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崇军拥军潮涌钱塘江畔

文 | 本刊记者 肖先云

浙江,又称之江,因钱塘江而得名。

五月之江,一步一景。在杭州西湖畔,记者见到正在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参观的退役军人李远峰和他的家人,他们没想到景区还有一座记录浙江籍英模官兵荣誉的主题公园,称赞这是“西湖第十一景”。对李远峰来说,这次旅行不仅欣赏了一路风光,更让他感受到了一路尊崇。这份尊崇胜过美景让他备感温暖:景区参观减免门票、公共交通优待乘坐、消费享受专属折扣……扫“老兵码”全省区域享受优先、优质、优惠服务。李远峰感慨地说:“一次参军终身荣耀,这份荣誉沉甸甸的!”

“浙江崇军拥军不仅内化于心,更重外化于行。”浙江省军区领导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军地各级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激励+保障”一体推进,全方位构建宣传矩阵、全链路加装数智引擎、全领域聚合社会资源、全要素规范长效机制,打造崇军拥军品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受尊崇的职业。

钱塘潮涌,爱军情深。行走之江大地,热爱军队、尊崇军人蔚然成风,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6500多万之江儿女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方位构建宣传矩阵——

崇军之光闪亮之江大地

“李步正,一等功!”4月26日,丽水市军地将一等功喜报送到缙云籍军人李步正家中,这条新闻迅速刷遍了当地媒体和网络平台。

前来贺喜的邻里乡亲络绎不绝,“老李家儿子真有本事,在部队立了一等功,真了不起”“一人立功,全村光荣”。

喜讯传来的第二天,缙云县宫前小学就邀请正回乡休假的李步正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一起升国旗。学校领导说:“见到‘最可爱军人、最骄傲校友’,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

“英雄就在眼前,这才是我应该追的星!”随后数日,李步正接连被学校、企事业单位邀请演讲。每到一处秒变“追星”现场。

“那一刻,我仿佛体会到了追星真正的意义。”丽水中学学生王欣鑫在与李步正的互动中备受鼓舞,在日记里写到,“我希望像他一样坚定自己的选择,实现人生的价值。”

很快,李步正胸挂奖章的照片,登上了村里、学校的军人荣誉墙,成为当地“最亮的星”。

在杭州市“崇军之光”展馆,有这样一段话格外引人瞩目:“军人有三次生命:第一次,他们在军旅中勇往无前保卫家园;第二次,他们退役后扎根社会务实肯干;第三次,他们的故事被颂扬,在记忆里永存。”

“荣誉是军人的永恒追求。只有大力宣传弘扬,才能让军人感受荣耀,让荣誉成为永恒。”浙江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说,“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完善军人荣誉体系建设。”

时间回溯到2013年,浙江省启动乡村文化服务综合体——“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浙江省军区借势而为,积极协调在文化礼堂设立军人荣誉墙,迈出了浙江省军地推动新时代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的第一步。

“军人荣誉不再沉睡在档案袋中、埋藏在记忆里,而是成为闪亮之江大地的荣誉之光。”浙江省委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10年来,浙江省军地陆续在全省9673个农村(社区)文化礼堂设立军人荣誉墙,同步推动进入2927所中小学、103个主题公园。

随着荣誉墙进礼堂、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活动的广泛开展,军人荣誉也传遍家乡的角角落落,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里,“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常山县辉埠镇久泰弄村,参观村国防教育主题展馆是新兵入伍前的必修课。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明说:“我们这么做,就是让他们带着家乡人民的荣誉和期盼出征,逐梦军营。”

2014年,久泰弄村以整修文化礼堂为契机筹建国防教育馆,拿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建馆,全村人都支持。展馆位于礼堂二楼,面积约700平方米,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常山兵事志”、“军人荣誉墙”等多个展区,历史资料翔实、展陈手段丰富、功能设施齐全,成为浙西唯一一家综合性国防教育主题展馆。

如今,久泰弄村国防教育主题展馆上榜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第一批认定名单,成了网红打卡地。家里来客人邀请到馆参观,成为久泰弄村民的“待客之道”。

10余年间,“军人荣誉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之江大地,军人荣誉宣传的外延不断拓展。2013年起,浙江省市县三级主流媒体开设“八一光荣榜”栏目,公布年度立功受奖的浙江籍军人事迹;2020年起,开展为新兵赠授“从戎之剑”仪式,新媒体直播全网点击量达6.3亿次、留言超1700万条,“携笔从戎、仗剑报国”成为大学校园最“燃”的青春誓言……

擦亮军人荣誉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奋斗之路。通过立体化、多维度宣传,越来越多的浙江籍军人尤其是军队英模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崇军尚武、从军报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在李步正家乡宫前村军人荣誉墙前,几名假期回乡的大学生拍照发朋友圈,“9月,军营见”。

嘉兴市南湖区利用景区巡逻车宣传辖区立功官兵先进事迹。(摄影/时   庆)

浙江省每到征兵季都向应征入伍新兵赠送“从戎之剑”。(摄影/刘   策)

部分退役军人在杭州市“崇军之光”展馆观看红色记忆纪录片。(摄影/肖先云)

