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愿做一簇不熄的‘国防星火’”

文 | 郭云鑫 黄钟莹

“眼下正值牡丹节,这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好时机!”4月上旬,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身为退役军人的山东省东明县大屯镇专武干部兼国防教育义务讲解员刘琳,一连几天自费往返于县市之间近40公里抢抓“流量”、传播“星火”,由她宣讲的大屯镇红色革命故事吸引众多游客纷纷驻足聆听。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西部的东明县大屯镇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踊跃拥军支前、参军参战,是一片被红色浸润的土地。刘琳就成长在一个“四代从军”的革命家庭,她于2010年参军入伍,在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退伍后又“华丽转身”成为大屯镇一名专武干部。

大屯镇东夏营村有一处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的重要遗址——中共夏营支部旧址。该处革命遗址在前几年虽经镇政府全面修缮改造并向公众开放,但由于各项建设还不配套特别是没有讲解员,参观者寥寥无几。“讲解革命历史是一项神圣使命,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刘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缨担任义务讲解员。没有现成的宣讲材料,她就挤时间学党史、查文献、写脚本,骑车到各乡村寻访烈士后人和革命老兵,几个月下来皮肤晒黑了、胶鞋磨破了、自行车链条换了好几回。有人劝她:“史料收集整理是个磨时间的活儿,何必这么拼呢?”对此,她总是淡然一笑,“老革命们年事已高,现在就是要和时间赛跑,给后人多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用情就会感染人,用心就会有方法。”面对初期参观者少、影响力小的现状,刘琳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多方学习取经,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以结合参观者特点“因人施讲”、结合节假日有利时机“借势宣讲”、结合周边旅游线路“分段讲解”为内容的“三结合”宣教方式,并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红色宣讲队伍中来,让大屯镇的红色资源真正“活”了起来、红色文化“火”了起来。

“只有脚踏实地干工作,才能对得住‘兵’的身份,我愿做一簇不熄的‘国防星火’。”近年来,刘琳共为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2万余名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她参与录制的红色故事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推广,主讲的党课《小村里的红色精神》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党课,去年她个人被评为“东明县优秀共产党员”……说起刘琳,东明县人武部领导感慨道:“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专武干部的敬业精神和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刘琳在整理征兵档案。(摄影/郑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