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队期刊军事理论传播质效的思考
摘要:军队期刊是军事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新时代新征程,对军事理论传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军队媒体军事理论传播实践提出,军队期刊要聚焦提升前瞻性、服务性、亲和力,从内容、形式、渠道三个维度创新。
关键词:军队期刊;军事理论;传播实践
202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的重要指示。这为军事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军事理论传播提供了根本遵循。军队期刊是军事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提高传播质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职责所系,更是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科学支撑的现实所需。本文结合军队媒体军事理论传播实践提出,军队期刊要聚焦提升前瞻性、服务性、亲和力,从内容、形式、渠道三个维度创新。
一、军队期刊军事理论传播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实现强军目标任务更加紧迫。这使军事理论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时也为军事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军先后经历了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实现了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正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而首要的是统一思想。《中国军队》杂志在部队改革初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理论文章,深入分析现代战争对军队结构的新要求,让官兵了解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对助力和宣传改革强军事业起到良好作用。这启示我们,军事理论传播要紧贴时代要求,宣传习近平强军思想,把改革强军战略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讲清楚;要紧跟新军事革命浪潮,传递前沿作战理念与技术应用,帮助官兵把握战争演进规律,形成适配现代战争的思维与能力体系;要发挥舆论引导等功能,通过阐释战略目标、宣贯职能使命,凝聚官兵思想共识,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筑牢思想根基。
当前,军事理论传播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军事理论有一定专业性且一般篇幅较长,与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浅表化趋势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传统军事理论传播通常“板着面孔”,无法满足新时代官兵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军队媒体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中国空军》杂志开设“智库|新论”栏目,以课题解析形式,精炼篇幅、夹叙夹议,将抽象理论与实践案例有机融合,达到“以事明理、理寓事中”的传播效果。其实践表明,内容轻量化、表达场景化、传播精准化是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的关键路径,也是增强其政治引领力、思想穿透力与时代吸引力的重要保障。要优化内容呈现方式,降低受众认知成本;要契合受众审美需求,让理论可亲可近;要借助多元传播手段,让思想传播更有声有色。
二、军队期刊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的关节点
理论传播效果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内在方面,创新性是其传播根基;外在方面,实用性和亲和力决定着传播效能。军队期刊提高军事理论传播效能,要在突出政治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前提下,在前瞻性、服务性和亲和力上下功夫。
注重前瞻性。前瞻性是理论传播的吸引力源泉。“科技前沿”是《国防科技》杂志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近年来,其推出的《对军事人工智能若干问题的再认识》等系列理论文章,拓宽了官兵视野。这启示我们,前瞻性的理论往往能够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潜在的可能性或新的发展方向,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未来的展望,可激发受众好奇心与探索欲,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军队期刊要紧盯军事科技发展前沿,现代战争理论、作战样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战争规律,敏锐洞察战争形态演变趋势;要引领军事科技发展,推动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要注重作战样式的变革,及时传播作战理论。
注重服务性。服务性是传播的目标指向,也是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路径。《中国军事科学》杂志推出的《代理人战争探析》等文章,系统剖析代理人战争本质、动因及影响,为我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战略启示,也为基层部队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其实践表明,军事理论传播只有服务部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这里的“落地生根”包括两层内涵:一方面,通过理论传播紧密对接部队建设实际,服务实战化训练、装备发展等需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战术应用、指挥决策等实际战斗力;另一方面,通过贴合官兵需求的理论服务,让官兵在实践中感知理论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进而形成对军事理论的认知认同与实践认同,构建理论传播的长效接受机制。
提升亲和力。理论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壁垒,通过通俗化表达、生活化叙事与人性化互动增强传播亲和力,是提升理论接受度与影响力的关键路径。2024年,《政工导刊》第1期杂志稿件《提高战时政治工作对打赢的贡献率》中,巧妙引用陈赓同志的名言“枪声一响,再好的应对方案作废一半”来说明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抓实预案准备的重要性,在理论专业性与官兵可接受性之间搭建起桥梁,提高了军事理论的吸引力。由此可见,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军队期刊在注重传播内容的前提下,要以受众为中心,增强军事理论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易于官兵理解接受的具象内容;要将专业晦涩的表达转化为官兵喜闻乐见的故事、通俗易懂的文字;要通过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推动理论从专业场域向大众实践转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军队期刊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的着力点
军队期刊是展现军事理论新思想、军事技术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新征程,军队期刊要从传播内容、形式、渠道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谱写新时代强军兴军新篇章。
优化内容,提高军事理论传播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内容是期刊的核心,也是生命力之所在。例如,《中国军事科学》杂志稿件涉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战略与作战研究、军事思想与历史研究、世界军事与外军研究、理技融合与科技创新等方向,不仅成为军事学术交流的标杆平台,其对策性研究也常直接服务于军事斗争准备与政策制定。这启示我们,提高军事理论传播质效,军队期刊要紧跟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步伐,及时反映军事理论现代化建设的动态;要紧密围绕部队全面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作战训练实践,精心策划选题,引领热点研究方向,并积极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运用转化;要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聚焦军事领域的重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攻关与研究探索,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军事理论的传播与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形式,助力部队军事理论现代化建设。理论飞入大众视野,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与影响,创新形式是“翅膀”。2025年5月,《政治指导员》编辑部联合武警广东总队举办的“生命线上的接力—新老指导员结对帮带”活动,邀请曾经担任过指导员的老英雄、老专家向新任指导员谈经验、教方法,“理论传播+实践互动”引起强烈反响。其实践表明,军队期刊要突出理论传播的多样化,开放办刊。要加强调研、考察,跟踪和掌握某个方向的前沿理论、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与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在选题策划上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要加强与相关行业专家学者交流,为期刊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创新渠道,鼓励广大官兵参与传播。《政治指导员》杂志设有二维码,受众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进行学习延伸,了解相关军事知识,还可以通过推荐封面人物、回答问题等参与互动,强烈的互动性提升了杂志的吸引力。这启示我们,军队期刊要善于拓宽传播渠道,采取更加生动鲜活的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一方面要拓展传播路径,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采用人工智能、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将专业化的军事理论知识通俗化、普及化;另一方面要搭建互动平台,吸引更多官兵参与到传播中。
(作者单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