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红色,永不淡化的底色

文 | 吴秀国 王伟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由从绥化走出的已故军旅作家麻扶摇老将军创作的。“那时候,我根本不懂写歌词,也不是为唱歌而写词……”回首峥嵘岁月,时年84岁高龄的麻扶摇老将军讲述着创作经历。这是201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军地联合采访组到河北省保定市某离休所对绥化籍老将军进行抢救性口述历史采访活动留下的珍贵资料。

绥化,地处黑龙江省中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游击区,是抗联西征的会师地,抗联名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革命先驱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红色足迹”。据统计,仅建国后从绥化这片黑土地就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他们每一位都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

精神不老,薪火不灭。绥化市军地于2009年初组建联合采访组,展开了一场历时3年零9个月、横跨9省的采访活动,共计完成了近百位共和国绥化籍将军的采访任务,收集整理大量录音、视频资料及超过百万字的文字材料,编辑出版了《从绥化走出的共和国将军》。在此基础上,绥化军分区又联合地方有关部门陆续编印了《绥化英雄故事集》、《强军路上的绥化人》、《英模在我心中》、《绥化武装工作风采录》、《黑土军魂》等多本红色教育书籍。

“目前,绥化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以绥化籍将军访谈实录为亮点,集图文、音视频、革命文物等多元素为一体的本土特色品牌红色资源库,为当地持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绥化军分区领导介绍说。

“杨育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侦察班化装深入敌后,奇袭李承晚王牌军‘白虎团’团部,歼敌97人,俘敌19人,为大部队向南推进、取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走进绥化市北林区育才小学国防教育展厅,校外军事辅导员的精彩讲解不时引发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绥化市北林区育才小学是以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的名字所命名的一所全日制小学,是当地8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之一。近年来,该市军地投入专项经费帮助辖区中小学校改善国防教育环境,定期开展红色书籍捐赠活动,定期组织军事辅导员进校园座谈授课,让红色“星火”在青少年心中点燃。笔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每人都能讲出几个绥化红色故事,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我们以《绥化英雄故事集》、《强军路上的绥化人》和《从绥化走出的共和国将军》这3本红色教育书籍为主,发放给全市两百多所中小学作为开展国防教育的教材,同时配合‘十大英模进校园’、捐资助学等活动一并开展学习教育。”绥化军分区领导介绍说,不只是在中小学,每当新兵入伍出发之际,该军分区都会把这3本书赠送给他们,作为他们开启军旅人生的励志教材。

“坚决听从祖国召唤,履行兵役义务,担当强军重任……”2018年9月,绥化军分区在府前广场开展“千名热血男儿参军报国宣誓活动”,现场向1180名新兵赠送红色书籍,激励广大新兵立足岗位、建功军营、矢志强军。宣誓大会上,接过红色书籍的绥化学院大三学生孙雪皓作为入伍新兵代表上台发言,他讲道:“老一辈革命家在绥化的战斗历程是我们的精神丰碑,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要在军营里不断锤炼自己,努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做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力军、追梦人。”据统计,近5年来,绥化籍官兵共有642人立功受奖,28人考入军校或提干,今年就有63人立功受奖。

“这几年,军地协力从整合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建设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入手,打造绥化红色基因传承矩阵,引领了全社会爱党爱国爱军的时代风尚,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绥化大地代代相传。”绥化军分区领导介绍道,截至目前,该市被授予国家级、省级国防教育基地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6个,受教育人数累计达118万余人次。

绥化军分区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

绥化市军地举办辖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

绥化军分区向入伍新兵赠送红色书籍。

(本文图片由杨 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