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新歌唱响“水兵母亲城”

—— 江苏省泰州市聚力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纪实

文 | 陆 阳 刘杨阳 本刊特约记者 李弘非

江苏省泰州市是一座英雄之城、红色之城,是人民海军的诞生地,素有“水兵母亲城”之称。75年前,在解放南京的隆隆炮火中,人民海军从泰州市白马庙扬帆起航,一路劈波斩浪,驶向万里海疆;一年后,泰州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血洒朝鲜战场,“三个不相信”誓言气吞山河,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硝烟已散,昔日英雄人民的支前壮举,早已融汇在泰州儿女的血脉之中。如今,泰州市各级积极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一体推进强市富民与强军兴武匹配发展,该市党管武装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泰州市姜堰区组织入伍新兵出征仪式。(摄影/颜禹铭)

培育管武兴武“领头雁”

“既挂帅又出征,既谋事又尽责。”“生产力和战斗力两个指标一起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在去年泰州市党管武装工作会议上,各县(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时话语铿锵。

多年来,泰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党政军“一盘棋”思想,把党管武装当作助力强军兴军的基础工程来抓,接续跑好接力赛、层层担起肩上责、人人唱好主角戏,严格落实党委议军、过军事日、第一书记述职等制度,着力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务军兴武能力,不断推动党管武装品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军地联合指挥要素怎么设置?军地领导的指挥权责如何厘清?……去年11月底,泰州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带领国动委成员单位,采取异地同步、上下联动、军地联合的方式开展研究性演练,探索构建战时军地联合指挥体系的方法路径。演练现场,指挥所内军地各指挥要素人员围绕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10余个演练课题依次进行分析研判、定下决心。随着演练的推进,初步探索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平战一体的军地联合“指挥链”。

2022年6月,泰州市在省内率先组织基层党委书记党管武装专题集训,组织91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集中“淬火”。集训按照“连队化管理、课题式教学、实践性体验”的模式组织,邀请国防大学教授、泰州市领导和县(市、区)人武部主官进行授课辅导,现地参观“杨根思”民兵应急连连部和根思乡武装部,让大家在学思践悟中提高认识、明确标准、强化本领,努力解决基层武装工作“不会管”、基层阵地“不会建”、军民一体“不会联”的矛盾问题,有效推动了党管武装工作落地见效。

泰州市组织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会。(摄影/方雨婷)

泰州市军地百名代表赴泰州舰参观见学。(摄影/单友康)

建好武装工作“主阵地”

去年11月,新改造投入使用的泰州市民兵训练基地轻武器射击场内硝烟弥漫,来自江苏省军区直属队的新兵们动作娴熟地卧倒、击发……“这些年,我们一直依托泰州市民兵训练基地组织新兵训练。这次改造升级后,设施更加完备、功能更加齐全、保障更加到位,不仅提高了训练效率,也提升了训练成绩。”省军区直属队新兵连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该市民兵训练基地设施老旧、功能落后的问题日益凸显,一度成为制约全市武装工作全面发展的掣肘问题。“武装工作决不能有欠账。”市民兵训练基地的升级改造很快被提上日程并完成建设。该市还以此事为契机,对全市制约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矛盾问题进行系统查找梳理,并建立工作台账集中推进解决。

凡是武装工作有需求都要大力支持,这早已成为泰州市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据统计,近年来该市先后投入经费2.77亿元用于武警泰州支队及教导队迁建工程,投入经费5500万元用于泰州军分区综合楼重建、市民兵装备仓库和民兵训练基地等场所改造升级,为部队练兵备战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基层武装部作为武装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级党委抓建的重心。去年9月,泰州市军地联合开展的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三比一提升”活动如火如荼,即比建设标准、比设施配套、比软件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建设水平。他们通过集体观摩、现场督导、随机抽点、全面评估、区分等次的方式对全市乡镇(街道)武装部和普通民兵连连部进行摸底并拉榜排名,在基层武装工作末端迅速掀起争先创优、争创特色热潮。

此前,靖江市滨江新区武装部受场地限制,软硬件配套标准化程度不高。对此,该区党工委书记夏灵峰亲自挂帅,多次组织现场调研、专题研究,升级改造“三室一库”和民兵营(连)部,按照标准配备装备物资、加强软硬件建设,使武装部很快迈入了先进行列。

打好国防教育“组合拳”

去年9月初,在姜堰区三水初级中学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大幕”拉开,演员们用饱含深情的情景式朗诵,深情讲述着姜堰籍海军一级飞行员、一等功臣秦朋飞的传奇故事,短片《虎威雄魂铸精兵》、《蜕变—一位大学生新兵的役前教育日记》则分别展现了泰州籍官兵精彩的军旅生活和在部队发生的巨大蜕变,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把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雄壮的军歌声中,近百名秋季入伍新兵集体登场,“三个不相信”的宣言响彻礼堂上空,学校的学生和新兵的亲友手捧鲜花夹道欢送新兵出征。“我们把送兵仪式从火车站搬到学校,不仅增强了新兵的荣誉感,更是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具有仪式感的国防教育,鼓舞更多学生立志从军、报效祖国。”泰州市征兵办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泰州市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场等活动,邀请国防大学专家教授先后围绕“党管武装历史与发展”、“我国安全环境新变化”等内容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在全省率先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负责人国防教育专题培训;利用“八一”、全民国防教育日、海军诞生纪念日等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将崇军尚武氛围辐射社会民众。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泰州市军地共同举办志愿军战士寻亲专题活动,走访9个省(市)跨越3.2万余公里,为29名英烈成功寻亲;去年11月,该市举办纪念杨根思烈士牺牲73周年缅怀活动,打造音乐舞台剧《英雄杨根思》组织市民和各界代表观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在泰州大地蔚然成风。

立起拥军崇军“金招牌”

泰州市一直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23年,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当天,泰州市百名社会各界代表登上泰州舰进行参观交流,讲解员为大家讲述泰州舰建功大洋的事迹,让在场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八一”前夕,泰州市领导又远赴部队给泰州舰官兵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来自“第二故乡”的问候。这是泰州市开展“城舰共建”活动的缩影。

“城舰共建”活动开展17年来,泰州市邀请泰州舰官兵代表参观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相继成立海军中学、海军小学、海娃艺术团,建设海军大道,依托海军捐赠的退役舰艇建立海军舰艇文化园,让海军文化融入泰州市的城市血脉,打造双拥工作特色文化名片。

军属多一份安稳,军人少一份牵挂。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要求,聚焦“泰尊崇”主题拿出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全力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等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

“双拥办真是军人的好‘娘家’……”去年8月,一封感谢信被送到了兴化市双拥办,来送感谢信的军属孙子仪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因为丈夫所在部队驻扎边海防两人长年异地分居,她每天要往返20公里上下班,加之父母多病、孩子年幼,家庭困难非常突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兴化市双拥办多次与教育局和学校对接协调。该市教育局特事特办,一周内就将孙子仪对口安置到了离家近的实验小学,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家庭困难,消除了边防军人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