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黑龙江省黑河军分区利用红色资源教育官兵建功强军事业 ——

 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汲取奋进力量

文 | 张昊旻

“当年延安干部团历时70多天挺进北安,背包里装的不仅是简单的行李,更是‘革命必胜’的钢铁信念!”日前,在黑龙江省黑河军分区组织的一堂情景教育课上,讲解员通过讲述延安干部团成员到黑龙江先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革命历史,引导大家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奋斗强军。

黑河,是一片被红色精神浸润的土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级人民民主政权所在地,如今黑河这片热土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军分区充分挖掘“从延安到北安”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沉浸式+情景式”教育新模式,编印《血脉的力量》教育教材,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转化为奋斗强军的精神力量;依托北安市人武部与延安市宝塔区人武部签订长期共建共育协议,将南泥湾大生产的筚路蓝缕与当年延安干部团挺进东北的光辉足迹交织呈现打造教育“活”课堂,通过高清影像展播、情景再现演绎和两地讲师互联互动等创新推开教育新模式;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政治教员岗位练兵比武、教育课示范演示等活动,在大范围评比、互动中引导官兵更好发扬传统、建功岗位;结合重大节日等时机组织所属人员到红色场馆进行现地教学、讨论辨析,引导大家把强军兴武的斗志“燃”起来、把精武强能的动力激发出来。

“当年的干部团成员中不少人只有二十多岁,却肩负着开辟新根据地的重任,而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拼搏?”近日,黑河市军地联合举办“红色担当、北安回响”演讲比赛,参赛人员围绕“从延安到北安”讲述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大批延安干部到东北开展革命工作的可歌可泣事迹,以及新时期北安人民继承延安精神拼搏奋斗的故事,教育大家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00后”民兵张浩感慨地说:“想想当年革命前辈的条件,我们吃这点苦算什么,一定要继承优良传统、苦练打赢本领,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应战应急的‘铁拳’。”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黑河军分区坚持将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与遂行国防动员使命任务紧密结合,围绕民兵新质力量建设、边境联合防卫行动动员支前保障等重难点课题,广泛开展以“支援保障需要什么、动员潜力怎么挖掘”为内容的讨论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官兵和民兵立足实际聚力破解制约国防动员潜力向胜战实力转化的瓶颈问题,切实将教育“准星”瞄准备战打仗“靶心”。

该军分区坚持把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焕发出的忠诚信仰、政治热情、使命责任,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诠释坚定信仰。军分区机关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整合辖区高新企业技术资源,研发完善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精准匹配与动态管理系统,大幅提升战时兵员、装备、物资等精准征用与投送效率;逊克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开展支前保障专攻精练,锤炼民兵在恶劣天候和复杂地形下快速动员、物资抢运和伴随保障能力;孙吴县人武部组成创新小组自主研发伪装防护装置,有效提升重要目标战时战场生存能力……随着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该军分区广大官兵和民兵思战谋战、保障打赢的信心更加坚定、精力更加聚焦,多项战法训法得到检验。

黑河军分区组织官兵赴辖区红色场馆参观见学。(摄影/张昊旻)

黑河军分区组织开展“守初心、讲传统、话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摄影/张昊旻)