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而动:军队媒体节日报道传播质效提升策略探究
摘要:节日是文化的活态载体,往往蕴含着特定的精神内核与价值导向。节日报道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提升影响力的传播契机。本文结合军地主流媒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日报道实践,从内容、呈现和传播三个层面,对军队媒体节日报道提质增效提出建议。
关键词:节日报道;军队主流媒体;传播实践
节日报道作为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社会凝聚、价值引领等多重功能,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媒体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军队媒体加强节日报道更有着展现军队风貌、增强社会对军队和军人了解和认同的独特意义。着眼让节日报道更好地发挥激励军心士气、传播强军文化、汇聚强军兴军磅礴力量等作用,本文结合军地主流媒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日报道实践提出,军队媒体节日报道要通过精准谋划提升引导力、依托创新表达增强感染力、借助融合传播强化渗透力。
一、通过精准谋划提升军队媒体节日报道引导力
节日报道是众多媒体的同题竞争,精准谋划、挖掘自身特点特色是让新闻产品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军队媒体来说,要把握好三对关系,寻找独家角度,布局整体安排,提升节日报道引导力。
点与面的关系。实践证明,通过呈现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等“点”反映整个“面”的风貌是提高节日报道吸引力的有效举措。例如,2024年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在国庆节期间推出的特别节目《国庆看国门》,以“国庆期间国门卫士带领观众看国门”为视角,生动展现了边防一线变化和新时代官兵的奉献与担当。这启示我们,军队媒体节日报道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通过典型事例揭示普遍规律,增强报道说服力;要选择具有新闻性的“点”,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时效性;要选择能够折射全局的“点”,引导受众深入思考新闻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军与民的关系。冲突和不同是新闻制造戏剧性张力、抓住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军队媒体节日报道通过呈现军与民不同的生活状态、行为模式等,可以达到多重传播效果。例如,2025年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新春走军营”系列报道中,讲述清华大学10名师生到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体验边关年味的新闻被众多媒体转发转载。其实践表明,提高军队媒体节日报道传播质效,一方面要聚焦军营一线,通过对比军人节日期间坚守战位与民众阖家团圆的场景,以个体选择冲突为切入点,凸显军人职业的崇高价值,激发公众内心深处的尊崇之情;另一方面要将镜头对准地方,通过呈现地方干部群众参与全民国防教育体验、拥军慰问等活动现场,借助民众的所见所闻所感,既从侧面印证军人日常坚守的不易和伟大,又具象化呈现军民之间的双向奔赴。
节日与平时的关系。节日是时间的特殊节点,社会大众关注度较高。军队媒体在节日报道中巧妙构建节日与日常的叙事关联,以节日特有的“聚光灯效应”聚焦军人精神风貌,透视其常态化奉献的“纪录片式日常”,能够将短暂的节日报道转化为展现军队和军人精神的长效窗口。例如,央视在报道国庆阅兵仪式时,既有阅兵现场壮观场面的直播,也有官兵平时训练片段的回顾,增强公众对军队和军人的理解和尊崇。这启示我们,节日的特殊性在于其承载的情感浓度、文化仪式感与社会关注度。军队媒体以此为支点,能巧妙凸显军人“平时即战时”的坚守常态,实现传播效果与精神感召的双重提升。
二、依托创新表达增强军队媒体节日报道感染力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创新呈现是让军队媒体节日报道直抵人心的有效路径。
用共情化讲述形成“好感传播”。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军网抖音号发布视频《爸妈,今年就不回家了,在这里祝你们新春快乐!》,边防官兵含泪的笑容、朴素的祝福话语,让众多受众产生共鸣,网友纷纷留言“孩子们多保重”,视频获得超50万的点赞。这启示我们,军队媒体节日报道中要突出新闻主体的特点,在制作标题、内容表达等方面找到与受众的情感连接点,做到接地气、有亲和力,让人感受到报道中的场景仿佛就在身边,赢得受众好感,提升传播效果。
用故事化表达实现“润物无声”。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大道理。人民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道中,以“老外不见外,感受新时代”为主题,通过讲述10名外国友人在中国的故事,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其实践表明,宏大的主题可以通过故事化讲述,将大道理融于细微中,将全局视野与微观切口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军队媒体节日报道中,要通过选择生动而有代表性的细节、塑造立体而鲜活的人物、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等,让故事充满活力,让情节充满张力,从而让受众记忆深刻。
运用新技术做到“画龙点睛”。2025年春节期间,山东卫视与新华社、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推出《时光印记》节目。节目现场,用AI技术“复活”了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地照片,并让几名老英雄与70多年前年轻的自己实现了跨时空拥抱,场面令人动容,近百家媒体转发报道,微博话题#AI帮志愿军老兵抱住73年前的自己#阅读量超500万。这对军队媒体节日报道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军队媒体要积极探索尝试,拥抱AIGC、360度自由视角拍摄、AR/VR等创新呈现手段,带给受众更丰富、更有冲击力的视听体验。
三、多维发力借助融合传播强化渗透力
全媒体时代,融合传播是大势所趋,军队媒体要通过突破传播圈层、打造融媒产品、奏响矩阵传播“交响乐”等,提高节日报道传播质效。
打破传播圈层。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受众的圈层化特征愈发明显。着眼打破传播圈层,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在2025年春节特别策划“多彩民俗进军营”中,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英歌与军营庆祝传统节日深度融合,一台时代气息浓郁的“中华战舞”为观众奉上视觉盛宴,收获了良好口碑和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军队媒体节日报道要在观念上“破圈”,大胆突破惯性思维,跳出传统报道内容的范畴;要在内容上“破圈”,将视野拓展到社会热点甚至国际时事,选取广受关注的话题;要在形式上“破圈”,将语言和形式转化为受众看得懂、喜欢看的方式,实现传播效果的出圈。
打造融媒体产品。融媒体产品因为其将文字、动画、音视频等元素巧妙融合,给受众多重信息体验而备受欢迎。庆祝新中国70华诞时,人民网与陆军联合开展“点亮人民红,祖国在我心”界碑描红主题活动,受众点击活动链接即可线上体验边防战士训练生活,在描红70个界碑后还可上传个人照片与界碑合影,通过这种形式献上自己对祖国的生日祝福。微博话题#界碑描红 祖国有我#阅读量超过2亿。这启示我们,融媒体产品形式新颖有趣,互动性强,是提高节日报道传播质效的创新方向。军队媒体要不断思考如何将大数据、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与报道深度融合,打造有趣又有意义的融媒体产品,丰富报道样态。
奏响矩阵传播“交响乐”。全媒体时代,多媒体、跨平台传播是扩大新闻产品影响力的必然选择。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主办的2025军营网络春晚精心制定融合传播策略,联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地方主流媒体,各军兵种及武警部队军队媒体账号,微博、抖音、快手等33家平台推出,最高时1500万人次在线观看,曝光量超2亿。其实践说明,军队媒体提高节日报道传播质效,需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网络传播矩阵,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制作差异化的传播内容,比如在抖音、B站、快手等社交平台,要注重推出配有文字和配音的“网感”短视频,在主流新闻网站则可以用醒目大图、关键信息文字推出权威发布,以此来契合不同受众的使用习惯及需求。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赵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