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野: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从当前军事主题海报传播现象谈媒介视野
摘要: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凭借视觉冲击力强、情感浓度高、信息密度大的优势,成为军事传播的“轻骑兵”。本文结合当前军事主题海报传播现象,在分析军事主题海报的特殊功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内容创新、视觉升级、传播优化三个层面,探讨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媒介视野
海报是一种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宣传形式,通常结合图像、文字、符号等元素,用于在公共场所传递信息、宣传产品或活动、传达理念等,其核心目的是引发目标受众的兴趣或行动。军事主题海报诞生于战争年代,最初以政治动员为核心功能,凭借鲜明的视觉符号与战斗口号凝聚民心。从一战时期的征兵海报到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宣传画,军事主题海报始终是世界各国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生深刻变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多元,军事主题海报既承载着视觉传播、信息传播、艺术传播的媒介属性,也面临时代性的挑战和新的更高要求。着眼拓展媒介视野,本文结合当前军事主题海报传播现象,在分析军事主题海报的特殊功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内容创新、视觉升级、传播优化三个层面,探讨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的新路径。
一、充分认识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的特殊功能
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凭借视觉冲击力强、情感浓度高、信息密度大的优势,成为军事传播的“轻骑兵”。在政治动员、文化宣传、国际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特殊功能。
政治宣传工具。纵观我国军事主题海报的发展历程,始终紧扣政治动员这一核心主题。从抗战时期的香烟盒海报、抗战动员壁画,到解放战争时期漫画风格的宣传海报,均以鲜明的阶级立场、高度凝练的视觉语言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实现了政治意志的高效传播与广泛动员。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的政治宣传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比如,东部战区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对台宣传海报,充分发挥了军事宣示与情感动员的双重作用。《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进逼》《慑封》等海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准的政治表达,清晰划定了国家主权红线,展现了反“独”促统的坚定决心;《守护·清明》系列海报,采用主体字眼内涵影射的呈现手法,凸显“宗”“国”“兴”三个字,向台湾民众传递出相向而行的亲情善意,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由此可见,军事主题海报最重要的功能始终是政治宣传。要将抽象政治理念转化为具象视觉符号,向公众传递政治立场;要借助代表家国同构的隐喻性元素,激发公众的爱国情感;要多平台多渠道协同传播,形成舆论声势。
国防文化载体。军事主题海报作为国防文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将军队精神、军事价值和国防理念可视化,成为连接军队与民众的文化桥梁。如抗战时期的代表性海报《全民抗战的巨浪》,以闪电划破长空象征中华儿女的精神觉醒,日寇困于泥潭预示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充满感染力。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不仅传承了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更通过创新表达赋予国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如人民海军新媒体2022年9月3日发布的退伍季创意海报《军旅芳华 无悔青春》,将军被、脸盆、毛巾等军营生活物品无限放大,把战士等比例缩小,以创意布局重现了退役士兵的军旅青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充分说明,优秀的军事主题海报可以将国防文化从装备展示和口号宣传的表层呈现,升华为兼具独特审美风格和深层文化认同的视觉叙事。要传承文化基因,提炼不同时期国防精神的共性与个性,为后代留存珍贵的国防记忆;要凝聚价值共识,通过符号化表达传递国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集体认知;要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场景叙事,使国防文化从视觉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形成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国际传播窗口。军队国际形象是军队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在全球化语境下,军事主题海报通过普适性视觉语言传递中国军队的和平理念,成为塑造中国军队国际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工具。比如,人民海军2025年在境外平台账号发布的两幅海报《I AM CHINA NAVY》《Happy 76th Birthday to Chinese Navy!》,均以蓝色为主色调,配以双航母编队背景图、海军军帽飘带、象征和平的白鸽剪影等元素,蕴含了安全、和谐、包容、伙伴的含义,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军的了解,外国网友点赞热评“海浪守护者”。其实践证明,一幅好的军事主题海报是没有语言障碍的“外交官”。作为国际传播的窗口,军事主题海报要精心设置观点鲜明、指向性强的议题,坚定、自信传递中国军队立场;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文化特点,采用国际通识的军事元素设计海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故事化叙事方法,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展现我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二、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的基本原则
全媒体时代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需把握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技术赋能与内容深耕相结合、分众传播与矩阵覆盖相协同的原则。
