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精耕细作拔节长

—— 河北省衡水市军地聚力提升基层武装工作质效纪实

文 | 冯 正 本刊特约通讯员 彭 祥

系留式无人机应急通讯系统、天通卫星通信系统……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军分区组织的基层武装部建设成果展上,一大批科技感十足的新装备一亮相,便吸引了一大波“流量”。有观摩者惊呼:“插上科技翅膀的民兵队伍早已今非昔比!”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衡水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军队基层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对照省军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集训的高标准,不断强化“严”的基调、“建”的主体、“战”的指向,使锻造全面过硬基层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

衡水军分区组织民兵开展钢木土石组合坝封堵决口课目训练。

立起规范运行的“刚性尺子”

“装备未按要求归类摆放,扣2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不高,扣1分……”前不久,在深州市组织的第一季度党管武装工作考核中,大堤镇武装部存在的问题被一一指出。笔者翻阅考核明细表看到,全市17个乡镇(街道)武装部考核情况一目了然,考评结果则以通报形式进行集中“晾晒”。

大堤镇武装部部长郭铁岭是一名“老武装”,十几年如一日深耕于基层武装工作这片沃土。他坦言,曾经一段时间,民兵工作基本职责不清晰、训练任务难落实,制约着基层武装工作的全面发展。“如今,依据清单抓建既晒成绩、更摆问题,让干得好的有奔头、让干得差的坐不住。”采访中,郭铁岭欣喜地说。

“加强基层治理,重在厘清职责清单、规范权责运行。”衡水军分区领导介绍,为找准基层治理的靶心,2024年初他们成立军地工作专班,先后赴数个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学习“取经”,充分借鉴省军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集训的成果,研究制订《基层规范化建设意见》、《衡水军分区各级党委议事规则》等措施,形成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的工作格局。

细化完善权责清单、建立工作运行流程图、印发依法治军应知应会“口袋书”……笔者在该军分区机关看到,他们逐一明确规范党委常委会议例行性议题清单、民兵预建党组织会议例行性议题清单等,同时从《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支部)工作规定》、《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法规中“捞出干货”、“划出重点”,引导各级按纲推进建设、依规运转工作。“军分区梳理下发的制度清单一看就能懂、懂了就会做、做了就有效,无疑是指导我们抓好工作的‘百科全书’。”采访中,众多“新老武装”道出了这样的感受。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紧盯“十类特定人员、十个重点领域”狠刹倾向性问题,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方式强化所属人员的法治意识、底线思维。前不久,该军分区结合深化法治军营创建活动,邀请军地专家教授作辅导、组织机关人员搞交流,进一步浓厚了依法抓建、依法指导的氛围。

“按制度办事,减少了忙乱,提高了效率,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该军分区领导表示,他们将继续按照抓治理标准、抓软件规范、抓正规秩序的思路,以基层建设的全面进步推动军分区整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衡水军分区组织预任专武干部进行战术训练。

建强配套完善的“基础支撑”

2020年8月初,武邑县域河流决堤,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紧急关头,该县人武部组织民兵400余人斗洪魔、堵管涌、筑堤坝,成功控制险情。

2024年2月下旬,辖区突发强对流天气导致路面积雪严重,该军分区第一时间组织民兵百余人恢复道路、抢修电力、维持秩序……

“装备跟不上,就会打败仗。”回顾衡水市民兵近年来在应战应急任务中交出的优异答卷,衡水市领导感慨道,在遂行区域内应急任务时民兵作为支援保障的第一梯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砝码,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无疑是其中关键环节之一。

国防动员因战而生、为战而备。早在2021年,衡水市军地就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功能齐全、管理正规、务实管用”的要求,细化战备器材配套标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建设目标及时下发文件、督导落实。仅用半年时间,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高精尖装备就先后“列装”,满足了民兵应战应急装备保障需要。采访中,笔者在武强县人武部战备库室看到,战备物资实现了箱组化、托盘化管理,战备物资装运实现无障碍通行。

“在衡水,基层武装建设优先已成为党政领导共识。”衡水军分区领导介绍,除在器材配备上优先支持外,地方政府在基层武装部阵地建设上也是倾尽所能。从2020年起,衡水市军地根据各地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区域位置等情况,探索实施“一县一案、一乡一策”发展思路,在底子厚实、基础较好的单位打造“样板房”,在经费紧张、条件受限的单位开设“标准间”,以“先试点抓建、后逐步推开”的方式,实现基层武装部阵地建设从“一家强”到“全体优”。

拿出最好的建设用地给部队,这在衡水市并不是新鲜事。前些年,该市民兵训练基地布局不合理、配套不达标等问题一度成为制约该军分区建设发展的“瓶颈”。在军分区协调对接后,衡水市军地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很快拿出建设用地规划、附着物迁移等一揽子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工。与此同时,该市所属多个县(市、区)也“各显神通”:武邑县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了地下民兵射击靶场,故城县将民兵训练基地与人武部营区统筹建设使用……

“把人力、物力等因素串接起来,极大地释放了基层建设效能。”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探索推进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新兴园区武装工作机构建设,坚持全域统规范、分类树样板、示范促发展,一套套“组合拳”打出、一个个“新招法”亮相,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锤炼应战应急的“拳头力量”

“接上级通知,过境部队遭不法分子袭扰,命民兵分队立即前出支援!”前不久,一场实战化背景条件下的军地联合演练在衡水市某训练基地拉开帷幕。随着过境部队行动方案的实时调整,参训民兵分队随即展开行动,协同该部对“敌”实施精准打击,确保了部队顺利过境。

“整场演练下来,时间比以往减少了一半!”坐在作战指挥席位的该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他们依托智能网络大数据信息平台建成了智慧全域感知指挥系统,实现了“一表清底数、一图知态势、一网辅决策”的功能定位,促使备战打仗能力极大提升。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于这一点,衡水市军地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他们坚持以备战打仗为中心加强基层治理,深入纠治“打不起来”的麻痹思想、“用不上我”的担当弱化、“守摊求稳”的消极状态,全链路常态开展演练活动,持续健全完善、修订充实各类战法预案,不断锤炼提升民兵队伍遂行任务能力。与此同时,该军分区各级聚焦备战打仗中的短板弱项全面深入反思问题、剖析原因,指导军地相关单位开展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演练,全方位检验评估支前保障预案方案和平时训练质效。

工作实践中,衡水军分区始终坚持扭住战备训练抓基层,从制约战斗力的和平积弊纠起、从生成战斗力的实战训练严起,精心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联演联训的“组合拳”:在兵力配置上,打破行业界限,把地方通信、交通、工程等行业纳入军事行动作战单元统筹分配、统一使用;在组训方法上,按照技能分训、专业联训、战术合训的办法,使军地各作战单元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在演练筹划上,由军分区统一制订联演联训方案预案,从人员、装备、时间上确保了军地联演联训落地落细落实,所属人员打仗意识、备战能力、援战作用得到大幅提升。

固本强基,方能行稳致远。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一切工作向打仗用劲”的喜人景象在该市有着生动体现:在枣强县民兵训练基地,参训民兵分队闻令而动,从受领任务、人员集结到快速装载出动,用时不到30分钟;在饶阳县人武部迎检现场,从接到拉动命令到基层值班分队集结出动,时间较往年缩短三分之一……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