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商山洛水为军向战保打赢

文 | 高运锋 余守义

小满时节,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商洛市草木葳蕤、清爽怡人,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初夏的味道。而置身商洛军分区作战室内,却让人嗅到浓浓的“硝烟味”。

“如何让民兵保障的‘准星’对准打赢‘靶心’”、“如何实现演练场和战场间的‘无缝衔接’”、“如何将民兵应急应战力量的方向把正、力量用准”,在第二季度党委议战议训会上,该军分区领导着眼演练中的保障打赢工作“连发三问”,引发参会人员深思。

课目向实战聚焦,标准与战场对接。近年来,商洛军分区紧盯新时代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积极对接部队作战需求,精准破解服务保障难题,在助力打赢的强军兴军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商洛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连开展无人机操作训练。(摄影/余守义)

镇安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帮助受灾群众通过险情地段。(摄影/鞠林严)

商洛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战术训练。(摄影/余守义)

以战领建夯实基础

军分区何以专题研究民兵支援保障工作?这主要源于之前的一次“遭遇战”。

去年初春,一场严寒条件下保障部队过境行动演练在丹江河畔的某训练场地打响。演练以过境部队“遭‘敌’精确打击,需实施增援保障”为背景,围绕“救、供、运、修”等功能模块,开展战时军粮供应、人员抢救、车辆抢修等实战化课目训练。“激战”正酣,导调组临时增加“后方道路被毁机动受阻”的情况处置,使胜券在握的演练增添了几丝“悬念”。

紧急时刻,作为预备队的商洛市商州区民兵支援保障分队迅速上场“救火”。他们先用无人机勘察道路损毁情况,紧接着动用大型工程机械清理土石、铺设涵管、压实路面……没多久,一座长30米、宽4米的钢桥便架设完毕,部队车辆顺利通过。

硝烟散去,军地人员围绕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足逐条逐项剖析,列出解决清单。“支援保障力量在战斗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事关全局,每一个点位都事关胜负。本次演练绝处逢生,与民兵分队的‘硬核装备’有着直接关系。”走下演练场,全程参与演练的该军分区领导感慨道。

早在2021年,商洛市军地就成立工作专班,按照民兵营连“一办、一标、一队”战备器材配套标准,先后对接调研需求10余次,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建设标准及时下发文件、督导落实。仅用半年时间,无人机、通信指挥车、生命探测仪等高精尖装备先后“列装”,满足应战应急装备保障需要。采访中,笔者在丹凤县人武部战备库室看到,战备物资实现了箱组化、托盘化,为方便战备物资装运,出入通道也全部实现无障碍通行。

据了解,近两年,该军分区和所属人武部在推进“四个秩序”建设中,突出抓战备基础建设,累计筹资800多万元,完成了两级作战室建设,实现对上、对下和对地通联,信息化指挥手段更趋多样化。

“在商洛,国防建设优先已成为党政领导共识。”采访中,商洛军分区领导介绍,除在器材配备上优先支持外,地方政府在土地划拨上也是倾尽所能。

拿出最好的建设用地给部队,在商洛并不是新鲜事。两年前,该市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遇到阻力,得知此事后,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对接部队需求。经专家勘测,他们在最适合建设训练基地的地域,一次性划拨全部建设用地。去年,某部要在商洛市建设新的备战设施,该市军地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很快拿出建设用地规划、附着物迁移等一揽子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工。该市所属多个县也是“各显神通”:山阳县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民兵射击靶场,镇安县和洛南县分别把撤并的乡政府和中学改建成民兵训练基地……

向战发力科学编组

“砰砰砰!”近日,随着3枚红色信号弹迅速升空,商洛市重要目标防卫防护实兵演练正式拉开序幕。

中军帐内,键盘声声,数据奔流。指挥席上,该军分区领导一边紧盯保障态势,一边沉着下达口令。

军令直达末端,网络通信、无人机侦察等新质民兵力量大显身手,预征预储的方舱指挥车、通信保障车等高新装备竞相亮相,演练充满“科技范儿”。

“这样的场景,以前并不多见。”该军分区机关领导说,插上了科技翅膀的民兵队伍今非昔比,已经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