常山县“U见老兵”商家联盟为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优惠服务。(摄影/肖先云)

全链路加装数智引擎——

崇军在线实现数智赋能

“欢迎您,最可爱的人!”在余姚市四明山镇南山村,76岁的退役军人宓安堆用“老兵码”乘坐公交车,系统的语音播报让他感到格外温馨。

自从有了“老兵码”后,老兵的出行也变得更加简单。外出看病,“老兵码”无感就医;下山购物,“老兵码”专享优惠;外出游玩,“老兵码”优先入园……一码在手畅享便捷。

在杭州市军休管理服务中心第六干休所,工作人员手机“军休码”APP收到预警信息,一名军休干部“健康服务码”由绿变红,健康状态异常。工作人员随即拨通家属手机,得知老干部因病住院,需要做手术,立即将情况上报。

“你们怎么知道我住院了?”面对前来慰问的干休所领导,躺在病床上的老干部满脸疑惑,得知是“健康服务码”预警,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赞工作做得细。

加快保障领域数字化建设,为保障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生活服务,是浙江省军地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的创新之举。

“崇军有‘数’,是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数字化改革大势所趋。”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介绍,浙江省是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地。20年前,浙江省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数字浙江”建设;20年后,浙江省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热土、数字治理的典范。数字就业、数字医疗、数字交通等新业态新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尤其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随着数字化改革浪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起步的艰辛让人记忆犹新。

“申请优抚待遇时,政策文件多,具体到个人享受什么待遇不清楚”“个人材料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提供起来很不方便”……2021年初,浙江省部署开展退役军人数字化工作改革,17个试点单位组织召开需求恳谈会590余场,走访退役军人2.3万余名,发放调查问卷6.5万余份,收到不少情况反馈。

“信息需求不对称、政策知晓率低、提供自证材料难等问题,反映出服务理念没跟上、基础信息不完善、数据壁垒未打通、基层力量不匹配。”调研过后,更加坚定了浙江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改革决心。

各试点单位按照“支撑体系+场景运用+协同机制”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架构,相继推出“崇军在线”“老兵e家”“一码通”等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管理保障数字化、业务办理智能化、服务供给精准化、部门协同集成化打下基础。

2021年8月,在军地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完成基础数据仓与多系统数据比对,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浙江老兵”专区开通运行,全域互认的“老兵码”正式上线。

数据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今年3月刚从空军某部退役返乡的汪子杰,通过手机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军人退役一件事”联办窗口,在线提交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预备役登记等信息,整个流程办下来不到半个小时。

“早就听说‘老兵码’能够享受专属服务,没想到使用起来这么方便。”退役军人周一帆从武警某部退役回到家乡,第一时间申领了“老兵码”,在体验了活动“码上”参与、福利“码上”领取、政策“码上”咨询后,忍不住夸赞“这是实实在在的‘暖心码’”。

数字赋能发展,数字推动创新。浙江省军地还把征兵体检、军属就业、社保转接等项目汇入“浙里办”网上应用,实现精准服务“一站式”、数据联动“一网办”、惠兵优待“一码通”、诉求提报“一键达”,80%以上事项可实现线上办理。

时代课题,归根结底,要靠改革作答。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浙江,进一步引领改革风气之先,以数字化改革开启浙江改革新征程,也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工作加装了“数智引擎”。

全领域聚合社会资源——

崇军联盟形成联动效应

“用我们的力量,致敬最可爱的人。”这是浙江省常山县东方商厦门口的宣传标语。在这个规模不大的百货商场,有26个商家加入“U见老兵”崇军联盟。商厦总经理尹安平告诉记者:“只要是优待对象来商场消费,就能享受联盟商家折上折优惠。”

在一家珠宝店,“U见老兵”商家联盟的标识牌格外醒目。退役军人徐勇军陪同战友正在挑选首饰,他直言,享受优惠购物,更感受到社会的尊崇,心里充满温暖。

“打造‘U见老兵’崇军品牌,秉持的是常山‘一切为了YOU’的核心理念。”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崇军联盟成员都是自愿加入的诚信企业和优质商家,主动让利为优待对象提供优质、优先、优惠服务。该县现有崇军联盟成员单位86家,遍布全县14个乡镇、街道,“U见老兵”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这是浙江省各行各业加入社会化拥军行列的缩影。”浙江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表示,拥军优属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从精神和物质方面支持人民军队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大力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探索完善行业拥军、社区拥军、企业拥军等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全省2.4万家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参与社会化拥军,覆盖医疗、酒店、餐饮、商超、银行、旅游等各领域,为优待对象提供丰富多元的优惠便利服务。

在社会化拥军大潮中,浙江省社会各界齐心参与,拥军服务百花齐放——

浙江省通信基础运营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开办5G数字化培训班助力部队数字化改革,依托数字电视平台开发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综合平台。

