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文 | 雷鹏英

红色资源是我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甘肃是红军长征途经最广的地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在甘肃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我倾情挖掘“红色文化宝藏”,着力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践行使命担当。

“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的家乡在甘肃省两当县,我到陇南军分区工作不久,专程去两当县看望陈红军烈士的父母,听说了许多关于陈红军的感人故事。为集中展示陈红军烈士英雄事迹,我组织县人武部人员深入烈士所在部队、曾经就读院校和烈士家中寻访,搜集100多幅(件)图片和烈士遗物,整理出2万多字的英雄故事,并筹资30余万元建成陈红军烈士事迹展陈室。去年清明节前夕,陈红军烈士展陈室揭牌,我专门邀请陈红军烈士的父亲参加揭牌仪式,那天老人深情凝望儿子铜像时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在场的干部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我们连夜组织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等20多家中央媒体刊发转载。陈红军烈士的父亲和陈红军铜像的这张特殊合影广为流传,网上浏览量超8000万次。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我配合地方相关部门编写《红色陇南》、《陇南革命遗址遗迹概览》等系列丛书,开展“红色故事微视频展播”、“红色故事我来讲”等特色活动,参与普查红色革命文物、修缮保护红色资源、改造红色纪念馆等,使一个个革命旧址焕然一新、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一处处红色景点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到天水军分区工作时,了解到抗美援朝烈士罗盛教生前所在连移防到此地,便积极联合地方机关部门开展“赞颂英模连队、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介绍该连官兵每天第一件事是整理罗盛教床铺、每晚第一个点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时集体答“到”等感人细节,展示英雄传人初心不改、续写荣光的感人故事,使驻地人民群众加深了对英雄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动力。

这些年,我为打造好“哈达铺红色文化”、“两当兵变红色文化”名片,注重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先后遴选组建陇南金牌讲师团、“陇南老兵”宣讲队,并通过定期组织巡回宣讲、举办文艺晚会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针对“陈红军民兵连”和“哈达铺红色民兵连”的特点,我组织人员创作民兵连连歌、建强民兵连连部,打造出红色民兵示范分队的亮丽名片。去年陇南军分区组建水上民兵分队后,积极发挥红色文化激励作用,叫响“锚定目标争一流、水上救援当先锋”的战斗口号,白天训、晚上练,水里拼、浪尖搏,以实训苦干硬拼的作风高标准完成了民兵规范化集训任务。

回望追寻红色足迹的心路历程,感悟先烈勠力攻坚的壮怀激烈,我将继续在强军路上勇毅前行,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郭干干、贾保华整理)

【个人简介】雷鹏英,1995年入伍,现为甘肃省某人武部政治委员,先后被甘肃省军区表彰为“人武部全面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