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拍岸、晨雾消散,金色海滩尽头的海天间跃出一轮红日,江苏省如东县环港女子民兵炮兵排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巡逻执勤。
“同志们,出发!”伴随着民兵排长郭美钰的一声令下,担负当日巡逻任务的女民兵乘车缓缓驶出哨所。此时,在小洋口海防民兵哨所里,另一组女民兵则正在利用现代化侦察观测设备严密监视海上情况。
古称“扶海洲”的江苏省如东县,位于黄海之滨,拥有漫长海岸线需要安全防卫。1967年3月,该县环港渔业公社一群年轻姑娘怀着爱国热情,扛起迫击炮,走向海边训练执勤,承担起海防一线守护任务。50多年来,该民兵排先后4次参加原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民兵工作先进代表大会,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并于2007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海防模范女炮排”。
“58载春秋,变化的是人员和装备,不变的是精武强能守卫海防的初心。”据郭美钰介绍,伴随着职能使命的转换,环港女子民兵炮兵排职能也由过去主要承担海防巡逻任务拓展为守护海防与空防安全双重任务,肩负起“洋口港”海防哨所执勤和“阳光岛”海上重要目标防卫责任与使命。
上午练战术协同、下午练操作要领……笔者在该女子民兵炮兵排的周训练计划中看到,战备训练始终是她们想得最多、抓得最紧的工作。正在值班的女民兵周媛媛介绍,春节假期刚过,她们就在寒风中展开了训练工作,雨雾里练瞄准发射、涨潮时练远程操控技能、寒风中练长途行军和携装奔袭,沉重的导弹发射装置磨破了姑娘们肩头,风吹日晒让姑娘们的肤色变成了古铜色……姑娘们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苦中亦有乐。
“民兵就是‘兵’,部队战士能吃的苦,我们啃也要啃下来;部队战士能达到的成绩,我们拼也要拼出来。”采访中,众多女民兵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带着盐霜的迷彩服,就是最美的画卷。”交谈中,女民兵吴晶晶笔记本上的这句话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作为一名全职母亲,由于丈夫工作在外,吴晶晶一人照料两个孩子与家中老人,而且还要兼职村委会网格员等工作,但是她从未无故缺席民兵训练,如今她已成为无人艇操控能手。去年9月,在江苏省军区某演练活动现场,吴晶晶高烧不退仍坚持参赛,并与其他女民兵一起取得优异成绩。
一身迷彩装,一生家国情。在如东环港女子民兵炮兵排,像吴晶晶这样坚定执着的女民兵不在少数,她们中有的带病坚持参训,有的在训练中摔伤全然不顾,更有甚者为参训推迟婚礼……因为大家都把民兵这一身份看得很重,才使得严训实练精武强能成为了她们人生中不懈奋斗的生动注脚。
炮排虽小,连着海防。近年来,军地各级高度重视海防工作,如东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升级改造了民兵哨所,并为该民兵排列装配备了一大批新装备新器材,从而使海防巡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姑娘们也告别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训练环境。采访中,笔者惊喜地发现,装备器材室内无人机、机器狗等装备一应俱全;码头旁整齐列装的冲锋舟、无人艇蓄势待发……正规化、配套化的“格局”令人眼前一亮。
夕阳西下、海风阵阵,演训归来的女民兵在哨所荣誉墙前整齐列队。墙上五十余面锦旗和无人机指示灯交相辉映,嘹亮军歌与不远处海边传来的汽笛共鸣,奏响了新时代悦耳的海防进行曲。
(本文由项 嘉整理、图片由作者提供)
环港女子民兵炮兵排民兵参加江苏省军区组织的民兵“四会”教练员比武。
环港女子民兵炮兵排在机场等重要目标周边开展构建隐蔽发射阵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