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兴武路上绽放“孔雀蓝”——陕西省咸阳军分区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见闻

文 | 杨俊杰 本刊记者 冯伟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现役转改和新招录文职人员持续补充到省军区系统,他们活跃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以精湛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作风形象赢得了部队好评、官兵称赞、社会认可。今年本刊开设“文职方阵”栏目,以期展示各级在抓建文职人员队伍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和文职人员奉献岗位建功立业的风采风貌,敬请关注。

咸阳军分区召开文职人员岗前强化培训总结暨入职宣誓大会。张志涛

咸阳军分区组织文职人员进行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考试。张志涛

时令刚过清明,古都咸阳已是绿染枝头、万物勃发,到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咸阳市民兵训练基地内,全市民兵“四会”教练员集训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担任“武教头”的数名文职人员忙碌于教室操场间,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示范演练、评估检验;在基层一线,文职人员们奔波于机关部门、乡间小路,紧前推进整组数据会审、国防法规宣讲、帮扶产业调研……

眼下,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耕图”在文职人员的组织和参与中徐徐展开。正在一线调研指导工作的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近年来,他们着眼文职人员队伍特点实际,着力在激发活力、强化动力、凝聚向心力上持续用力,使“孔雀蓝”阔步迈上兴武路,跑出干事创业“加速度”。

思想上“加钢淬火”——

教育引领激活力

“有经验不代表能力强,高学历不代表能干好。只有历经思想观念上的淬火和工作实践上的磨练,才能为自己镀上一层真正的‘孔雀蓝’。”4月初,在咸阳军分区组织的“向身边的国动人致敬”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荣立三等功的三原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李盼的发言引发阵阵掌声。转改文职不到三年便获此殊荣,李盼坦言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军分区的思想淬炼。

刚转改文职后的那段时间,李盼在工作中选择了不“冒尖”也不“冒泡”,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甘当“桃花源中人”。李盼的“成长史”在该军分区文职人员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迷茫彷徨到追赶超越,他与不少“孔雀蓝”共同经历了换羽重生。

“不能抢了现役干部的‘风头’”“文职人员就是临时工”……近年来,先后有116名“孔雀蓝”落户咸阳军分区。然而受身份转变、从“文”动机、个人适应能力等因素影响,部分文职人员虽岗位落编,但心里落不下根,一度出现“军转文职无动力、社招文职缺目标”的“二元对立”现象。

转身子,更要转脑子。军分区对此类问题及时“解剖麻雀”,在深入调研后制订了《加强文职人员思想教育措施办法》,从思想培塑、教育引导、荣誉激励等方面着手,精准助力每名文职人员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情况、胜任工作。针对文职人员来源渠道多样、思维观念多元等特点,该军分区持续开展“强素质、尽职责、守法纪”集中教育,在加强学习、提振精神和严守纪律等方面下大力气,不断增强文职人员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每年组织“典型在身边”“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评选等活动,让先进文职人员“灯箱上有影、橱窗上有图、光荣榜上有名”,进一步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通过正向激励和教育引导,很多文职人员脱颖而出。近5年来,该军分区先后有5名文职人员荣立三等功,30余名文职人员受到嘉奖,50余名文职人员受到通报表彰。

事业上“搭台铺路”——

培养帮带强能力

“通过层层考验,我即将晋升为11级文员,工作劲头更足了。”填报完《文职人员考核登记表》,礼泉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薛龙飞满怀信心地说道。

很多人想不到,早在三年前,薛参谋在工作中还频频“碰壁”。入职前他已在该省某知名企业工作了两年时间,原以为凭着经验优势会更快“破局”,可面临的是和“零经验”战友类似的困境:潜力调查理不出头绪、民兵整组找不到规律、征兵宣传讲不清政策……甚至一度产生畏怯心理,“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薛参谋唏嘘不已。

“文职人员只有搞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才能规划好工作发展。”该军分区经过认真研究,按照“专一门、精两门、会三门”的人才培养思路,通过骨干帮带、轮岗锻炼、送学深造等方式,促使文职人员“强筋”“壮骨”,强文精武。

作为骨干帮带的受益者,从事政工业务的社招文职人员郭少凡起初因工作上手慢、失误多,一度自我怀疑。了解情况后,军分区安排政治工作处干事张志涛担任“导师”,从政治工作常识到党建理论知识,从办文办会流程到军事体能训练等方面,一对一精准帮带。暖心“红利”让小郭重拾信心,当年年底小郭工作就能独当一面,采写的多篇稿件还在中央级媒体刊发。

“在做好传帮带的基础上,要积极搭台子、压担子,让文职人员挑大梁、唱主角。”该军分区领导介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下发后,他们细化考核制度,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导向。

“想干事给台子,能干事给位子。”文职人员郭明涛曾是山西省运城军分区的正营职干事,转改之初担心到了新单位会“靠边站”,这种疑虑随着军分区领导的一番谈话烟消云散:“文职人员要靠能力素质立身、凭实干实绩进步,充分展现‘孔雀蓝’的硬实力。”很快,郭明涛凭借过硬素质本领独当一面,并在次年荣立三等功。

一手抓选拔配备,一手抓培养使用。该军分区打通“使用—培养—表彰”人才建设回路,众多文职人员得以挖掘潜能、施展才华。近年来,该军分区先后调整使用30余名文职人员,择优遴选发展5名文职党员。

咸阳军分区组织文职人员进行体能考核。张志涛 摄

生活上“传递温暖”——

关心关爱添动力

“爸爸,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这次摸底考试我又考进了全班前3名!”4月15日晚,加班加点核对民兵整组数据的渭城区人武部军事科科长赵建珩收到孩子的喜讯,顿感倦意全无。

作为首批“吃螃蟹”的转改文职人员,2018年初赵建珩被选调到渭城区人武部军事科科长岗位。事业上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是件高兴的事,但烦恼也接踵而至。

“当时孩子上学问题比较麻烦,有的学校不是学位紧张,就是距离较远,或者收费太高。”赵建珩告诉笔者。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军分区立即指派专人沟通协调,方便孩子就近入学。拿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妻子鼓励赵建珩,一定要倍加努力工作,报答组织。

无独有偶,文职人员莫函霏在首次定级时也遇到了“卡脖子”的事。原来,莫函霏入职前曾有一年工作经历,按照政策规定首次任职定级时应定为办事员2档,但需提供社保缴纳记录或工作证明。由于之前的单位未及时给他缴纳社保,加之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停工,一时间成了“无头案”。为还原真实情况,该军分区安排人员通过工商注册平台,几经辗转终于联系到企业负责人,证实了他的一年工作经历,最终莫函霏按期转正定级。

“让文职人员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谋打赢上,必须为他们营造暖心舒心的环境。”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在落实好住房医疗保障等基本制度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惠文利文”6条措施,细化加班调休、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保障,提升“军队一员”的职业荣誉感。据统计,该军分区先后协调安排文职人员子女入读地方公办学校18人,帮助文职人员解决父母看病就医等困难35件(次)。

扶到点子上,帮到关键处。去年7月,正在组织开展征兵宣传工作的文职人员王旭家乡遭遇特大暴雨,家中受了灾,而且通信中断,无法联系上家人。得知这一情况,军分区立即行动,多方协调后帮助王旭找到家人并送去慰问金。据悉,该军分区将文职人员“吃穿住用行的具体事、家长里短的家务事”想在前、办到位,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每名文职人员的心坎上,有效增强了文职人员为军分区建设添砖加瓦的向心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