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入心:军队院校招生宣传创新探析——基于爆款高校招生短视频谈军队院校招生宣传创新
摘 要:人才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核心支撑。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培养主阵地,其招生工作关乎人才储备,提高招生宣传质效是顺应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塑造军队形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高校爆款招生宣传产品为样本,剖析其成功经验,并结合军队院校特点,从优化内容、创新形式、强化互动等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军校招生;短视频;传播实践
人才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核心支撑。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吸引德才兼备青年投身军营,是为国防事业储备战略人才资源的关键环节。全媒体时代,提高军队院校招生宣传质效不仅是顺应媒介生态变革、增强军事人才选拔吸引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国防教育传播矩阵、深化全民国防观念的关键举措。同时,招生宣传作为军队形象传播的重要窗口,其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升级,更是塑造良好军队军人形象、抢占认知域战略高地的重要策略。通过打造兼具思想性、感染力与时代性的内容,能够在多元价值观交锋的舆论场中,强化主流军事文化认同,提升军队的社会美誉度与感召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筑牢人才根基与舆论支撑。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凭借碎片化传播、视觉化叙事与强互动性等特征,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众多高校依托短视频平台开展招生宣传创新实践,涌现出一系列现象级传播案例。这些爆款产品,不仅高效触达目标受众、提升了学校招生吸引力,更重塑高校形象,实现教育理念传播与院校影响力的双重提升。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传播特征与成功经验,并结合军校招生宣传的特殊性,提出强化特色叙事、强化形式创新、强化互动反馈等传播优化路径,以期为军队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一、招生爆款短视频成因分析
综观近些年招生爆款短视频,具有强烈真实感、年轻态和故事化的表达是其显著特征。
(一)突出真实感,提升受众接受度
在信息传播领域,真实是最具感染力的“破圈密码”。2022年、2023年云南农业大学丁同学系列“招生减章”,以不加修饰的镜头聚焦田间劳作、特色校园活动等鲜活场景,凭借真实质朴的呈现方式,迅速引发百万网友共鸣,强势登顶微博、抖音热搜榜单。专家指出,具有真实感的内容,可以让受众切实感受到信息与自身的关联性和可信度,进而在情感层面产生共鸣,有效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这启示我们,真实是信息传播的基石,真实感则是赢得受众的关键。军队院校招生宣传要通过真实记录学员高强度实战化训练的血性胆气、课堂教学的严谨治学氛围、课余文化活动的蓬勃朝气等,以立体化视角全方位展现军队院校育人图景,让青年学子直观感知国防教育的深刻内涵与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其投身国防事业的壮志豪情。
(二)凸显年轻态,强化审美贴近性
幽默的叙事风格与新颖的表达形式是短视频的“流量密码”,也成为当下招生宣传的“吸引力源泉”。从云南农业大学丁同学“吃不完,根本吃不完”的诙谐调侃,到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推出的极具创意的土味招生视频,都以轻松活泼的话语体系精准触达年轻受众。海军院校2025年招生宣传片《你的心跳终将澎湃这片深蓝》同样凭借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将热血与浪漫交织,让青春梦想与家国情怀共鸣,成功点燃年轻学子的热血与向往,成为现象级传播范例。由此可见,全媒体传播语境下,目标导向构成宣传实践的核心准则。精准的目标群体定位是宣传的逻辑起点,决定宣传的渠道与形式。军队院校招生宣传的目标受众具有显著的Z世代文化消费特征,要以契合时代脉搏、贴近青年审美的风格,生动展现军队院校的蓬勃朝气与独特魅力。要巧妙采用潮流的视觉设计,增强时代感,吸引青年关注;要合理采用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结合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流行文化元素,契合青年交流习惯;要将情感元素融入内容,以共情共鸣为纽带,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
(三)善用故事化,增强内容留痕力
信息传播中,传播主体的选择与叙事策略的运用,直接关乎信息的穿透力与感染力。实践表明,优质的故事化叙事是让内容和思想在受众记忆中留痕的“利器”。以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招生宣传片《朝着太阳生长》为例,该片通过讲述两个怀揣科研理想和音乐梦想的青年在科学与艺术间选择与平衡的故事,不仅触动青年内心,更巧妙串联起交大精神的薪火相传,让学校“艺术启迪智慧、科学探索真理”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视频被多个平台转载转发,该校招生线上咨询人数增长40%。这启示我们,一个好故事胜过万语千言,叙事化传播通过构建具有情感共鸣的故事框架,借助情节张力与角色认同形成传播势能,提升说服效果和记忆留存度。军队院校招生宣传要注重借助个体叙事传递集体价值,通过学员分享自身在军队院校成长成才的鲜活故事,立体呈现军队院校特色育人模式与人才培养成果;要以结构化叙事强化记忆留存,将军队院校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情节脉络,在信息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形成独特记忆点,增强宣传内容的穿透力;要以情感共鸣激发价值认同,挖掘故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等,通过情感化叙事引发受众心理共振,激发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的豪情。
二、提高军队院校招生宣传效能的破局之道
军队院校招生宣传是军事信息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宣传质效要做到以下几个平衡:内容上兼顾国防使命与个人发展;风格上兼具严肃性与亲和力;受众群体上注重广泛性与针对性。