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全媒体时代,缺乏艺术感染力的政治宣传易陷入生硬说教,而脱离政治底线的艺术创新则可能迷失方向。军事主题海报要以政治立场为根基,通过艺术化表达增强感染力,实现政治导向与审美价值的深度交融。比如,东部战区2024年2月23日发布的军事主题海报《回家》,以元宵节前夕为发布节点,主体构图为佩戴台湾岛图案手链的“小手”被绘有五星红旗的“大手”牵引,背景叠加解放军歼-20、052D型驱逐舰及轰-6K剪影,向外界传递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定决心。温情画面与军事符号结合,赋予“回家”双重含义,既指元宵佳节的传统团圆主题,又暗喻两岸统一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见,军事主题海报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本质上是实现“硬内核”与“软表达”的辩证平衡。一方面要坚持政治引领,紧密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国际义务、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军队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另一方面要创新艺术表达,运用抽象符号、色彩隐喻、构图对比等艺术手法,提升视觉感染力。
技术赋能与内容深耕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军事主题海报已突破传统静态平面的局限,在技术创新与内容深化的双轮驱动下,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建构的质变。比如,2024年11月,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期间,央视军事新媒体发布《未来机甲》系列海报,使用AI工具将我军战机装备歼-35A、歼-20、歼-16等变身成“机甲战士”,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造型,既展现了人民空军强大的硬实力,也预示着未来全智能化战争的战场形态。该系列海报让众多网友耳目一新,纷纷留言:“科幻电影的灵感和剧本,有参照物了!”这启示我们,技术赋能拓展了军事主题海报的表达维度,而内容深耕则强化了其价值厚度。在军事主题海报的创作中,一方面要注重技术赋能,根据主题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如AR用于历史场景复原、H5用于互动答题等,避免技术的复杂堆砌;另一方面要深耕内容厚度,围绕军事热点、官兵故事、国防知识等核心内容,挖掘有深度、有温度的叙事素材,激活受众与军队的情感联结。
分众传播与矩阵覆盖相协同。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语境下,军事主题海报必须突破单一化传播模式,通过分众化传播与矩阵化覆盖的深度耦合,形成点面结合的传播网络。比如,2025年全国征兵海报各具特色,上海市征兵宣传海报《百年强军梦 建功在军营·我是上海兵》,将上海青年形象与各军兵种与武警部队官兵形象组合在一起,彰显鲜明的地域特点;黑龙江省征兵海报《国防责任重大 祖国在我心中》采用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插画风格,配以参军优待政策等信息,亲民实用。这些海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集中发布,在全国掀起征兵宣传的热潮。实践证明,精准滴灌与饱和覆盖的有机协同,可以实现军事主题海报传播广度与深度的双重突破。一方面要精准触达核心受众,如对军迷群体偏重装备展示、对普通公众侧重情感共鸣、对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双语设计等,避免“一套海报走天下”;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制定传播策略,尤其在重大时间节点、突发热点事件时进行集中投放,全网覆盖扩大传播声量。
三、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的新路径
在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全媒体时代,军事主题海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围绕内容创新、视觉升级、传播优化三个路径,发挥其特殊功能。
内容创新,探索故事化年轻态表达。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军事主题海报通过挖掘历史纵深与个体故事,以青春化语态构建情感连接,使国防教育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共鸣”。比如,央视军事新媒体2024年5月12日发布的海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选取当年高举横幅“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程强、写下“一定要和李叔叔成为好战友”的曾家富等8个幼年经历汶川地震、成人后又参军入伍的典型人物,用二次元漫画风格、分镜叙事手法突出历史画面与当下情景的视觉对比,呈现人物的成长故事,引发受众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有网友留言:“最克制的表达,最汹涌的感动”。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要以微叙事激活历史记忆,将宏大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个体叙事,如一把战地口琴、一封未寄出的家书等,通过细节符号唤起共情;要用年轻态表达重构话语体系,摈弃口号式文案,采用网感词汇,借鉴二次元、国潮等元素,将强军文化转化为契合时代审美的视觉语言;要激活深层价值共鸣,把军事主题与时代命题、个人成长相结合,触达年轻一代的兴趣点,实现军事传播的价值引领与精神激励。
视觉升级,构建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全媒体时代,动态化、可交互与跨媒介延伸构成新一代军事主题海报的核心特质。比如,2023年9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之际,央视军事新媒体发布视频海报《恭喜恭喜》,创作团队意外发现贺岁歌曲《恭喜恭喜》是1945年著名作曲家陈歌辛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而创作,于是采用歌曲乐谱及数字“93”为主体构图,设计歌词随着乐谱滚动出现,形成渐变动感之态,给这一纪念日配上了独特的“BGM(背景音乐)”,让受众伴随流动的音符沉浸在跨越时空的胜利喜悦中。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要以技术赋能视觉创新,依托AR/VR、动态光影、3D模型等技术构建多感官沉浸体验,突破静态画面限制,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与记忆留存率;要打造“可触摸、可参与”的海报形态,通过答题、换装、场景解锁等新方法,将海报转化为“轻量游戏”,实现破圈传播;要突破传统美学风格,借鉴金属、玻璃、镭射渐变等流行视觉元素,赋予军事主题海报时尚感,契合年轻一代审美趋势。
传播优化,实现精准化裂变式传播。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普及,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军事主题海报打造“多端共振”传播模式,实现不同圈层的有效触达。比如,2022年4月,在人民海军成立73周年之际,海政宣传局和海政宣传文化中心举办《“海·报”—我眼中的人民海军》全网征集活动,广邀军内外创作者运用多样的海军元素,创作体现人民海军听党指挥、战备训练、对外交流、军民鱼水情等主题的海报作品,吸引数万网友的热情参与。评选出的百余幅海报不仅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平台刊发,更在人民海军成立纪念日用于各地商圈大屏、灯光秀的氛围布设,形成线上线下多场景渗透,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由此可见,传播优化是全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军事主题海报特殊功能的关键路径。要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画像,在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定向推送,提升传播精准触达率;要设置分享奖励、话题挑战等机制,激发用户二次创作,实现裂变式传播;要整合短视频、社交媒体、线下大屏等渠道,形成“线上造势+线下落地”的传播闭环,让军事主题海报在多元媒介生态中绽放时代光彩。
(作者单位: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