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武干部抽考优良率达到92%、基层武装阵地建设星级达标率突破89%……人勤春来早,伴随着黑土地上逐渐清晰可闻的机器轰鸣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基层武装工作在上级考评中也迎来了“开门红”。
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近年来,七台河市军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武装建设的特点规律,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通过强化阵地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细化制度规定等举措,推动基层武装工作实现新跃升、取得新发展。
七台河军分区组织召开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观摩会。
七台河军分区积极在专武干部队伍中开展互学互助活动。
把基本阵地建起来
“那时武装部缺阵地、缺人手,更缺物资器材!”回想起几年前基层武装部面临的窘况,勃利县小五站镇武装部部长金天佳感慨不已。短短3年时间,七台河市所属各乡镇(街道)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如今,小五站镇武装部不仅设施配套齐全,还结合形势任务主动完善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
种类多、基础弱、发展不平衡,曾是七台河市基层武装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破解?该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绞尽脑汁”:把基层武装单位分为乡镇、街道、学院三类,区分类别精准抓建。在建设标准上,不搞“一把尺子量长短”;在建设步骤上,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建设重点上,不搞“一线平推”。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武装工作关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发展。”该军分区领导介绍,2020年年初,他们借上级大抓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的“东风”,采取“先行试点、示范观摩、全市推广”的模式,组织县(区)人武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导乡镇(街道)武装部扎实开展正规化、规范化建设,遴选先进基层武装部树样板、作示范,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时间在这片黑土地上,基层武装工作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喜人局面:桃山区万宝河镇武装部聚焦应战应急要求,协调地方安委会、消防大队等单位与民兵分队联合开展实案化演练,并及时充实防汛、防震等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器材,有效提升了民兵分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茄子河区宏伟镇武装部制订民兵分队日常工作措施规范,细化预案明确公共事件处置、抢险救灾等应急行动步骤环节……
“部队有需求,地方出政策。”如今,在这座激情澎湃的东北小城,强国防、兴武装已成为地方各部门的普遍共识。近年来他们在基础建设实现整体达标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应急管理局,将民兵应急装备纳入政府应急装备保障体系,整合补充旋翼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装备器材,指导各县(区)人武部陆续与地方大中型企业完成仓储通信、大型工程装备等预征预储任务,同时军地联合开展矿难事故救援专项训练和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能力检验评估,有效提升了民兵分队遂行应战应急任务的“硬实力”。
“底盘”固得牢,基层武装工作自然“水涨船高”。去年抗洪救灾期间,该市6个基层武装部依令共出动民兵200余人次,累计转运物资数十吨,解救被困群众近百人,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七台河军分区组织专武干部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
把人才队伍强起来
“基层武装工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勃利县大四站镇原武装部部长杨庆磊因抓武装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上级表彰,前不久调整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笔者探其原因,勃利县委组织部给出了答案:“我们从平时掌握和考核情况了解到,杨庆磊同志不仅管武实绩优秀,而且军事素质也过硬,在提拔使用上自然要优先考虑。”
“能不能精武专武,是选拔配备专武干部的先决条件。”七台河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早在2021年,该市军地有关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实施细则》,对专武干部的选配和乡镇(街道)武装部的建设进行了规范,在专武干部的“入口”立起了为军向战、崇军精武硬性标准。
翻开新兴区专武干部档案,提名、考察、任命等资料一应俱全。“我们从规范专武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入手,从提名就开始把联推联选机制落到实处。”新兴区人武部干事李众介绍,辖区乡镇(街道)武装部部长由军地共同提名人选、组织任前考察,由区委审批、人武部军政主官下达任职命令,而武装干事则是以全省联考形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录,招录对象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退役士兵。去年以来,他们一次性任命9名武装部部长和武装干事,军地反响良好。
“选拔任用只是第一步,扶上马送一程也很关键。”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联合市委组织部打造以民兵训练基地集训为主、地方党校培训为辅的联培联育机制,让新任专武干部尽快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如何让武装工作有干劲、有奔头?近年来,七台河市所属各县(区)相继建立了专武干部推优机制,对重点对象予以优先考虑、优先使用。而对于工作平庸者,军地联合组织的专武干部资格认证就是一把“尺子”,过不了认证关就“出局让贤”。对此,茄子河区中心河乡武装部部长杨明感慨地说:“干好了有奔头,干不好丢位子,没有危机感能行吗?”
建有依据、干有抓手、评有尺度,有效激发了广大专武干部积极担当、奋发进取的精气神。据统计,近年来该市有18名专武干部先后被提拔重用。
把刚性制度立起来
快步入场、迅速落座……近日,七台河军分区依托视频会议系统集中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辅导,从机关干部到民兵,整队集合、依次入座仅用时5分钟。
“这个速度,快赶上紧急拉动了。”见笔者有些惊讶,茄子河区人武部杨锡辰介绍,自军分区规范化抓建基层以来,机关和基层卸掉包袱、轻装前进,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笔者了解到,制度执行随意性大、标准要求各异的现象,在该军分区所属各单位一度颇为常见。有的单位落实上级部署时不顾自身实际,总想着超额完成;有的单位把民兵训练标准定得比现役干部的还高;还有的单位在文职人员请假规定之外增设“关口”,以示“比别人更严”……凡此种种,令基层官兵、民兵苦不堪言。
改变,源于去年年初该军分区组织的一次基层规范化建设座谈会。那次会议,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和团级单位主官汇聚一堂,对层层加码、制度执行随意等现象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整治办法进行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必须坚决纠正战斗力标准树得不牢、基层抓建自建急功近利等错误倾向,把基层抓建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具象化,通过细化工作安排、量化建设标准、规范制度保障,为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提供具体抓手。
“有了建设规范,我们学着就能干,照着就能做。”曾多次受到军地表彰的桃山区万宝河镇武装部部长李雪告诉笔者,她刚任职时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后来在区人武部领导“一对一”帮带下,认真对照标准一步一动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万宝河镇基层武装工作已经走在全市前列。
专武干部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县(区)人武部组织的集中理论学习、每年召开1次武装工作会议……笔者从李雪所说的建设规范上看到,这份规范条目清晰、内容详实,对基层武装工作的主要内容、相关保障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无疑是一份基层武装工作“宝典”。与此同时,该军分区还区分“日常业务、应急行动、援战保障”等不同场景,指导基层武装部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明晰权责清单和工作运行流程,立起军地联动抓基层、遵循规律抓基层、依照规范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基层建设过硬,单位必然生机勃发、坚如磐石。”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下步他们将继续把军地力量凝聚起来、把基层武装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聚力推动基层武装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图片由朱强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