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笔者在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文化活动中心看到,棋牌室、阅览室、书画室等20余个功能室一应俱全,老干部老阿姨三三两两聚在这里或读书看报、或执棋对弈、或挥毫泼墨……人人脸上洋溢着甜美笑容,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老干部的欢笑声就是最好褒奖。”近年来,该干休所针对老干部日益凸显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特点,坚持把老干部老阿姨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做好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保障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有温度、更暖心的全方位服务老干部老阿姨的路子。该干休所连续5年被山西省军区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去年又被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干休所”。
“做老干部服务工作,只要上心用心就没有干不好的。”该干休所领导向笔者说起了前两年发生的一件小事。那是一个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正在干休所院内凉亭里活动的老干部老阿姨淋了个透心凉,当天夜里就有老干部老阿姨因受凉发烧。此事虽不大,但干休所党委一班人了解情况后一致表示:事关老干部老阿姨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办。他们及时召开“诸葛亮会”,在对凉亭及时进行改扩建的同时,又在凉亭内安装了特制的电动卷帘,若遇有风雨天只需轻轻按下遥控器就能把风雨“拒之帘外”。此后,他们还对营区其他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其中新建的一座阳光房就深受喜爱晒太阳的老干部们的欢迎。
笔者在该干休所了解到,近年来,他们持续推动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化活动“三个中心”建设升级迭代,实现了配套设施从“有”到“优”的蜕变——生活服务中心能够提供电话订餐、上门送餐、家庭聚餐等服务,并配套推出“星级营养套餐”,实现了“饭菜健康又可口、服务热情又周到”,有效满足了老干部家庭个性化服务需求;医疗保健中心重点加大了中医保健服务项目建设力度,建成心理服务室并配备了音乐治疗椅等设备,探索推出“常规+住院”体检模式和健康会审机制,定期邀请军地专家对老干部体检报告、病例资料进行集体审查,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银龄康养大讲堂”,积极为老干部老阿姨的健康“保驾护航”;文化活动中心定期举办读书会、歌友会,每逢重要节日还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会、茶话会,做到平日有活动、生日有祝福、节日有联欢。老干部常讲:“在干休所里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过得顺心、处处暖心。”
该干休所领导介绍,他们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在深入了解老干部文化生活需求、广泛征求老干部意见的基础上,以“党建+”为引领,确立了“打造立体式文化阵地、开展全方位文化服务、多渠道用好文化资源”等3大类20余项文化养老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老干部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把关爱送到心坎,把好事办到最好。”近年来,该干休所深入开展以“查思想、查工作、查作风”和“奋斗观大讨论”、“服务观大讨论”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及时查摆梳理出不同岗位430条工作人员职责清单、378条为老干部服务保障清单以及老干部“一人一策”的健康档案,探索形成了“双清单、一档案”为老干部服务保障模式,实现了对老干部需求从看到想到向做到的转变。
“我父亲走丢了!他平常锻炼都按点回家,今天连手机都关机了,户外零下十几度,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去年深冬,患有轻度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干部史东辉的儿子焦急万分跑到该干休所值班室求助,工作人员迅即查询“智慧监测平台”数据,很快便确定了老干部所在的位置,之后按照地图定位从15公里外的地方成功接回老人。
笔者在该干休所了解到,“智慧综合养老平台”集乐学共享教育系统、便捷高效健康系统、贴心舒适家政系统于一体,能够在线为老干部提供教育学习、远程会诊、动态监控、紧急救助等服务,实现了服务“一键点单”、数据“远程采集”、健康“全时监护”。2023年,他们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又及时打通路面、电梯等机器人“入户”通道应用场景,购买配置了集送药、送餐、送资料等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小智”。现在,很多老干部老阿姨都喜欢点名呼叫“小智”服务,“小智”匆忙的身影成为该干休所一道亮丽风景。
“数字+”带来的变化还不止于此。这些年来,该干休所依托网络资源建成了网约车服务平台,先后配备了智能床垫、跌倒报警器、防跌倒马甲、服药管理机器人等设备,并引入预警健康管理平台对老干部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实现24小时监控预警,从而为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太原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组织端午节插花、手工香囊制作活动。
太原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组织军地医疗专家对老干部体检报告进行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