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区域的腐殖层干燥指数已接近临界值,必须立刻清理!”端午节前夕,贵州省福泉市民兵应急连连长王斌带领民兵骨干在贵州福泉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山火隐患,召集大家迅速挥锹在山腰处铲出一条宽约2米的隔离带,并在周边竖起警示牌提醒游客远离危险区域。
福泉市地处贵州中部,森林覆盖率达62.19%,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王斌告诉笔者:“福泉市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遇到山火扑救难度很大,所以要更加注重防患于未‘燃’。”
提及2022年9月陆坪镇的那场山火,王斌仍然记忆犹新。“浓烟裹着热浪扑来,隔着防护服都能感受到灼痛。”当时,福泉市陆坪镇突发山火,熊熊燃烧的火焰从山腰迅速向四周蔓延,离最近的小岩村仅有200余米,情况十分紧急。现地指挥部当机立断,决定由该市民兵应急连依托村子左侧天然冲沟开辟防火隔离带。
该市民兵应急连受领任务后,王斌带领民兵应急连骨干一头扎进冲沟,自下而上清理可燃物,开辟隔离带。然而,沟顶处坡度接近90度无法使用油锯清障,他们便用刀砍、徒手扒,鏖战2小多时终于成功阻隔火势。
任务完成后,他们不仅没有因“胜利”而沾沾自喜,反而开始针对此次任务中的细节进行复盘总结:民兵执行山火扑救任务就是与“火魔”抢时间、比速度,如何提高开辟隔离带效率?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开展灭火任务?如何加强扑火现场指挥协调?带着这些问题,该民兵连组织集智攻关。他们全面梳理总结近年来执行山火扑救任务的经验教训,修订完善民兵执行不同类型山火扑救任务方案预案,并细化配套人员清单、装备清单、特情清单;分批组织民兵开展森林防灭火专业训练,重点围绕火情侦察、态势研判、力量配置、战术扑救、安全避险、火场清理等课目展开专攻精练,不断提升民兵分队森林灭火“硬实力”;积极参与军地联合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结合薄弱环节针对性设置特情、险情,在“实战化”演练中全面锤炼民兵应对突发火情的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该市人武部还积极协调将民兵森林防灭火器材纳入全市应急装备器材保障体系,并结合辖区森林防灭火形势为民兵连增购了火情侦察无人机、多旋翼灭火无人机、履带式灭火侦察机器人等新型灭火装备器材。
经过近3年的努力,该市民兵应急连通用灭火装备器材检验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超85%。在前不久上级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该连以领先第二名近1分钟时间的成绩摘得防火隔离带开辟项目桂冠,连长王斌获评“贵州省优秀民兵教练员”。
“越早发现、越易扑灭。”该市人武部领导告诉笔者,他们在与地方应急部门建立双向通联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民兵分布广、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掌握辖区火情,并在重要防火时段建立每日火情“零报告”制度,确保遇有火情第一时间掌握,及时做好出动准备。
为将山火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该市民兵应急连还组织民兵深入学校、村寨,通过开展讲座、派发传单等方式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在今年森林特别防护期,他们创新推行“民兵+专职消防员+网格员+护林员”联防模式,在全市8个乡镇建立民兵防火工作站,每个站点配置5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民兵,与专职消防员、护林员、网格员混编成组,划分责任片区开展常态化巡查。今年清明节期间,这支联合巡护队累计劝阻违规用火行为260余次,成功预警并制止了3起可能引发山火的事件,确保了林木资源安全。
从传统人力扑救到科技装备赋能,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防控,福泉市民兵应急连用科技与汗水在青山绿水间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福泉市民兵应急连开展森林防灭火装备操作训练。
福泉市民兵应急连开展森林防灭火实地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