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赵静轩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赵贵存

方青云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858789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让伟大抗战精神熠熠生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者:本刊编辑部

岁月峥嵘,伟大胜利永载史册;时代奔流,伟大精神永照征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壮阔征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军队主流媒体必须紧跟强国强军进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支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让伟大抗战精神熠熠生辉。

传承红色血脉,筑牢加快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思想根基。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与人民军队的军魂一脉相承,是滋养强军文化的沃土,是砥砺官兵斗志的磨刀石。军队主流媒体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第一线,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注入永不枯竭的思想动能。要深入挖掘抗战历史富矿,系统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将其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的全过程。要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续写英雄人民军队的浴血荣光。要引导广大官兵深刻理解“能战方能止战”的战争与和平辩证法,认清由大向强、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历史逻辑,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把战斗力建设牢固确立在打赢强敌对手上,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创新话语体系,奏响中国军队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当前,国际舆论格局深刻演变,围绕历史叙事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军队主流媒体必须勇于挺进主战场、掌握主动权,善于运用现代传播规律,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生动讲好中国军队故事、有效传播中国军队声音。要聚焦抗战历史,但不止于历史。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善于从历史的纵深中汲取智慧,紧密联系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联系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进行有说服力的国际传播和接地气的国内引导,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要综合运用文字、影像、数据、案例等多种手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既要展现人民军队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光辉历程和英雄谱系,更要精彩呈现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强军风貌和捍卫和平的担当作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军队形象,不断增强我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强化价值引领,凝聚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广泛共识。纪念胜利,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在于引导广大受众,特别是广大官兵,从历史的启示中汲取前行力量。要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将纪念活动激发的爱国情、强军志,引导到立足本职岗位、投身强军实践上来。要用翔实的史料、确凿的证据、严谨的考据,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否定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否定中国战场决定性贡献、否定抗战英烈丰功伟绩的错误观点和言论,营造开创未来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全军部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教育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和平的珍贵、发展的必然,既要铭记抗战历史的苦难辉煌,更要看清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的实际行动,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勇前进。

卷首语执笔: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