为驱动拉近军事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成为主流军事媒体的共同探索方向。例如,该报2023年9月6日稿件《多亏了那次考核扣了5分》,以基层官兵的感慨为题,口语化的表达真实还原官兵体验,让人感到亲切,更有浓浓情感色彩,而“多亏”和“扣分”的矛盾碰撞也吸引受众进入稿件了解具体细节。
由此可见,军事新闻标题的“活”,本质是通过语言活化、叙事创新与形式突破,将军营故事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情感符号,使军事新闻既坚守“姓军为战”的本质属性,又以“活”的姿态融入大众传播语境。这种“活化”策略既继承“兵言兵语”的质朴传统,又主动拥抱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旨在通过标题的“破圈”实现军事新闻从单向宣传到双向共鸣的跨越。要善于以故事化为切口,将军队建设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官兵可感可知的具象场景,在轻松活泼中实现价值观的柔性渗透;要善用兵言兵语、网言网语,打破军营与社会的“语言壁垒”,使军事新闻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要以情动人,挖掘军营中的温情瞬间、家国情怀,通过情感词汇和修辞手法强化感染力,激活受众的共情;要创新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或结合流行文化元素赋予标题文学性和时代感,提升标题吸引力。
四、深:提升思想高度,汇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近代著名报人梁启超认为,办好报纸要遵循“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的四原则。这对军事新闻标题的创作实践有着同样的启示作用。标题作为新闻的“号角”,其功能不仅在于直观的新闻价值表达,更在于通过精准的语言设计激发受众行动,潜移默化中输出政治导向和思想内核。对于军队主流媒体而言,既要保证标题中思想传播的战略高度,又要通过报道事实印证理论穿透力。例如,该报2025年2月22日稿件《关键时刻舍我其谁》,报道的是第十四届“中国武警忠诚卫士”李顺的事迹。标题8个字,不仅语言凝练,而且富有气势情感,更精准传递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语境下,标题以“舍我其谁”这一明确的价值判断,回应社会对军人担当的期待,是武警部队官兵“铁血忠诚”的个性化表达。
其实践表明,汇聚强军兴军最强音是军队主流媒体重要政治使命。军事新闻标题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更承载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在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报道中,要准确捕捉战略意图,以标题突出报道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在日常报道中,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报道主题,将具体事件与军队建设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起来,巧用标题点明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要以标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增强对强军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要善于将思想性转化为传播力,以精神符号凝聚共识,使标题成为强军思想的“播种机”。
(作者单位:武警工程大学)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