(一)坚持内容统筹,在国防使命与个人发展中凝聚价值共识
军队院校招生宣传的内容建构,必须始终坚持国防属性与育人导向的有机统一。国防科技大学2025年招生宣传片《一线牵》,以全景视角展现“为战育人”培养体系的生动实践,清晰勾勒出从“科研尖兵”到“未来将领”的进阶之路,打动了众多学子。不少人留言,“梦中情校”“百转千回,不变梦想”。这启示我们,军队院校招生宣传一方面要把强化国防使命意识作为核心要务,向青年学子深刻阐释军队院校作为“强军人才孵化器”的特殊使命,通过展现学员投身练兵备战、参与重大任务的生动实践,传递“国之大事,命系国防”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另一方面要科学统筹个人发展叙事,清晰勾勒学员从“青年学子”到“军事栋梁”的成长路径,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报考军队院校既是履行国防义务的崇高选择,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优质赛道。
(二)坚持刚柔并济,在严肃属性与情感温度中构建传播张力
军事宣传具权威性和严肃性,招生宣传的目的是吸引和动员青年投身军营,精准把握权威严谨与生动亲和之间的平衡尺度是军队院校招生宣传的重要课题。武警警官学院在2024年招生宣传片中,既以震撼镜头展现战术演练、极限体能训练的铁血场景凸显使命担当;又用细腻笔触记录学员参与多种文体竞赛的温暖画面,实现军事严肃性与青春亲和力的有机融合。其实践表明,军队院校招生宣传在坚持以庄重笔触凸显军队院校“姓军为战”的根本底色,强化“军魂永驻”的价值内核的同时,要融入亲和力元素。语言表达上,摒弃生硬说教,采用“青春话语”讲述强军故事;叙事结构上,嵌入人性化场景,既展现战术训练中“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韧,也捕捉学员互教互学、战地生日会等温情瞬间;表现形式上,创新运用微纪录片、沙画动画、互动H5等载体,让严肃主题以“轻骑兵”形式触达受众。
(三)坚持广域覆盖与精准滴灌结合,构建分层分类招生宣传体系
军队院校招生宣传,不仅是针对潜在兵员开展的精准动员行动,更是面向广大民众的国防教育传播实践。这就对宣传提出了兼顾针对性和普适性的要求。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2025年招生宣传片《追光》对此进行了探索。该宣传片既展现了震撼人心的智能战场模拟,又穿插了学员参与顶尖竞赛的智慧交锋,还呈现了校园内的人文讲座与艺术活动等,使不同年龄、性格、偏好的受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契合点。由此可见,军队院校招生宣传效能的提升,需在受众覆盖广度与需求匹配精度间寻求最优解。一方面要依托全媒体矩阵开展广域传播,通过电视、网络、户外媒体等多元渠道普及军事知识、宣扬强军成就,持续提升全社会对军队院校的认知认同;另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强化精准传播思维,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不同地区、年龄、学科背景学生的潜在需求,构建“画像式”宣传策略。
三、军队院校招生短视频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
“触达—了解—认同”是传播的三个层次,军队院校招生宣传要实现从“触达”到“认同”的深度转化效果,需在内容、形式、反馈等方面创新提质。
(一)丰厚内容供给,强化特色叙事
陆军院校2025年的招生宣传片《青春之“陆”》,凭借特色叙事吸引了众多学生。该片聚焦特战队员高空伞降实跳、水下潜行渗透、城市反恐突击等极限训练场景,讲述学员参与国际军事竞赛、抗疫救援等重大任务的蜕变故事等。有网友留言,“向往如此不一样的青春”。这启示我们,军队院校招生宣传在内容方面,要始终锚定“向战为战”属性,彰显军事特色。同时,要呈现多元内容,以立体化叙事打破外界对军营的刻板认知。如以剧情类短视频为载体,通过讲述学员从青涩学子到合格军人的成长蜕变,以故事化叙事展现军校育人特色;以科普类短视频为窗口,系统解读先进武器装备原理、现代军事战略等专业知识,满足潜在生源对军事领域的探索需求。
(二)强化形式创新,构建传播矩阵
全媒体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创新形式是精准锚定受众注意力、实现内容破圈传播的必然选择。例如,人工智能方兴未艾,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北京科技大学推出采用AI制作的招生短视频《梦想·永不止步》《传承》吸引一众眼球;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招生视频《总师摇篮、为国铸剑》则创新性地借用仿生飞行器的视角,配合震撼的三维特效,将航空航天领域的尖端科技与深厚办学底蕴融为一体,在全网掀起传播热潮。这些充分印证,创新形式对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作用。军队院校招生宣传一方面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浪潮,借助独特视角、创新技术和创意策划,打破同类招生宣传的同质化困境。如尝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沉浸式军营体验场景,或借助增强现实手段让武器装备、训练场景“跃然屏上”,让潜在生源“零距离”感受军队院校的青春风采与科技魅力,提升宣传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新媒体平台矩阵建设,针对不同平台受众特性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如在抖音、快手等大众化平台推出兼具趣味性与传播力的“轻量化”内容,在新浪军事、中国军网等专业平台发布深度解析类作品,同时联动国防教育基地线上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
(三)强化互动反馈,激发受众参与热情
无互动不传播。对于招生宣传来说,互动不仅是吸引受众关注的手段,更是增强其对学校认同感、提升招生效果的关键。中国军号客户端在高考季推出的“青春启航,逐梦蓝天”“你好,军校生”系列招生直播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和学生欢迎。其实践表明,构建“互动-反馈优化”的动态传播体系是提高招生宣传质效的关键路径。军队院校要通过设置互动页面,如在招生视频中嵌入提问、投票、虚拟体验等互动模块,设置“军旅生涯模拟选择”“军事知识竞答”等沉浸式环节,增强传播黏性;要通过常态化举办线上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依托专家实时答疑、学员经验分享、直播、弹幕、评论区等即时互动工具,让受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增强信任感与归属感;要依托舆情监测系统与用户画像技术,收集反馈,并据此调整和优化后续招生视频内容与传播策略,实现宣传内容的精准滴灌与迭代升级,确保招生宣传始终与受众需求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