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我军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习主席强调,全党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每名党员干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其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让这个武器更加锐利。
真刀真枪,让批评“辣味十足”。严肃而真诚的批评是一种难得的帮助,当面敢直言的批评是一种高度的信任。批评的特质恰似一根尖锐的“针”,通过一针见血的刺痛、一语道破的直白、单刀直入的坦率,引起反躬自省的警醒震动,激发改过从善的内在自觉。但现实中,个别“好好先生”却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巧妙伪装成隔靴搔痒的“思想按摩”,自我批评“犹抱琵琶半遮面”,谈自身问题避重就轻,而批评别人时拐弯抹角、蜻蜓点水,让高高举起的“问罪板子”变成了轻轻落下的“安抚拍子”。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其核心就在于一个“真”字,要做到“真红脸”、“真出汗”。自我批评要有“刀刃向内”的决心,批评他人要有“敢言直谏”的勇气,接受批评者更应涵养闻诤言而不怒、闻错言而不恼、闻怨言而不烦的良好心态,如此方能切实达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预期效果,营造出“可以批评、鼓励批评、欢迎批评”的良好氛围,以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宽松环境。
实事求是,让批评“对准靶心”。纠正错误的首要前提,便是精准找出症结所在。“对准靶心”就要秉持公心,坚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原则,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既不夸大其词,也不刻意缩小,更不能掺杂个人情绪,讲问题要真、提建议要实,让人心服口服、欣然接受;“对准靶心”就要直指问题,问题越具体明确、针对性就越强,讲问题时不仅要阐述现象、更要深挖本质,丝丝入扣地分析问题根源,有的放矢地提出批评意见与改进措施,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批评才会深刻、反思才能彻底,也才能及时解决各类问题、排除各种隐患,真正做到“批中有帮、批中有教、批中有责”;“对准靶心”还要一视同仁,不能对职务高的、资格老的、“有来头”的不敢批,搞“区别对待”,班子成员必须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做到不偏不倚,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
勤于开展,让批评“春风化雨”。批评绝非为了批评而批评,其目的在于通过批评纠正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偏差。因此,批评和自我批评应真正融入日常,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习惯。只有时刻紧握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才能有效杜绝蚁穴溃堤般的隐患。当然,勤于开展并不等同于“虚假繁荣”。现实中,个别“伪装者”看似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场面热火朝天,实则今日“讲”、明日“改”、后天“推倒再重来”,这是典型的“面子工程”。如此这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实则“索然无味”、“全然无用”,根本未能真正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要突出实效,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鼓励更多的党员和官兵积极参与其中,形成问题天天找、镜子反复照、批评随时搞的“真”繁荣景象,让更多同志参与进来,广泛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实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