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红色热土寄深情

—— 河北省邱县聚力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纪实

文 | 张 伟 尚 铮

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专武干部资格认证优秀率100%、民兵分队专业对口率超80%……近期,河北省邯郸市军地工作组对邱县党管武装工作实施综合考评,一组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河北省邱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邱县儿女前赴后继投身革命、拥军支前,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英雄故事;进入新时代,该县自觉赓续优良传统、主动担当兴武重任,聚力强军事业、助力备战打仗、倾力拥军优属,在燕赵大地上唱响了新时代强军兴武之歌。

邱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摄影/孙树军)

邱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队列训练。(摄影/曹存亮)

“使命记在心头,责任扛在肩头”

“党管武装不是‘软指标’,而是必须扛起的‘硬责任’!”今年年初,在邱县人民武装工作述职会议上,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话语铿锵、表态坚决。此次会议犹如一场全面体检,不仅对年度武装工作落实情况展开“拉网式”盘点,更聚焦兵员征集、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等关键指标逐一点评、逐项过筛,“辣味十足”的现场气氛让一些工作落后的乡镇党委书记“红脸出汗”,他们纷纷表示:会后立即进行整改落实,尽快弥补差距!

“使命记在心头,责任扛在肩头。”近年来,邱县始终高度重视党管武装工作,及时建立健全党管武装工作考评体系,将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年度议题计划、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同时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考评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了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地落实。

笔者翻看该县基层党管武装工作量化考评实施细则发现,该实施细则涵盖组织领导、国防动员、民兵工作、兵员征集、基层武装部建设等10大类60多项具体指标,每个项目都规定了相应的分值及标准,并将考评结果与单位评优、干部晋升直接挂钩。对武装工作落实情况,他们还创新制订了“红黄蓝”三色管理机制,基于武装工作完成度分别施行“红色表扬”、“黄色提醒”、“蓝色告诫”管理方式,去年他们就对连续两年考核排名后2位的乡镇领导进行了“蓝色告诫”约谈,并要求其在全县人民武装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刻检讨。一条条考评细则、一项项精准管理,有力促进了基层武装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

扛“硬责任”需要练就“硬本领”。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育苗工程”,每年分批次组织专武干部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精心组织军事技能集训、革命传统教育及政策法规学习,有效提升了专武干部的兴武能力和强武素质。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建立专武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结合武装工作实绩和综合考评成绩推荐使用优秀专武干部,有效激发了大家想武装、干武装的积极性。近两年,该县已有8名专武干部因武装工作抓得好、有成效得到提拔重用,有31名民兵党员成长为村“两委”干部,形成了“抓武装有舞台、干武装有奔头”的鲜明导向。

“武装工作决不能有欠账”

初夏时节,邱县民兵训练基地模拟训练室内警报声与指令声急促交织,参训民兵紧握仿真手枪、目光紧随虚拟靶标,扣动扳机的瞬间电子靶标即刻报出成绩……“这套手枪射击模拟训练装备是由县里划拨专项经费购置的,既能为教练员和民兵营造近似实战场景,又能实时显示弹着点数据,对提高训练效率和成绩有很大帮助。”现场组训的邱县人武部领导兴奋地说。

过去,该县没有专业的训练场,每次组织民兵军事训练都要去距离较远的市民兵训练基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不能随时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质量。

“武装工作决不能有欠账,县里再困难也要把民兵训练基地建好。”当该县人武部将建设县民兵训练基地的报告呈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案头后,县委主要领导当即表态支持。于是,县政府多次专题召开办公会研究并通过了修建县民兵训练基地的议题。调查论证、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县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很快破土动工,并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基地,既有轻武器射击场、模拟实战环境的综合训练场,又有数间配有多媒体设备的多功能教室等设施,成为了集实战演练、战术训练、理论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训练场地。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县民兵训练基地管理使用办法,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训练基地运行机制,明确训练基地的维护、管理、使用等具体要求,为常态化、高质量开展民兵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该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为基干民兵配备新型应急救援装备,高标准推进县人武部营区改造升级,对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并及时召开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试点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分享”模式全面推动全县7个乡镇(街道)武装部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党管武装工作扎实有力,后备力量建设“水涨船高”。去年8月上旬,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邱县古城营镇、香城固镇等地遭遇严重城市内涝,该县民兵应急分队迅即响应抢险救援,转移被困群众260余人、抢救受灾物资30余吨,受到军地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让拥军崇军成为城市鲜明底色”

多年来,邱县各级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要求,将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体系,构建起“党政主导、军地协同、上下贯通、社会参与”的拥军新格局。

“让拥军崇军成为城市鲜明底色!”近年来,该县自觉把弘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深度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先后建成香城固伏击战烈士陵园、香城固伏击战烈士纪念馆、香城固伏击战国防教育展馆等;组建“红色老兵宣讲团”开展线上交流互动、线下主题宣讲活动,累计受众达5万余人次;编排整理《香城固里的丰碑》、《心中时刻想着党、英勇杀敌保边疆》等多系列红色故事在全县进行宣讲,推动国防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积极动员引导各行各业开展拥军活动,让‘尊崇’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让崇军爱军蔚然成风。”邱县领导告诉笔者,该县于2022年建成绵延近4公里融折扣优惠、文化展示、尊崇体验于一体的“爱国拥军街”,为军人军属优惠减免费用累计达680余万元;组建由246家成员单位组成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的邱县爱国拥军联合会,累计开展爱国拥军社会公益活动百余次,解决军属、退役军人就业1200余人次,受到广大军人军属的赞扬。

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紧紧联系着军队“前线、前沿、前哨”。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现役军人优待工作的意见》、《邱县关于做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送喜报工作的实施办法》、《邱县拥军优属工作意见》、《邱县军队子女教育实施办法》等,大力实施以安置就业“安心”、优待保障“贴心”、教育拥军“暖心”为内容的“三心工程”,聚力解决军人军属后顾之忧。笔者了解到,该县连续多年实现了团以上转业干部实职安置率、转业军士事业编安置率、转业军人就业安置满意率、现役军人家属随调安置率4个100%,军人受尊崇、军属受关爱在该县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