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抚恤优待,是党和国家送给优抚对象的政策“红利”、特殊“福利”,是聚人心的大事、顺人心的实事、暖人心的好事。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提升抚恤优待对象荣誉感获得感,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弘扬正气的良好风尚,现将本刊记者就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对军委国防动员部机关人员进行的专访予以刊登,供学习参考。
记者:请介绍一下,军人抚恤优待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受访者:抚恤优待军人军属,是针对军人职业风险和牺牲奉献所采取的重要保障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人作出特殊牺牲奉献的高度认同和给予的特殊关怀,旨在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记者:请问,去年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明确的抚恤优待对象包括哪些人?
受访者:抚恤优待对象包括军人,服现役和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军人家属,退役军人。
记者:请介绍一下,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受访者:军人抚恤优待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待遇与贡献匹配、精神与物质并重、关爱与服务结合的原则,分类保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抚恤优待制度城乡统筹,健全抚恤优待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抚恤优待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相适应。
记者: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有哪些新变化?
受访者: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军人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军人抚恤优待工作的内容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了关爱帮扶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过主动了解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充分利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等开展帮扶援助,特别是加大了对生活发生重大变故、遇到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的关爱帮扶援助力度。二是增加了荣誉激励相关措施,充分吸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社会反映良好、备受各方赞誉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对悬挂光荣牌、制发优待证、送喜报、载入地方志、组织短期疗养、邀请参加重大庆典活动、开展典型宣传等作出了明确,构建起精神与物质并重的荣誉激励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对优抚对象的精准识别,通过积极推进优抚对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信息共享,更好实现了对优抚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确定。四是积极扩充了优待内容,依据相关政策规定,不断充实完善了医疗、交通、参观游览、教育、住房、集中供养等优待内容,并明确了符合随军条件无法随军的家属落户政策。五是完善了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增加了享受国家定期生活补助的参战退役军人去世后发放丧葬补助、符合条件的参战退役军人享受入住光荣院、优抚医院等优先优惠待遇。
记者:请介绍一下,抚恤优待对象可享受哪些优待?
受访者:抚恤优待对象依法享受家庭优待金、荣誉激励、关爱帮扶,以及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交通、文化等方面的优待。
记者:请问,军人子女可享受哪些教育优待政策?
受访者: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4个阶段来划分。军人子女入读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惠性幼儿园,可以在本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父母居住地、部队驻地入学,享受当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符合规定条件的军人子女,按照当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享受录取等方面的优待。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符合规定条件的军人子女报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录取;烈士子女享受加分等优待。烈士子女和符合规定条件的军人子女按照规定享受费用减免等学生资助政策。同时,国家鼓励和扶持具备条件的民办学校为军人子女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提供教育优待。
记者:请介绍一下,义务兵和军士入伍前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可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受访者:义务兵和军士入伍前是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退出现役后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可以选择复职复工,其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工作人员的平均水平;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继续享受该单位工作人员家属的有关福利待遇。
记者:请问,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可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受访者:随军前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随军家属,由安置地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单位。其中,随军前是公务员的,采取转任等方式,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结合当地和随军家属本人实际情况,原则上安置到机关相应岗位;随军前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采取交流方式,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设置的岗位数内,结合当地和随军家属本人实际情况,原则上安置到事业单位相应岗位。经个人和接收单位双向选择,也可以按照规定安置到其他单位适宜岗位。
随军家属参加拟安置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考录(招聘)不受常住户口条件限制,中央和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单位空缺编制岗位应当优先安排随军前在本系统工作的随军家属,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给予随军家属定向招考、放宽学历条件限制等优待政策。
随军前在其他单位工作或者无工作单位且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随军家属,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按照规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就业。
记者:请问,军人家属随军及落户是怎么规定的?
受访者:现役军官(含警官)和三级军士长以上军士(含警士),以及驻国家、军队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三类以上岛屿和西藏自治区部队服役的一级上士,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经旅(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工作部门批准,可以随军;驻京部队军人家属随军有关政策由军队参照党中央关于北京市新增落户审批和管理文件精神另行制定,新政策出台前仍暂按现行有关政策执行。经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批准随军的军官家属、军士家属,由驻军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的军官、军士,其符合随军条件无法随军的家属,可以选择在军人、军人配偶原户籍所在地或者军人父母、军人配偶父母户籍所在地自愿落户,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妥善安置。
记者:请介绍一下,抚恤优待对象出行时可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受访者:军人凭军官证、军士证、义务兵证、学员证等有效证件,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优待证,乘坐境内运行的铁路旅客列车、轮船、长途客运班车和民航班机,享受购票、安检、候乘、通行等优先服务,随同出行的家属可以一同享受优先服务;残疾军人享受减收国内运输经营者对外公布票价50%的优待。
军人、残疾军人凭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和轨道交通工具。(受访者:祁洪玉、周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