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组织数千名民兵按纲落实基地化轮训,连年开展“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活动并拉单列项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近3年对老干部服务保障测评满意率都在98%以上……日前,江苏省南京警备区集中组织梳理“十四五”规划落实项目清单时,一组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手捧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该警备区领导感慨地说:“这些都得益于警备区历届党委班子抓基层打基础的一贯思想,得益于警备区全体人员年复一年的实干作为。”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该警备区积极推动基层建设发展,坚持在加强分类指导中增实效、在建强骨干队伍中强支撑、在解难纾困中激动力,所属人武部和干休所建设秩序日趋正规、内部风气持续向好,基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多项工作走在江苏省军区前列。
南京警备区组织官兵到红色场馆开展现地教学。(摄影/张永祥)
基层建设现状各不相同,基础差异很大,抓建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组织训练不扎实,有多项考核成绩排名靠后”、“‘两个经常’落实不经常,服务保障不到位”……近日,南京警备区组织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警备区主要领导同考评等次为“一般”的5个团级单位主官进行个别谈话,针对这些单位存在的问题不留情面当场指出,并与他们一起查原因找对策,鼓励他们卸下“包袱”迎头赶上。而对另外10余个考评等次为“优秀”、“良好”的团级单位主官,警备区主要领导则组织集体谈心,指出共性问题、分析个性问题,引导他们防骄破满、固强补弱,力争带领各自单位全面建设再上新台阶。
该警备区对各人武部、干休所的考评情况进行细化,逐一亮出问题清单,并根据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各团级单位主动认账领账,查不足、析原因、订措施,铆足干劲抓建设、谋发展。江宁区人武部、秦淮区人武部、南京第九离职干部休养所等几个发展较好的单位主动“拂去尘土找裂缝”,紧盯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等重点工作用气力、下真功,表示要取长补短争取不断进步。总评靠后的几个团级单位则知耻而后勇、奋力争先,突出问题不足抓改进、搞补差,加力加压扬鞭奋进,力争尽快打好翻身仗。
找准纹路好劈柴。该警备区领导通过深入调研感到,所属团级单位建设现状各不相同、基础差异很大,指导抓建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工作实践中,他们区分人武部、干休所两种类型和国防动员、老干部服务保障两大职能,分门别类制订抓建实施细则,使抓建工作在突出针对性上增强了实效性。
“针对不同单位采取差异化考评措施,让各人武部、干休所在不同‘赛道’都跑出了加速度。”该警备区领导介绍,他们紧贴各单位实际分类抓建,不仅保证了比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激发了各人武部、干休所攻坚克难的热情,让创新潜力不断迸发,推动各单位建设更上一层楼。连日来,浦口区人武部加紧编建民兵新质力量,鼓楼区人武部扎实组织民兵轮训备勤,南京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挨家挨户上门服务保障老干部……如今,在该警备区,各级各类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持续奔涌、创先争优的氛围日益浓厚。
鼓楼区军地领导为立功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摄影/高红华)
溧水区人武部在训练间隙组织民兵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摄影/杨首奇)
基层建设的主体是官兵、力量在基层,抓建必须坚持以我为主——
建强队伍、激发动力
“原来动员任务分配既要考虑各地资源潜力,又要就近就便并尽可能留有余地……”日前,溧水区人武部新入职文职人员郑泳谈及到南京警备区机关参加轮训时说,机关参谋对他面对面的指导,让以往工作中困扰他的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该警备区分批组织新入职文职人员到机关各处跟班轮训,通过以强带弱、结对帮带和在大项工作任务中锻炼磨砺,使他们加快成长为各人武部、干休所的骨干力量。郑泳刚入职时经常感觉工作上力不从心,到该警备区机关参加轮训后,很快掌握了组训施训的方法步骤,回到人武部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组织民兵轮训备勤有板有眼。
思想骨干集训、专武干部轮训、党支部书记培训、民兵“四会”教练员交叉施训……近年来,该警备区对照基层建设“三个过硬”标准大力培训骨干人才,坚持“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从政治理论学起、基本技能训起、基本规范抓起;着眼岗位所需的必备技能,注重教方法、帮其强“内功”,大力培养岗位履职“明白人”;突出按纲抓建理念,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理念,增强各级人员依“法”抓建设、谋发展的能力水平。
自主抓建能力强,基层建设结硕果。该警备区坚持扭住官兵主体抓基层,把自主统筹、自主决策、自主抓建的“指挥棒”交给各人武部、干休所,使各单位在基层建设中唱主角当主力、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去年,江宁区人武部开展民兵军事训练教学法活动时一缺教学骨干、二缺训练教案,该部军事科原科长祝保华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学习借鉴“郭兴福教学法”,探索出一套实在管用的训练路子,有力提高了民兵训练质量。后来,祝保华在参加江苏省军区组织的比武活动中因成绩突出被评为“十佳优秀‘四会’教练员”,并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评为“民兵军事训练优秀‘四会’教练员”。
基层建设是个动态过程,矛盾问题无处不在,抓建必须着力解难帮困——
倾心解难、破障前行
近日,南京警备区在组织团级单位进行阶段性考核时发现,各单位建设水平和人员素质均有了明显提升。对此,该警备区领导高兴地说,各级党委领导经常带工作组分头到基层单位“把脉问诊”,对制约基层建设的重难点问题实施逐个攻关,使基层实现了破障前行、破困发展。
近年来,该警备区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领导机关人员沉到一线摸实情、深入实际解难题、集中会诊拿对策,对基层存在的矛盾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前不久,该警备区邀请10余家驻军部队召开民兵挂钩训练任务对接会,研究民兵分队挂钩训练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确定联训方式、明确职责分工,有力推动了民兵实战、实案、实景化军事训练。
民兵挂钩训练涉及军地。以往,有的人武部与驻军部队协调不太顺畅,时常因训练时间、方式不统一导致训练效果打折扣。为此,该警备区梳理汇总各人武部反馈的矛盾困难,着眼民兵备战急用、作战要用、转化能用,与相关驻军部队建立对接机制,协调召开专题联席会议,集中会商训练的装备器材保障和联训方式,有效解决了民兵挂钩训练难题。
前不久,六合区人武部组织某新质民兵分队与空军某部展开联演联训,民兵分队按照任务分工迅速展开行动,完成任务时间比大纲规定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得到上级考评组和任务部队的高度认可。
为基层排忧解难,就是为战斗力服务。该警备区在抓建基层中把解决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现实困难突出出来,协调南京市出台为驻军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政策措施,制订涵盖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慈善拥军资助、随军家属安置等10余个内容的解难清单目录,有效解决了官兵和文职人员的后顾之忧。
倾心解难暖兵心,基层建设面貌新。一系列的暖心举措调动了官兵和文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力促进了基层建设全面过硬。据了解,近年来该警备区共有5个基层单位或个人获得军委机关表彰,去年还被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