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黄色沙海绿色希望

文 | 司李龙 李玉松 本刊特约记者 贺志国

深秋,行走在广袤的阿拉善大地上,蓝天白云衬托着浩瀚的腾格里沙漠,显得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特别是黄色沙海边缘处随风摇曳的白沙蒿、沙拐枣、红柳等沙生植物为戈壁滩播下绿色希望,映衬着“戍边人”的“诗与远方”。

2001年,阿拉善盟军地持续推进治沙造林、兴边富民工程,“青年世纪林”、“军民生态林”等相继建成,如今,腾格里沙漠东缘已形成宽约4千米、长约3万米的绿色长廊,成为京津冀的绿色生态屏障。

“沙漠小了,山变绿了,牛羊肥了,产业多了,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了。”阿拉善军分区领导介绍,久久为功换来生生不息,“沙窝窝”产出了“金蛋蛋”,林业基地成了“绿色银行”,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

阿拉善盟军民携手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大会战。(摄影/王金鑫)

携手,为了找回曾经的绿洲

每年进入三月,李旦生的内心都会涌起波澜,仿佛又听到北疆的召唤。

他知道,再过几天,又有很多战友和他一样,从天南海北,像候鸟迁徙一样,奔赴位于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交汇处的阿拉善盟,参加一年一度的治沙造林活动。

从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岗位退下来后,72岁的李旦生已经完成17次“迁徙”,他与腾格里沙漠的这份“情缘”,从来不曾中断。

“海子似珠,戈壁如玉,这便是故乡……”这首古老而美丽的阿拉善民歌描绘出阿拉善盟曾经水草丰茂的美丽景象。

然而,由于生态脆弱,昔日的天然牧场渐渐被黄沙掩埋。“天上不过鸟、沙石随风跑、四季一个色、人烟无处找”,成为前些年阿拉善盟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了找回曾经的绿洲,2001年春天,李旦生带领阿拉善军分区官兵连续奋战多日,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种下30亩耐旱灌木,打响“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的生态战役。第二年春天,星星点点的绿芽带给官兵无限希望和动力,当年植树造林面积增至400亩。此后,在黄沙漫天的沙漠边缘,涌动的绿色身影成为戈壁滩最动人的风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阿拉善军分区官兵治沙播绿的成果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保护生态、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人人治沙、处处播绿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一场群众性治沙播绿活动在阿拉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30亩、400亩、2000亩……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和社会参与人员的增多,该军分区官兵植树造林的面积逐年增加,最早建设的“青年世纪林”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5万亩。

在治沙造林的群体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飞播队伍——空军某运输搜救团。多年来,这支队伍与林业人并肩作战,从立地条件普查到调研气候变化对飞播造林的影响,从飞播乡土树种到落种封育管护……一项项反复试验,一步步艰难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整套飞播治沙造林实用技术,走出了以“适地、适时、适种、适量、封禁”为主要特征的飞播治沙造林之路。

经过20多年的接力攻坚、治沙播绿,广大官兵在这片“生命禁区”创造出绿色奇迹。如今,由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阿拉善军分区、盟林业局和生态建设专业组织牵头,统筹规划的“五个基地”——梭梭苁蓉产业基地、沙生灌木采种基地、沙生灌木育苗基地、防风固沙示范基地和沙漠生态旅游基地等,正在有序推进建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据气象数据记录,自2001年开始,阿拉善左旗春季的沙尘暴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每年春季的13场到12场再到9场……2013年以后,这里沙尘暴次数屈指可数,京津冀地区的沙尘暴日数同步减少。

阿拉善左旗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苗木培土。(摄影/徐 景)

