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赣鄱大地涌动参军潮

—— 江西省军地合力推动征兵宣传工作提质增效纪实

文 | 邱欣江 邓育新 郭冬明

盛夏的赣鄱大地,绿意盎然,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上的八一军旗在夜色中巍然屹立。

“军旗升起的地方,正召唤新时代的擎旗人!”南昌滕王阁上,象征青春热血的迷彩“瀑布”辉映飞檐斗拱;井冈山火炬广场,90盏“火把”如赤焰升腾“燃烧”强军之志;赣州古城墙上,“红色故土育好兵”的灯光投影醒目闪耀……这场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的主题光影盛宴,以震撼视觉点燃赣鄱儿女从军报国热情,让盛夏的江西在热血沸腾中“燃”出新高度。

城市地标建筑上演征兵主题灯光秀、商业街区户外大屏轮播《江西好兵》宣传片、公共交通灯箱闪烁征兵宣传标语……以“男儿当立报国志”、“逐梦强军向军营”等为主题的亮化工程点亮了江西省各地夜空,成为赣鄱大地华灯初上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选精兵,送好兵。近年来,江西省军地通过立体宣传发动、靶向精准征集、优待政策牵引等系列“组合拳”,进一步优化兵员征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兵员参军入伍,今年报名参军人数较去年有较大提升,立志长期服役、献身国防的超80%。

江西省军区在南昌八一广场举行2025年上半年新兵出征仪式。(摄影/谢诚磊)

宜春市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适龄青年讲解征兵政策。(摄影/刘思梦)

黎川县人武部利用军史长廊并邀请“老兵”讲解员为预定新兵开展役前教育。(摄影/苏   琪)

闹市里的“征兵驿站”——

让征兵宣传直抵青年心坎

精准布点,嵌入青年生活圈。江西省军地主动将征兵触角伸向青年聚集地。一个个设计时尚、功能复合的“征兵驿站”在闹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如星火般点亮城市核心地带,全年无休提供政策咨询、报名登记、初核初检等一站式服务,让“当兵去”的号召融入青年日常烟火。

“风华正茂之际,携笔从戎之时”、“志存高远砺青春,建功立业赴军营”……盛夏时节,恰逢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十八塘乡的“赶圩日”。街头一角,几名身穿迷彩服的基层专武干部,拿着大喇叭向过往的赶集群众宣传征兵政策,吸引人们驻足围观、现场咨询。

“2025年下半年网上征兵报名通道全面开启后,我们针对适龄青年特点,从征兵宣传时机、手段、形式、阵地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提高征兵宣传的精准度。”赣州市南康区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指派经验丰富的征兵工作人员划片包干,将征兵宣传的触角常态化延伸到当地人流量大的公园街区、传统集市,既让适龄青年“看得见”,又让青年家长“摸得着”。

征兵宣传站点设置在闹市众多摊位中十分醒目,专武干部和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招呼着前来咨询的适龄青年及家长。“在此处设立宣传点可以充分利用大集人流量大的优势,让更多的群众和适龄青年了解征兵政策。”赣州市南康区十八塘乡专武干部伊旭介绍,“赶圩”是客家人的传统集会,每到“赶圩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都会来到集市集中采购。利用“赶圩”开展征兵宣传,极大地扩大了征兵宣传的覆盖面。

无独有偶,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征兵办公室在城区繁华闹市的渔湾里美食街设立“征兵驿站”,吸引了不少适龄青年和家长的围观。为深化征兵宣传效果,该区征兵办公室利用暑假期间大学生放假回家、在外务工适龄青年返乡创业的“窗口期”,在各个社区(村)和闹市街区设立53个“征兵驿站”。每个“征兵驿站”设有征兵政策宣传、网上报名等区域,为适龄青年提供政策咨询、网上报名等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深入开展“赣南苏区红军标语口号、漫画歌谣展”、“宣讲百年党史、传承苏区精神”等活动,让适龄青年在与革命先辈进行时空对话中强化报国之志。

连日来,该征兵办公室依托“征兵驿站”,先后发放万余份征兵宣传单,为3000余名适龄青年宣讲征兵政策,报名应征人数较上半年同期提高2.3%。

吉安县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征兵政策宣讲。(摄影/龙礼彬)

指尖上的“数据跳动”——

用“信息赋能”助力“迷彩征程”

