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向“新”发力硕果丰

—— 吉林省长春警备区加强民兵新质力量战斗力建设纪实

文 | 田 野 孙 健 齐英武

金秋时节,北国“春城”练兵正忙。

操作手操控无人机迅速升空,到达目标区域后依次组网、人脸识别、追踪喊话……屏幕之上“嫌疑分子”在市区的行踪一览无余,为后续实施“抓捕”行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前不久,在吉林省长春市军地联合组织的应急处突演练中,民兵新质力量成为主角、高科技装备“扮靓”演训场。

胜战先胜于练兵。近年来,长春警备区充分发挥辖区高科技企业集中、人才资源多、创新活力足的优势,聚力加强民兵新质力量建设,持续推动民兵编组由传统领域向高新领域拓展、科技潜力向备战打仗能力转化,全面提升了民兵新质力量战斗力建设质效。

长春警备区组织基干民兵到刘英俊烈士广场开展重温民兵誓词活动。

长春警备区组织民兵分队进行战地医疗救护训练。

集优聚能,提升编建适配度

党员、退伍军人、专业对口比例均创历史新高……今年5月,长春警备区组织对各县(市、区)民兵进行整组点验,民兵新质力量编建成效令人眼前一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核心战斗力。”该警备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坚持向科技编组要战斗力,拉开了一场“走百企、进千户、编万兵”民兵整组潜力大调查活动帷幕。今年年初,长春市军地千余名现役干部、文职人员、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走基层、进企业、访高校,对全市10个开发区、6个科研机构、30个高校、92个社会组织和812个企业进行潜力调查,准确详实摸清全市高科技资源配置和分布情况,为编建新质民兵分队打造人才潜力的“储水池”。

潜力摸底准,民兵编得实。近年来,该警备区逐步走开以适龄退役人员为主体编建应急分队、依托行业系统建强支援分队、精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企业对口编建新质分队路子,所辖各县(市、区)分别重点编建1支新质民兵分队,形成布局合理、梯次搭配、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民兵新质力量体系。

——立足优势编。借力长春省会城市优势,紧盯大型国有企业、高精尖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深入挖掘和科学编组新质力量。南关区、绿园区依托高新企业编建无人机分队和运输分队,宽城区依托高校、社会组织编建特种救援分队……一支支地方有需求、企业有潜力、应急离不开的民兵新质力量陆续入列。

——体系布局编。他们积极将长春市高新领域科技人才优势转为兵员优势,打造形成了市区编建电子通信、装备维修等“新、特、小”专业和其他方向编建抢修抢建、防化洗消等专业的力量布局,初步形成了梯次搭配合理、统分结合使用的民兵队伍编兵态势。

——军地一体编。积极做好高新装备预征预储,深度挖掘10余个高科技领域资源,预征预储50余类高精尖装备,有效提升了民兵分队高新装备的配备率。二道区人武部编组的支援保障排是一支依托某高科技公司编组的高技术分队,主要执行侦察、识别、预警等任务,在近年来的演习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春市南关区民兵无人机分队组织民兵进行无人机操控训练。

淬火砺锋,头雁领飞群雁随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复杂数据精准快算,尔后通过分析判断,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优方案解决问题……”5月下旬,长春警备区“百名教练员”集训比武暨等级认证考核现场,一堂高科技知识授课让参训人员大呼“解渴”。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民兵编建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民兵分队的科技含量和专业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然而新型教练员缺乏、新力量“老打法”的情况一度存在,成为新质战斗力提升的“拦路虎”。去年10月,该警备区对全市民兵专业队伍进行考核验收时发现,民兵支援分队成绩整体低于应急分队、应用性课目不如基础性课目。对此,德惠市人武部领导坦言,由于专业训练场地缺失、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等原因,训练中出现了“随意教、随意训”的现象。

“训练场连着战场,民兵训练教学水平直接影响训练质效。”该警备区领导认为,只有从源头上抓实民兵教练员队伍能力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战斗力提档增速。在今年年初的该警备区党委全会上,他们明确提出“大抓比武竞赛、掀起训练热潮”口号,一些新质课目成为民兵教练员比武“重头戏”。

拥有规范化、标准化组训方法是练兵备战的关键。为此,该警备区与驻军部队、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等建立联教联训机制,邀请部队专业教员、高校教授、科研机构高级工程师、行业系统领军人才等专长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围绕新质课目集智攻关,形成31个高精尖专业特色课目训法集,为民兵组训施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长春市某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该警备区依托该高校场地打造专业化民兵训练实践基地,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精、素质强的民兵教练员。教练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带动民兵分队训练质效“水涨船高”,今年该市某民兵分队在上级组织的民兵骨干比武竞赛中勇夺分队总分第一名。

强军兴武,重在人才。在长春警备区的深入挖掘下,该市有13位院校博士、硕士无偿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新质力量建设中。此外,该警备区还将考核认证的优秀“四会”教练员纳入人才储备库,实现“人武部菜单式申请、警备区一盘棋调配”,推动全市优质资源共享共用,为深入推进新大纲基础训练落实、民兵军事训练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集约组训,专攻精练硬本领

“机场跑道被毁、通信线路中断,需要民兵支援。”随着一声令下,公主岭市民兵分队快速运送土石填坑,双阳区民兵分队迅速抢修通信设备……金秋时节,来自不同县(市、区)的4支民兵分队在同一训练场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聚力攻关援战保战的重难点课目。

“新质民兵训练要有新思路新方法。”长春警备区领导介绍,新质民兵分队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遂行任务多样,对组训施教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我们围绕训练什么、如何训、在哪训等问题创新攻关。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推动民兵训练转型升级的关键。为此,该警备区探索共建共享民兵训练基地新路径,依据“距离相近、力量互补、便于组训”的原则,依托市县两级民兵训练基地、高新技术培训机构、驻军部队等10余个训练场地(所)配套完善了教学力量、装备器材等设施设备,集约打造出了7个民兵军事训练协作区。同时,他们严格对照新大纲要求推开“大专业小集中、小专业大集中”组训模式,根据民兵分队专业类型、数量制订7类19个专业的训练计划,实现组训力量集中调配、训练器材集中使用、训练场地集中轮换,有效解决教学组训力量弱、训保条件和装备器材匮乏等突出问题。

开展集约化组训是民兵训练转型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同一专业集中一起训,各单位分工保障、力量互补,解决了训练器材不足的问题,既节约经费又提高训练质效,可谓一举两得。”该警备区领导介绍,他们将集约化训练以来形成的经验成果应用于军地联训联演和执行应急抢险救灾任务之中,有力推动了民兵应战应急能力的新跃升。

向战为战的脚步踩得有多实,战斗力生成就有多快。连日来,各训练协作区训练热潮高涨,精彩纷呈。笔者在训练场上看到,多个人武部正在组织无人机侦察、抢修抢建、防化洗消等课目训练,民兵分队按照分工利用伪装器材进行快速伪装,抢修被毁道路、组织“伤员”后送……一个个训练课目紧贴使命任务,有效解决了支前训练和保障作战脱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