温州市发挥社会群体拥军基础广泛的优势,建设双拥共建示范单位1200家,双拥教育示范基地54个,形成“百镇千店齐拥军”的良好局面。

湖州市民间拥军组织设立“志国拥军奖”、“益民报国奖”、“飞颖好军嫂奖”等7个爱国拥军奖项,已有上千名军人军属享受到荣光和尊崇。

……

“提升新时代社会化拥军成效,助力练兵备战是关键抓手。”龙泉市人武部政委廖卫民对此深有感触。

2019年9月,驻浙某部提出配备便捷式空调的需求,市人武部牵线搭桥,龙泉市汽车空调配件行业协会承担起研发重任。协会联合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攻关4个月,在汽车空调技术基础上研发出新能源便捷式空调,具备安全、便捷、节能、无噪音等特点,符合军事需求。

双拥促双赢,双赢为打赢。协会以研发为起点占据便捷式空调领域的领先地位,100台便捷式空调装配部队提升了野外作业效率。

2022年,浙江省公布首批“社会化拥军成绩突出单位”和首届“最美拥军人物”,100家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30名个人入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来越多组织和个人加入拥军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企业助力拥军、社会参与拥军、群众支持拥军成为新风尚。

在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大山深处,叶美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爱戴。一条崎岖的小路,一根扁担,她坚持拥军50多年。从豆蔻年华到古稀老人,她挑坏了20多根扁担,磨烂了100多双鞋子,累计行走山路6万多公里,为的就是让“最可爱的人”吃上新鲜蔬菜。这个朴实的信念,她坚守58年始终没有变。

浙江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也正缘于无数个“叶美英”的坚守:退休教师蔡永法传承红色基因,义务守护烈士陵园半个多世纪;企业家杨宝庆实业报国拥军,设立全省首个拥军慈善专项基金;志愿者孙嘉怿走遍大江南北,持续为烈士寻找亲人……

“今天我将扁担交给你,希望你把咱们家的拥军传统一代代传下去!”一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座城。2021年7月28日,叶美英送菜的路被丽水市莲都区命名为“拥军路”,命名仪式上,叶美英将一根扁担交到儿子叶利波手里。

“接过这根扁担,拥军‘接力棒’就交到了我们手上!”叶利波表示,拥军形式可以变,“拥军扁担”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义乌市北苑小学“少年军校”学生练习军体拳。(摄影/宋芳龙)

龙游县端礼小学“少年军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摄影/宋芳龙)

温州市老兵宣讲团走进校园宣讲国防知识。(摄影/潘敏苏)

全要素规范长效机制——

崇军名片展现担当作为

“对地方政府做好随军家属就业有什么建议?随军家属对就业扶持有什么期待?军嫂就业需求有哪些特点?”宁波市主要领导对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提出“三问”。

“问到了我们心坎上,也给了我们满意的结果。”军嫂于奉月如此评价。去年年初,通过舟山市举办的随军家属高质量就业招聘会,她如愿签约一家国有企业。

舟山是双拥名城,关注军嫂就业创业,是舟山市的一个传统。早在2009年,舟山市就首开先河,成立两个政府全额拨款的随军家属服务管理机构——驻舟山海军和陆军家属就业服务处。

在浙西衢州市,驻军某部现役军人颜东来说起孩子入学一事,至今仍感慨不已。

去年8月,颜东来和妻子决定让孩子在驻地上学。新学期马上就要到了,虽然对驻地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有信心,但时间太紧迫心里也没有底。没想到的是,他们递交入学申请不到半个月就收到通知:7岁的儿子按申请意愿,安排到衢州市实验小学就读。夫妻俩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这种安置效率,真是让我们没想到。”

这几年,衢州市把“后方无忧、前方无畏”作为目标,主动担当作为,硬核推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11条”、“军人女子入学10条”,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率100%,军人子女100%入读第一志愿学校。

衢州市还在全国率先构建礼送、礼赞、礼迎、礼遇、礼贤、礼敬的“六礼”崇军工作体系,做到新兵入伍有欢送、立功受奖有点赞、退役返乡有欢迎、惠军政策有待遇、选岗入职有举贤、暖心服务有尊敬,实现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其做法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全国推广。

“解决军人后顾之忧,要靠感情维系,更要靠制度保障。”浙江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介绍,像舟山、衢州这样由党委政府牵头、从政策制度入手,通过固化经验形成机制推动拥军优属工作高效落实,在浙江形成共识。

近年来,浙江省军地不断完善随军家属安置就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军人合法权益维护、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政策支撑,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浙江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浙江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浙江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规定,有效解决了军人“三后”问题,有力促进了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杭州市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组建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推进拥军支前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温州市将解决好军人“三后”问题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作为党管武装考核、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的重要依据。

金华市紧盯部队打仗急用、改革急需,专门出台政策举措,全力配合做好部队转隶移防、人员分流安置、军事设施保护等工作。

嘉兴市建立军地需求双清单机制,形成逐一交付、限时办结、闭环监督的过程控制机制。

满堂红!在最近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评选中,浙江省11个设区市全部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崇军拥军的名片越擦越亮,也充分彰显了浙江省军地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格局和时代担当。

……

钱塘潮涌竞千帆,崇军拥军奋当先。

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省军地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为推进强国强军伟大实践凝聚军政军民团结的强大合力,展现浙江军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