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双拥花开沂河之源
——山东省沂源县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纪实

文 | 李孝东 赵利元 崔裕华

一件件惠兵实事温暖官兵心田,一个个拥军门店如雨后春笋,一条条双拥大道贯穿城乡,一处处为民爱民共建场所遍布各地……金秋时节,走进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沂源县,浓浓的双拥热潮扑面而来,让人备受感动。

沂源县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沂河的发源地,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孕育地。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有23000余人参军参战,1800余人壮烈牺牲。从石桥伏击战到南麻战役,从民政部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英雄连长何万祥到“人民楷模”朱彦夫,这方热土英雄辈出、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谱写了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壮美篇章。

沂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到驻军部队开展“爱心进军营”活动。

真情拥军——支持国防建设成为社会共识

“我部1000余亩训练场建设征地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项目涉及国土、供电等多个部门和耕地红线、林场划分等,连续几年迟迟没有启动。今年,我们与沂源县人武部取得联系,他们第一时间向县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县委、县政府当天即召开协调会,自然资源局、供电公司和乡镇(街道)等单位连夜成立拥军专班展开工作,最终确保了训练场顺利开工、如期完工。”该县驻军某部领导介绍。

沂源县驻军单位多,练兵备战任务重。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继承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心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先后4次荣获“山东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他们将双拥工作纳入县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对乡镇(街道)考核指标,建立了1个驻军部队结对1个乡镇、1个县直部门、1个企业、1个学校的“1+4”双拥共建机制,倾心尽力支持部队建设;吸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组建拥军支前工作队,创新开展“点单式”服务;坚持“上门问需”,县领导到驻军部队面对面倾听官兵困难需求、了解矛盾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

驻军某部地处偏远山区,官兵进出和装备物资运输困难,沂源县专门组织力量及时整修道路并开通拥军专线班车。县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说:“哪怕山区只有一名官兵,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解决好进出交通问题。”某部地处城郊交通要道,来往车辆穿行部队两座营区之间,给军事安全带来隐患。县人武部会同交通部门主动实地调研,很快在营区外道路两侧增设了隔音墙,将从部队门前经过的主路改为隧道,困扰部队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该县人武部也主动在军地双拥共建等工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党管武装述职会议、县委常委议军会议和“军事日”等时机,及时协调地方为驻军单位解决制约部队建设和备战打仗的难题10余个,制定出台相关文件6份,使该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氛围日益浓厚。

倾心优属——解决后顾之忧温暖官兵心坎

“上个月,我家的‘小军娃’突发高烧,我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望着挂号处30多人的长队,心里说不出的着急和焦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跟值班护士说明丈夫在外服役和孩子高烧的情况,护士第一时间向医院汇报,为我们安排了军属优享‘专家号’,孩子及时得到治疗并康复。”谈及医院的拥军举措,至今仍温暖着军嫂张欣的心。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齐元军介绍,目前,全县有拥军门店500余家,涵盖医院、银行、汽车维修、加油站等各行各业,军人军属能全面享受优惠待遇,形成了“千企万店齐拥军”的良好局面。

“自退伍返乡后,我就开始经营一家汽车维修店,但受资金困扰,小店规模很难提升,效益也不太好。沂源当地银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我发放了20万元的‘退役军人贷’,通过政府贴息每年减少资金成本2万余元,为小店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退役军人吕军谈到该县银行的拥军政策是满满地感动。

近年来,沂源县把解决好军人“三后”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安置退役军人的若干规定》、《军人军属基本优待目录实施办法》、《困难军人家庭走访、结对帮扶措施》等多项政策,明确军人子女100%就近择优入学入托,随军家属100%对口安置,设立专项资金解决困难军人家属生活、就医等难题。据统计,近两年已有80余名现役军人的家属优先安置、子女优先入学,290余名退役军人累计享受“退役军人贷”6400余万元。

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以营造浓厚双拥氛围为目标,在全县工作中统筹谋划,逐步形成了“县有双拥街、镇有荣誉室、村有光荣墙”的立体化宣传格局;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兵妈妈”、“好军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单位”、“最美拥军人物”等“五美”评选活动;“沂源红”、“樱山红”、“历山老兵”等近千支志愿服务队,“万祥红”等万余名志愿服务者汇聚全县资源,形成了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度的拥军优属服务体系。例如:“最美拥军人物”徐志华向官兵家属捐赠印有“真情双拥、爱在沂源”的爱心鞋垫2万余双,“火焰蓝”志愿者主动上门帮助20余户缺少劳动力的现役军人家庭春种秋收……让驻军部队官兵和军属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沂源县实验幼儿园“军娃班”的小军娃在课间做游戏。

沂源县人武部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果农传授果树修剪技术。

大爱为民——助力第二故乡绘就美丽篇章

“今年夏天雨多风大,淄博军分区援助我们村建设的‘万亩黄桃’基地被雨水浸泡、形势危急,县人武部和武警中队得知后迅速出动200余名基干民兵和30余名武警官兵携带专业工具赶来帮助我们排水除涝。多亏了这些子弟兵,才保住了我们的‘致富树’。”该县石龙官庄村村民王京田说话间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沐浴在全社会拥军优属的春风中,驻军部队官兵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奉献第二故乡、回馈社会关爱的决心。他们在强化练兵备战、完成军事训练的同时,认真履行“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职责,着眼地方所需、立足自身所能,主动作为、同向发力,绘出了拥政爱民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驻军部队持续开展“春雷扶贫助学”、“关爱夕阳红”、“雷锋日”等活动,与102位空巢老人结成救助对子,资助贫困学生271人,结对帮扶20个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430余万元打造大榛子加工车间、千亩丹参种植基地、腰果产业园区等,成为助力沂源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没有淄博军分区和沂源县人武部帮扶的第一笔资金、第一条军民路、第一个‘维纳斯黄金’苹果示范园等项目,我们流水村的发展还停留在过去‘小、旧、散’层面。今年,我们村又被山东省军区推荐为军队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村样板’建设对象,我们对全村的发展振兴更有信心了!”该县南鲁山镇流水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谈及乡村振兴工作,念念不忘驻军部队的帮助支持。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放心了!”在当地群众的眼里,每当危急时刻,总有子弟兵的身影。近几年的抗洪抢险救灾中,驻军部队官兵多次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加固堤坝、转移群众,在关键时刻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良好形象,受到驻地干部群众一致称赞。

(本文图片由崔裕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