无独有偶,去年7月份的一次紧急出动,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民兵支援保障力量的“认知度”。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镇安县杏树坡村和锡铜村相继发生山体滑坡,多间房屋倒塌,数名群众被困亟待救援。镇安县民兵应急分队接到救援命令后迅即出动,不到两个小时即将受伤人员安全快速转移至就近医院。

训练就是打仗,演训场就是未来的决胜场。为提升新质民兵应急应战能力,该军分区针对辖区地处丹江和洛河源头水库较多、森林覆盖率高、尾矿库多的实际,常态开展无人机侦察、空投灭火弹、水上救援等课目训练,重新定义和解决新形势下“训什么”、“怎么训”等问题,打通从保障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向战为战的脚步踩得有多实,新的能力生成就有多快。“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紧贴部队作战任务需求,倾力打造与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相匹配的新型民兵队伍,着力提高民兵遂行支援保障打赢能力。”采访中,该市负责牵头落实民兵高质量建设的常务副市长陈璇介绍说。

专业、高效、过硬……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词汇标注着该市创新构建新型民兵的思路和决心。借力地方经济建设成果推进国防力量建设,今年,该市编组的58支新质民兵分队中,涉及信息网络、气象水文、搜救打捞、无人机等多个高新领域,且人员专业化程度高,为遂行支援保障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商洛市、县两级民兵无人机分队进行集中训练。据该军分区领导介绍,民兵编组时,他们就和编兵的高新企业签订预征预储协议,这次训练使用的大、中型无人机全部由本地生产公司提供,教练员由优秀的无人机飞行教官担任,训练经费和场地由军分区统一保障,解决了教学力量不足、训练器材短缺的问题。

商洛军分区组织民兵分队开展卫生与救护训练。(摄影/程   柯)

商洛军分区组织民兵进行灾后清淤工作。(摄影/舒同治)

商洛军分区组织民兵无人机分队集中训练。(摄影/曾   萃)

商洛市军地联合组织保障部队过境行动演练。(摄影/曾   萃)

为战保障加强协作

商洛市地处我国西北和东南机动要道,保障部队机动过境任务较多,他们把平时每次任务都当作战时行动来对待。近日,该市商南县人武部联合地方单位在讨论部队机动过境饮食保障方案时,“如何保障几千人几个梯队连续一天半的热食供应”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有的建议依托某饭店制作盒饭送到过境部队宿营点,有的建议找民间宴席承包人就近保障……商南县人武部部长王占国敏锐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的练兵机会,必须“巧借东风”,把民兵保障队伍“拉出来溜溜”、“用上去试试”。

对此,该县人武部积极与参演部队沟通协调,了解兵力投送方式、核对部队机动时间、掌握梯队行动进程,及时进行支前保障对接。在高速服务区开辟军车专用停靠区,启动多个应急加油点,协助部队抓好装备维护保养;民兵应急分队派出力量进行交通指挥,提供最优行军路线;民兵保障分队在预定地域完成野战餐厅搭设并展开热食制作。

他们还主动靠前,研究可能的战时需求,挖掘保障潜力,动员民兵医疗救护、道路抢修等5支应急保障分队,坚持以战时保障过境部队为标准修订行动方案,主动增加应急动员和支援保障难度。据了解,该军分区在执行任务中从多个阶段和环节提前研练,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行动预案,圆满完成保障任务,受到任务部队一致赞扬。

“只有后方保障好,前方才能打得赢。”军分区参谋吴鹏涛告诉笔者,无论是部队用水用地、食品油料供应等基础保障,还是安全环境监测等需要军地多部门协作的联合保障,军分区均提前与地方有关部门会商,让驻训部队少跑路、少分心。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军分区累计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部队训练和过境等8类13项保障问题,有力保障了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开展。

“联在一起”必须“练在一起”。该军分区与驻训部队建立联训机制,采用“穿插式、互动式、加餐式”联训模式,探索“大课堂与微讲堂、模拟与实训”等多种联训方式,培养了一批想实战化训练、懂实战化训练、会实战化训练的专业化民兵人才队伍。

“驻训部队教练员请进来,民兵分队走出去,是军地联训的重要方式。”该军分区参谋邹斌介绍,去年以来,他们和驻训部队召开4次联训研讨会,驻训部队先后为军分区轮训2个批次400多名民兵,民兵队伍遂行任务和实施保障的能力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实现了从人力型到智能型、专业型的换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