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战斗,是八路军第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第一个大歼灭战。此次战斗,我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扬长避短,发挥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歼灭敌人700余名,取得首次在平原作战几乎整建制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的胜利,大大挫伤了日军气焰,牵制和阻滞了日军向华中进犯。
1939年4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主力转至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东北地区休整待机。日军派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向八路军第120师驻地进犯,企图“扫荡”河间县北石槽乡齐会村周边。八路军第120师决心利用这一战机给敌沉重打击。但八路军第120师刚刚从晋西北转战至冀中,对山地游击战比较熟悉,缺乏平原作战经验。平原作战无险可依,八路军第120师首长经分析后认为,平原作战就是要依托村落,拥有400户人家的齐会村是平原上最好的防线。
齐会村房屋密集坚固,村周围有通往村外的壕沟,村外还有树林和土丘,有利于组织防御。驻守齐会村的第716团第3营充分利用地形修筑工事,在房屋墙壁上挖出洞眼以便射击,并打通房屋、连接房顶,围绕防御作战展开作战准备。驻扎在周围的其他部队也按照作战计划准备随时进行机动和支援,阻击敌援军,实施反围攻的作战部署。与此同时,八路军第120师抽出部分兵力,组成3个支队,深入群众当中开展思想工作,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
23日晨,敌由三十里铺东犯,9时许炮击齐会村,并以步兵发起攻击,将我军第716团第3营包围于村内。这时,八路军第120师首长令第716团第1、第2营对敌实施反包围,令第715团第7连突入齐会村,增强村内守备力量,形成对敌内外夹击态势。八路军第120师首长根据战斗发展的情况判断日军有突围的企图,遂令各部迅速占领齐会村外围要点,防敌突围。
当夜,第716团第1、第2营向被围之敌发起猛烈攻击,敌死伤惨重并于24日拂晓向南突围,中午敌退至附近村庄的一片树林和坟地中,企图负隅顽抗,等待援兵。八路军第120师并没有立即下令发起攻击,而是对作战部署进行灵活调整,发挥我军夜战特长,制订了“白天围而不打,夜晚集中猛攻”的计划。第715团第1营、第3团第1营、第2团第2营于黄昏从三个方向同时向被围日军展开攻击,最终日军除少数逃脱外基本被我军歼灭。此战是我军抗战初期平原游击战大量歼敌精锐的典范战例,对日军震动很大,使其不敢远离据点实施大规模“扫荡”,粉碎了日军妄图占领整个冀中平原的阴谋,为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薛晓飞整理)
矗立在河北省河间市北石槽乡齐会村中心广场上的齐会战斗纪念碑。(摄影/邓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