绿色,富了牧民稳了边防

每年三月,都是种植苁蓉的好时节。

“梭梭树是防风固沙的耐旱植物,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梭梭树还可以孕育‘沙漠人参’肉苁蓉。”挖坑、接种、覆土、浇水,再覆沙、踩实,民兵谢宝民一边娴熟地完成苁蓉的接种,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42岁的谢宝民是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的“名人”。2004年,他积极响应治沙造林的号召,在旗政府和人武部的支持下,开始退牧还林、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那几年,由于过度放牧,沙地裸露,牛羊没有牧草。为了生存,许多人选择远走他乡。”在旗人武部的帮助下,谢宝民等一批牧民掌握了苁蓉种植技术,并承包草场治沙造林。经过多年悉心经营,牧民们的林地生机盎然、满目青翠。仅谢宝民一家,凭柠条、甘草、苁蓉等林下经济作物,几年间已实现创收10多万元。阿拉善军分区还联合军地单位,帮助农牧民建设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打通“种、养、育、订、运、销”链条,形成“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模式,为集体经济注入循环发展的动力。

“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人心也就稳定了,大家固边守边的意识自然就强了。”阿拉善军分区领导说。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解放军是我们的恩人,希望我长大后也能穿上军装。”讲这话的是阿拉善右旗民兵应急连骨干黄佳宝,他负责定期开展巡边任务并加固边境防护网。

黄佳宝至今记得,小时候,由于干旱缺水,家里的牲畜数量年年递减,生活陷入困顿。驻军部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他们家走出困境,建起了驼奶基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后来,黄佳宝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退役后,他又主动申请加入阿拉善右旗民兵应急连。由于素质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他很快就成为民兵应急连的骨干,2021年底被旗人武部评为“优秀班长”。

“祖国北疆的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座哨所,守卫着千里边防……”近年来,和黄佳宝一样,阿拉善盟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加入民兵队伍,阿拉善盟抵边的26座“蒙古包哨所”也成为内蒙古边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牧民哨兵”成为巩固边防稳定的重要力量。

阿拉善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为新植苗木浇水。(摄影/王  鞅)

阿拉善盟军地携手建成的生态林。(摄影/刘子轩)

集结,从北疆到大江南北

“你们长大了想穿上这身让人帅气的迷彩服吗?”“想!”洪亮而整齐的童音从阿拉善右旗蒙古族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传来。讲台上,该旗人武部领导与学生们热情互动,讲故事、话传统。今年开学季,该旗人武部借助开学第一课在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

近年来,阿拉善军分区广泛邀请优秀官兵和民兵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国情边情教育讲座,讲述军民携手治沙造林、固边兴边的故事。每年植树季,军分区、人武部都组织师生到生态建设基地,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固边观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阿拉善军分区和驻军部队官兵20多年如一日坚持治沙造林、帮扶群众的暖心行动,产生了良好的国防教育辐射效应。这种精神的力量跨越阿拉善这块“五彩斑斓的土地”,向全国各地传递。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李旦生的母校。校友们得知他在阿拉善盟治沙造林,纷纷加入这一行列。每年植树季,师生代表都会赴阿拉善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到了秋冬季,学校还派出摄制小组前往生态林察看林木生长情况,并制成视频在校庆日播出。目前,他们栽种的林木已达3000余亩。

“这既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感悟很深。不仅八一学校的师生们惦记着阿拉善盟,阿拉善军分区官兵还收到了许多遥远的问候和牵挂。

“亲爱的‘戍边人’,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奉献!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你们的默默坚守和牺牲!”“马上又到植树季了,不要忘记我们一年一度的约定!到时候我还要和你们一起种下沙枣树,一起为祖国站岗……”这些饱含深情的信件来自大江南北。每年植树节前后,军分区官兵和当地民兵都期待同远道而来的朋友共同播撒绿色的希望。不少参加过植树的人员表示,阿拉善盟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深圳某企业员工李莉在信中写道:“戈壁胡杨是我人生的榜样,天涯哨所是我人生的坐标,最可爱的‘戍边人’是我心中的灯塔……”读着情真意切的话语,阿拉善军分区的官兵湿了眼眶。

茫茫戈壁,圆月高悬。初冬的气息已然降临阿拉善盟,但想起远方的惦念和勉励,挺立在祖国边防线上的哨兵心头升腾起别样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