“志成,听说你提前回家过暑假,我们来介绍下今年的征兵政策。”盛夏时节,遂川县于田镇田心村的大学毕业生郭志成刚到家,镇武装部部长姚俊就带着征兵网格信息员登门拜访。

面对郭志成的疑惑,姚俊展示了手机上的“征兵业务办公一体化云平台”。这个智能平台全天候开展宣传动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将适龄青年的参军意愿精准划分为“有意向”、“再考虑”和“无意向”三类,并自动分发到基层征兵工作人员终端。

“得益于云平台,我们对辖区适龄青年的参军意愿都能一键掌握。”遂川县人武部领导周晖茧介绍,他们将征兵工作关口前移,在325个村(社区)实施网格化征兵,每个村(社区)作为基础网格,由乡镇武装部部长、村民兵连长担任征兵网格信息员,采取责任到人、包干到户的方式开展精准发动,打通了精准征集的“神经末梢”。

“过去,我们也向适龄青年推送征兵宣传信息,但内容都是千篇一律。”遂川县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曾流感慨,“如今鼠标一点,就能根据他们的参军意向、兴趣爱好等,精准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征兵宣传内容。”

在抚州市临川区,该区人武部依托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建立的“优军码”信息平台,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线上征兵服务站408个,摸清应征青年底数建立数据库。该信息平台具备在线征兵预登记、推送征兵信息、潜力名单自动分发、专武干部走访发动进展自动统计、征兵工作进程自动提醒等功能。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何国强,原本在应征报名和考研之间犹豫不决。他通过该信息平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正是国防建设所需,毅然决定参军入伍。“军营是成长成才的好地方,经过部队加钢淬火,以后更有能力报效祖国。”何国强说。

九江军分区联合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合力摸排适龄青年信息底数,通过“数据+”助力精准征兵;景德镇市征兵办公室联合教育部门,在高校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征兵宣传;上饶市征兵办公室依托地方融媒体开设“征兵直播间”,提升征兵宣传质效……盛夏时节,赣鄱大地一派火热征兵景象。

政策上的“保障激励”——

让携笔从戎成为“青春选项”

“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地方党委政府和学校是大家坚实的后盾。”前不久,南昌航空大学举办“永远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征兵恳谈会,省市两级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校领导与退役复学以及有意向赴边疆的学生齐聚一堂,畅谈青春梦想、共话未来图景。该校征兵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他们为鼓励学生安心奔赴“疆”场,明确在严格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有关优待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对退役复学、奖学金发放等制订优待优先政策,切实让青年学生解除顾虑、勇敢追梦。

“为青春与梦想保驾护航”,是江西省军地各级共同的努力方向。他们坚持一边把征兵工作纳入地方党委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列入党管武装考评范畴,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一边推出“带编入伍+定向招录”等大学生入伍优待政策“组合拳”,为征集优质兵员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爸妈,现在参军入伍不仅可以保留编制、带编入伍,退役后还能复职复工,符合职务、职级晋升条件的优先考虑。”今年2月,江西省宜春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至梁顺利完成征兵体检后,高兴地向家人报喜。就在决定报名入伍前,他还在入伍与工作的取舍间犯难,县里的一场征兵宣讲会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大学毕业生服役期间编制关系、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不变。服役期间给予奖励,服役年限计算工龄。”在宜春市征兵政策宣讲会上,宜春市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在场的适龄青年们眼前一亮。

入伍后不久,根据政策规定,当地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学院,主动协助学院为陈至梁办理了保留教师编制手续,并承诺退役后符合条件还能优先晋升职称。陈至梁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江西各地市纷纷出台《激励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待办法》,从编制保留、经济补助到职业发展,构建了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该省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做好入伍优待和军人军属保障工作,积极为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吉安市与新兵家庭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发放帮扶联系卡等了解掌握新兵家庭情况,将每家的困难和意见一一登记在册,指定专人跟踪解决;抚州市建立涉军维权机制,聚合社会力量参与涉军纠纷调解,为军人军属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九江市组织预定新兵与当地大中型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并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员额招录退役大学毕业生,实现退役即上岗……一系列优待政策的实施,让不少入伍新兵感慨万千,“后方无忧”方能“前方无畏”,立志在部队这所大熔炉淬火成钢、建功立业。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江西籍子弟兵荣立二等功或二级以上表彰的就有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