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提供岗位1400余个,超出安置人数的159%;完成180余名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安置率达到100%;保障700余名军人子女就近就便入学,官兵满意度达到100%……”翻看近两年天津市双拥工作成绩单,一组组数据格外亮眼。
天津市位于渤海湾畔,作为京畿门户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有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革命传统。多年来,该市始终把拥军优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科学谋划设计、强力推进落实,全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社会参与”的拥军优属工作大格局,形成了“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14个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天津警备区举办“文化力催生战斗力•文化力就是战斗力”军民联欢晚会。(摄影/刘 凡)
聚焦“前线、前沿、前哨”做好保障工作——
把影响战斗力的难题“清零”
“感谢你们的大力协助,现在官兵们出行更加安全了,训练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了……”前不久,驻天津空军某部官兵代表专程来到天津市东丽区人武部,对该人武部帮助他们解决营区外道路升级改造表示感谢。
笔者了解到,驻扎于该市东丽区的空军某部汽车连营区外的拥军路于2010年7月建成,后因行驶的大型车辆增多,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到部队执行任务和日常出行。在一次军地座谈中,东丽区人武部了解到这一情况,迅即协调相关部门实地勘察现场道路状况,并与部队多次商议形成最佳道路维修方案,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将道路进行了延长和拓宽,修复面积达7600多平方米,从现地勘察到设计、施工、竣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驻军部队所需能够得到快速解决,得益于天津市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近年来,天津市军地坚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将驻军部队急需地方支持解决的难题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驻军部队支援参与的事项形成“双清单”重点项目,由市区两级党委领导人人包任务、件件抓落实、一年一清零。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事关驻军部队练兵备战的重大问题,坚持做到一事一议,随时发现、随时提报,领导督办、限时办结。
列入“双清单”的项目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影响战斗力的难题必须“清零”,这是天津市党政领导的共识。去年10月,武清区人武部收到驻军某部一封协调函,商请解决机场场站周边因高大树木、“低慢小”升空物等影响部队训练安全问题。该区人武部第一时间会同区公安、林业和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专班进行整治,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先后砍伐高大遮挡树木11处、安装警示标牌180块、划设净空区域1000多平方公里。此外,军地还成立联合巡查组加大对航空器“私飞”、“黑飞”行为的巡查力度,为该场站训练“保驾护航”。
在天津,像这样快速高效解决制约部队战斗力建设矛盾问题的事例不胜枚举,蓟州区多次召开军地联席会议解决驻军部队道路通行问题,津南区连续四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为驻军部队修建污水处理站、军体训练场和公寓住房,北辰区无偿为驻军部队划拨训练用地3300多平方米……
如今,保障部队战斗力建设提挡加速已成为天津市各级开展双拥工作的行动自觉。他们先后协调推动军用土地确权、军事设施保护、营区环境整治、网络涉军舆情等110余个问题,驻军部队满意率达到100%。
天津市举办拥军惠军捐赠活动。(摄影/郭少方)
天津市军地联合开展“送法进军营•普法暖兵心”活动。(摄影/倪 源)
倾力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难题——
尊崇优待让部队官兵“轻装”前进
去年9月30日,从内蒙古某部转业安置回天津的退役军官孔有程正式到天津市北辰区双环邨街道党政办报到。从部队到地方,重新出发的孔有程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得益于天津市对接收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从“有岗可安”到“优岗可选”的务实探索。
近年来,天津市按照“积极主动、高效协调、人岗适配、阳光安置”的工作思路,秉持“先一步探索、进一步关心、优一步服务”理念,积极拓宽安置渠道,创新安置方式,稳步提高安置质量。为精准掌握退役人员情况,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每年组织召开退役军人见面会,对待安置人员择业选岗意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形成选岗意向清单,随后协调市委编办筛选安置岗位,最大限度保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了保证待安置人员的选岗主动权,他们每年按照超出安置人数30%的比例提供岗位,并召开岗位介绍会帮助其充分了解用人单位概况、岗位职能职责、薪资待遇和岗位设置要求等,确保科学选岗、妥善安置,全员“有岗可选”。
近两年,天津市优先安置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820余名,开展“军创英雄汇”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4次并提供就业岗位4.57万个;设立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创业基地,为数百名退役军人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114个行政事业编制、14个教师岗、317个公安辅警和应急消防员岗位面向退役军人单独招聘,实现了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优岗可选”。
拓宽后路千方百计,稳固后院不遗余力,扶持后代全力以赴。天津警备区领导介绍说,该市高度重视“三后”问题,他们紧盯官兵所需、所想、所盼,积极为广大官兵“后路”、“后院”、“后代”提供精细服务,先后制订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文职人员跨军地政策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措施办法10余项,有效完善了制度、明晰了责任,确保了拥军优属工作落地落实。近期,他们通过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和驻军部队官兵座谈会等,收集军属基本信息和随调意愿并拉单列条推进问题解决,有效打通了许多以前在优抚优待政策落实上的“梗阻”。
近两年,天津市先后召开随军未就业家属招聘会50余场次并推荐百余名家属上岗,累计为军人家庭发放生活补助金1800余万元、为270余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转学难题,得到部队官兵及家属的一致赞誉。
全面发动党政军企群齐上阵、同参与——
搭建起社会化拥军“大舞台”
“‘防癌抗癌专属保险卡’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今年年初,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某保险机构共同举办了“大爱迎春·永续惠军暖意”春季联合活动暨捐赠仪式,为全市困难退役军人免费捐赠“防癌抗癌专属保险卡”,并向该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捐赠价值40万元的走访物资。据悉,该市为困难退役军人免费捐赠专属保险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3年,此活动有效降低了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着力塑造“党政军企群齐‘上阵’、男女老少同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格局,是天津市双拥工作一大特色。近年来,该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相关行业优势,按照政府牵头主导、全社会动员发动、各行业分工实施的要求,对全市双拥组织、拥军企业等进行优化整合,有效集约了资源、提升了效益,打通了社会化拥军的贯通链路。他们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化拥军工作的通知》,与多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优抚优待对象提供优惠金融服务,面向社会公布4批共计1163家拥军企业(门店)和拥军社会组织名录,从养老医疗、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23个方面提供600余项优先优质优惠服务,让拥军优待服务领域变得越来越宽广。
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新模式下,该市各区拥军优属热情高涨、各有特色:和平区打造和平路“拥军一条街”,“拥军联盟”成员单位拓展至207家,服务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用等多个行业领域;东丽区为应征入伍新兵免费赠送总保额3460万元的惠民商业保险和人寿意外险;津南区整合辖区优质教育资源,为驻军部队免费培养专业技术能手和军地两用人才;北辰区为33名军休干部提供全屋保洁家政服务;武清区拥军优抚合作医院累计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就医和健康体检6700余人次,减免费用340余万元……诸般举措,让各类优抚优待对象的获得感和荣誉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